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8日
微信

人该如何智慧地使用自由?

作者: 温良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4年04月25日 09:52 |
播放

人是自由的,自由到一个人可以漠视着一个孩子被来往的车辆随意碾压而袖手旁边,而不受任何的谴责;自由到一个人可以以恋爱的名义和不同的异性发生性关系,而不用付出任何的责任;自由到一个人可以抛弃自己所生的孩子而单独的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是的,人是自由的。而过度的自由是否是邪恶呢?

我不敢说,因为我怕听到人嗤笑我的无知和呆板。正如我一再的高呼:“婚前不能发生性行为一样”,我的同学、老师,嘲笑我是一个守旧而又古板的人。我和异性保持适当的距离,她轻轻的说了一句:“你是个好人”,然后就头也不回的离开我走了。

其实我也害怕自己不被他人喜欢。就像我同学和我说:“你这个人是个好人,但是不能深交”。我很好奇,为什么我不能深交?直到有一天我看见他和他的好朋友各自带了一个异性到酒店之后,我明白了自己无法做他的好朋友。

我曾想在闹市人多的地方寻找“公平、正义”的身影,因为我认为它们会躲在人多的地方。不错,人多的地方常常有人喊着说:“公平、正义”,当我靠近他,走向他所指的店铺时,发现店铺的门口写着“追求公平者,请入内”,但是等进入之后不觉间感觉身体变得越发轻盈,黑暗处仿佛有无数双眼睛盯着我,吓得我感觉逃离。

我不敢说我真实的感受,因为我担心有人说我是疯子。就像他们觉得以西结先知是疯子一样,他们笑话以西结说:“只有疯子才会左侧卧390天,然后还又侧卧40天,只有疯子才会在牛粪上烤饼吃。”他们不仅说以西结是疯子,同样说耶稣是骗子,骗了很多人跟随他,为了得到名、得到利。

人总相信自己所愿意相信的事情,而不愿意接受真实的事情。

就像人不喜欢别人直接指明缺点,却喜欢别人把自己的缺点包装的精美体面一样,这就是一种扭曲、自私的人性。

难道一切的放纵都得不到应有的审判吗?我想不会。终有一天,上帝必然带着公义、圣洁,审判全地,人必要为自己所行的付代价。书上清楚地说:“原来,上帝的忿怒,从天上显明在一切不虔不义的人身上,就是那些行不义阻挡真理的人。上帝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因为上帝已经给他们显明。”

上帝不喜欢不义,祂的忿怒也无人能承担,因为书上说:“ 祂一发怒,大地便震动, 列国都无法承受祂的烈怒。”但是祂因为怜悯,却给了人选择的机会,正如智慧者在箴言中说:“指斥亵慢人的必受辱骂,责备恶人的必被玷污。不要责备亵慢人,恐怕他恨你;要责备智慧人,他必爱你。教导智慧人,他就越发有智慧;指示义人,他就增长学问。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

人的良心或许会麻木,理性或许会被玷污、情感或许会被邪恶吞噬,但是上帝在自然中所留下的提醒与启示也会督促人去寻找至高的上帝。

同时,以以色列人为例。对于以色列人离弃耶和华神转拜偶像这件事,上帝兴起了无数的先知去呼唤百姓醒悟过来。当以色列人依然不听先知的教训时,上帝有兴起周围的国家去攻击以色列人,目的时为了让他们的心能转向耶和华。

细细想来,肉身受苦也是好事,总比在永恒中受永远的咒诅要好。

相信很多弟兄姐妹都有过同样的经历,最开始选择自以为正确的路,然后拼命奔跑。忽然就遇见了疾病、苦难,或是其它极大的悲剧,以至于自己不得不寻找上帝。其实这就是上帝的怜悯。

从肉身的角度看,我们不希望受苦,但是对于被世界所浸透的肉体来说,不经历苦难的洗礼难以看见生命的真相。我们不歌颂苦难、也不高举苦难,因为苦难本身没有意义,但是苦难会引起人的思考,让人容易安静中变得深刻。当然,也正是这种生命的认识,会让我们转向上帝。

人是自由的,可以相信接受上帝的恩典,也可以拒绝上帝的恩典。但是无论怎样,都无法过一个中立的人生。

没有一个人的心是中立的,不是敬拜上帝就是敬拜偶像。这些偶像有可能不是具体的“像”,也可以是心中一些不易察觉的事物。圣经用不同的字眼来说明这些偶像,例如:惧怕人、私欲、情欲、骄傲等,偶像还包括效法这个世界、专以地上的事为念等等,这都是偶像的不同形态。

而我们如果没有一个智慧的选择,或许就会在自由中泯灭人性、在自由中失去生命本来拥有的样子,也将在自由中面对永恒的审判。

上帝给人自由的原因是因为爱,而不是为了奴役。在上帝真理中自由生活,获得是美好;在罪恶中自由生活,获得的是邪恶。人生的路径何去何从,或许是我们每一天都要做的选择。

图片来源(Image Credit)Aditya Saxena via unsplash.com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