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2日
微信

思想可以毫无边界、完全自由吗?

作者: 温良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02月20日 10:28 |
播放

奥威尔的《一九八四》里面谈到了一个让人感到惊恐的角色——思想警察。思想警察在隐秘处观察着人思想的变化,一旦有人出现错误的思想和行为,思想警察就会将其捕获。书中也在了一些“小英雄”的事件,听到、看到,父母做的一些事情,然后向思想警察报告,导致“小英雄”的父母被捕获。

“思想警察”听到这个词语直至今天听见,也会让人感觉到恐怖。如果只是心中的一丝埋怨、口头的玩笑被人随意揣测,这将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呢?

然而“思想警察”其实并不是书上凭空捏造而来的一种人物,历史中多有他出现的影子。中国古代多有文字狱事件的发生,从古代的文字狱等事件中看,其包括当时各种文字的形式,但是定罪的原因并不是其外在的形式,而在于其性质。而这种性质,不仅仅时文字表达是所阐述的意思,还包括解读者所赋予的含义,以及当时执政着所避讳的字、词等。正因如此,因为文字狱而产生的冤案不胜枚举。

而文字狱的核心又是什么?我和与奥威尔所谈的《一九八四》中的思想警察,有异曲同工之妙。

昨天晚上,我仰望星空的时候,我就在想:“人与树的有什么优势呢?”

从生长的年岁来讲,人往往没有树的寿命长。几百年的树木并不少见,活了几百岁的人,或许我们还没亲眼见过。沙漠中的胡杨要比人更耐干渴、绝壁上的松树要比人更坚强;所以,对于人而言,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让人失去生命。

但是,人却在整个宇宙中那么的奇特和美好。这不仅仅因为人可以随意的走动,有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上帝给了人自由的思想。

思辨能力、推理能力、感受能力、区分善恶等等,这是人于万物所不同,单独具有的能力,更是上帝对人奇妙的爱。

穹苍或许广袤,但是他不明白自己存在的意义;鲸鱼或许聪慧,但是他却不明白生命的奥秘,而人也许生命短暂,但是却能思考生命的所在。

思想,这是一切美妙和奇特的开始。

思想对人很重要,但是边界也同样重要。如果思想没有边界,将会如同奔涌海水,将一切美好侵吞。正如二战时候的希特勒一样,当他的思想被邪恶侵蚀的时候,导致数百万无辜的人附上生命的代价。

由此可见,作为个体人而言,我们一面应该感恩上帝赐予我们自由的思考能力,但是同时也需要求上帝给我们控制思想的能力。

回到始祖亚当、夏娃在伊甸园的时候,当他们没有吃分别善恶树的果子时,他们不需要控制自己的思想,因为他们能单纯的以上帝的话语为自己思想的全部内容。但是当人犯罪之后,违背上帝的思想就如同毒素一样贯穿于人的思想中。

直观看见的就是该隐将亚伯杀害。至此,凶杀、嫉妒、淫乱、诡诈,就在人类的世界中出现。人的确有思想,但是这种自由的思想已经被邪恶所玷污,如果我们不去抵挡邪恶的思想,那么就无法活出圣洁的人生。

就像有的人在职场中,为了谋求自己的权力最大化,想要不断的往上爬,但是怎么办?怎么能很好地行贿,同是和领导绑定在共同的利益集团中呢?于是有些人就将自己的女儿、妻子拱手摆在领导的面前......以此作为要挟。

这就是人思想中的邪恶所产生的罪行。

所以书上曾说:“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夫子也曾说:“可是我告诉你们,凡是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心里已经犯了奸淫。”其实,这两句话都清楚的让我们看见,思想的重要性,如果思想不受约束和警戒,那么终将进入到邪恶中。

同时,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父所看重的也是我们的思想。有怎样的思想,自然会产生怎样的行为,但是有怎样的行为,却不能证明他有怎样的思想。

这就是夫子将法利赛人比作“粉饰的坟墓”的原因。法利赛人外表的行为光鲜、美好,但是心里面却充满了死人的臭气,贪婪、骄傲、纷争等等,这些都证明了他们思想的罪。

有些时候,我就思想:“如果我今天生活在旧约中,我能否坦然无惧的来到圣殿中献祭呢?”答案时肯定的,我不能!

因为有可能我刚到圣殿,就被上帝的荣光击杀了。

我不知道,如果有一天,真的出现一个“扫描器”能将我的内心中真实的想法识别出来,我将会怎样。但是我深知一句话,形容我特别恰当——“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当然,我心里充满了罪恶、诡诈和不为人知的邪恶。想到这里,我只能跪在上帝面前,求他赦免和拯救。

思想需要边界,这毋庸置疑。但是我们不能像“思想警察”一样,让自己毫无自由活在压抑中,我们也不能放任自己的思想,如同草原上脱缰的野马。思来想去,我忽然发现,上帝的智慧是那么的奇妙和深沉,他将思想的边界都记录在圣经中,又用祂的慈绳爱锁引导我们学习思想的边界。

而对我们而言,就是单纯的信服祂的话,以祂的话为我们自己画出思想自由的界限,而我们也就会在其中安然居住。


图片来源(Image Credit)Ben White via unsplash.com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