2025年02月06日
微信

人本主义的宗教与神本主义的信仰

作者: 蒙允转载 廖悯 | 来源:基督时报蒙允转载 | 2025年02月05日 13:18 |
播放

1

真正重要的终极问题是这几个最简单的哲学式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人能否发现自身存在的本质,并获得自身存在的终极意义和价值,都端赖于能否找到这几个问题的答案。

一切真诚的诗人和哲人都在执着地寻求这几个问题的答案。

真正的诗人与哲人就是那些执着地追寻生命终极意义的人。对他们来说是:无意义,毋宁死。

鸡汤大师们为那些为“意义问题”而苦恼的人们所找到的“密钥”就是反问他们——“意义的意义是什么?”以一个看似高明的反问,试图引导那些受困于“意义问题”的人掉转方向,目光从形而上方向转回到形而下领域,使他们怀疑自己对意义的追问是否真有必要和意义?直到他们最终放弃对意义的追问和寻求。

鸡汤大师们擅长轻轻忽忽地处理人们在意义问题上的苦恼。

“智者们”喜欢说,终极问题没有确切答案或标准答案。以解构问题的方式去“解决”一个人对于终极问题的困惑。

2

哲学式追问,本质上是人在寻找自己生命本源、本质和存在意义的过程中所发出来的天问。

人理性的限度决定了哲学的限度,决定了哲学无法回答它自身所提出的这几个简单的终极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关于这几个终极问题,人将永远无解或无知。

若那高于人的存在(神)介入了人的认知领域,引导人去认识祂,并将人靠自己的有限理性所无法获取的答案启示给人,那么,人的理性就被引导和光照,从而能获得关于这几个终极问题的答案。

这就是启示真理的来源,也是人在信仰中的信心来源:至高者真实地介入了人的内心和生命,打开了人心灵的眼睛。

3

在道成肉身之前,最伟大的哲学家是认识到理性有界限的苏格拉底。他说,自己所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一无所知。他不试图依靠自己的理性去建构关乎终极问题的答案。因为在道成肉身之前,人类关乎终极问题的真知识在以色列民族之外确实无从寻见,那么彼时最伟大的智慧和知识,就是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然而,在“道成肉身”之后,最伟大的哲学家将不再是那些自认无知的人,也不是那些依靠自己的理性去建构终极问题答案的人,而是那些知道基督就是答案,基督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的人。

4

奥古斯丁认为基督教是真正的哲学,乃是因为他确信基督教是一切哲学终极追问的正确答案。因为基督教所提供的答案不是来源于人理性的构想,而是来自于神藉着成为肉身的“道”——所启示出来的真理。

至高者既然为人亲自提供了答案,那么,人出于“理性”所构想的答案就成了人间的遗传和世上的小学,并虚空的妄言。

“你们要谨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学和虚空的妄言,不照着基督,乃照人间的遗传和世上的小学,就把你们掳去。”

一个哲学家或诗人的心灵与理性将是一直流浪的,直到他在基督里找到自己所寻求的答案。

5

很多观察宗教信仰和思考哲学的人往往自豪于自己对哲学体系和宗教教义不做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立场。所谓的持守价值中立。

他们表面上的理性客观中立的立场,本质上是一种完全世俗化的立场。

他们对所有宗教教义不做真假是非的判断,而视所有宗教信仰为平等,其结果是高抬了人本宗教,而贬低了神本信仰。以至于把神本信仰也包含在这样的定性之中,就是认为:一切宗教信仰的实质都是人类的独角戏,或是人自我沉醉与自我救赎的行为艺术。

这种宗教观用在判断偶像崇拜的宗教体系上,是正确的,也是透彻的。因为它揭露了一切人本主义宗教的虚妄。然而,这种宗教观用来判定基督教,则是武断的。

7

如果道成肉身的人子只是一个人,或者他根本不存在,或者他曾经存在过,但死了而没有复活,那么,基督信仰也就是虚妄的,最终也必然是人本主义的。

但基督既然真的死而复活了,那么,基督信仰就是唯一真正、真实的宗教信仰,也是唯一的神本主义信仰。

神本主义宗教信仰的可靠性在于,宗教教义指向了事实(真价值必然要根源于事实),而体现为真理。

如果一个宗教所信奉的神若非真神,如果它的教义并非真理,那么,它就是彻彻底底的精神鸦片。

如果事实上没有神,一切宗教信仰都是精神鸦片。如果事实上有神,那么,无神论的信念以及一切在神的启示之外去认识神的宗教信仰都是精神鸦片。

8

真实的理性,看透偶像崇拜的虚妄,而接受启示真理。世人以“理性”的名义拒绝启示真理存在的可能性,本质上是非理性在冒用“理性”的名义,所走向的是对理性的背反与僭越。唯有在圣灵光照和引导下的认知能力,乃有真实的理性的运作。

9

其实,圣书已经完整地回答了古往今来所有哲学家所提出的一切基本问题与终极问题。只是绝大多数哲学家拒绝接受圣书的答案,而热衷于去编织自己的体系。他们以晦涩而混杂的认知体系去代替圣书所提供的直接答案。有些后来者为了弄清哲人们所编织的体系,宁可耗费一生在他们那长满荆棘和蒺藜,充满了雾霭的庞杂学说之密林中去穿行,直到自己最终糊涂而绝望地离开这个世界,也不愿接受圣书所提供的答案。而且从心里轻看之。

不亦悲夫!圣书也早就预言了:这个世界的“聪明人”会被自己的“聪明”所误,成就一个切切实实的悲剧人生——那就是还没有用心灵来唱过一首赞美诗,还没有为神之爱流下一滴感恩的泪,就闭上眼睛离开了这个世界。

为此,保罗警告这世上的聪明人——“我要灭绝智慧人的智慧,废弃聪明人的聪明。智慧人在哪里?文士在哪里?这世上的辩士在哪里?神岂不是叫这世上的智慧变愚拙吗?世人凭自己的智慧,既不认识神,神就乐意用人所当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这就是神的智慧了。”

鸣谢: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 眼中瞳人”

图片来源:JESUS_is_our_only_HOPE from pixabay.com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