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8日
微信

信仰不是恐惧夹缝中的希望 而是认识上帝的怜悯与爱

作者: 李道南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2年10月26日 10:14 |
播放

进入一些传统的宗教场所,首先映入眼帘的往往是一些青面獠牙,张牙舞爪面目狰狞的神像站在门口,手拿武器好像要打向游客。在民间宗教场所往往比较常见。为什么要放这样的神像,往往得到的回答是用来吓退人们做坏事的心念。

在我们的民间故事和小说中,也是同样的恐怖桥段。在蒲松龄的《聊斋》故事中,那些做了恶事而被下到阴曹地府的人,往往要经受下油锅和锯两半的惩罚。在一些土地庙或者城隍庙中,这样恐怖的场面常常会刻在墙上,以供游客观看,从到起到警示作用,劝人为善。

在这样的故事中,我们的善良是建立在对作恶的惩罚之下,这种惩罚以恐怖的方式,惊吓着人们。让人们知道在世一生,唯有做善事才是被拯救之道。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很多民间信仰都是行为主义和功德主义,你做了好事或者对宗教有了功德,才能获得提升得救的机会,否则你死后只能在油锅里或者锯子之下。然而,做好事是很难的,做一辈子好事更难。因此,人们往往选择功德这条捷径。我们就能在生活中司空见惯地见到各种奇怪的现象。有人烧了几米的高香,有人向功德箱里投了巨款,有人甚至买了大量瓶装水倒进河里放生。功德慢慢演变成对救赎的购买。

有些传统宗教却把信仰建立在恐惧之上,认为一位喜欢惩罚的神,好过一位喜欢怜悯的神。然而一生行善又做不到,因此在恐惧与绝望中间,我们创造了收买神灵这种方式。

在基督教的一些教会里,这种建立在恐惧与绝望之间的信仰依然普遍,那么他寻求得救的路径也显然是行为和功德的捷径。

有些人认为,每周主日都必须去礼拜,必须到教堂里听牧师讲道,如果不去就会受到上帝的教训,让你睡不好,没精神,或者遭到小的灾难警告你。每天必须忏悔,必须读经,不然你这一天的不洁就不能被清除,你要带着一天的罪生活,时间久了就会下地狱。还有人认为,人们必须奉献,而且还要求一个最低的限额,不然同样会受到惩罚。

这样的恐惧让信徒们在遵守宗教戒律和正常生活之间无法平衡,他们最终要么离开教会,彻底不信或者去信其他的民间宗教,要么变得狂热,希望以自己完全摆上和全身奉献,获得从上帝那里的救恩。

也许正是中世纪西方基督教有太多这样的恐惧,人们才创造了圣诞来人来缓解内心对安全的焦虑和渴望。然而,建立在恐惧上的宗教,是不是信仰,建立在恐惧之上的希望是不是带来平安和喜乐呢?显然,答案是明显的,恐惧之下是绝望,是没有平安和喜乐的。

神灵的惩罚所建立的恐惧,并不能为我们带来平安。小时候我们总是被父母恐吓,外面有大灰狼,漆黑的院子里藏着魔鬼,我们内心的恐惧只能在父母的怀里才能得到释解。那么我们又怎么指望在一个喜欢惩罚和令人恐惧的神那里获得安全呢?如果我们的父母是一个动不动喜欢惩罚,喜欢诅咒,喜欢暴力的人,那么我们的童年一定是伤痕累累的。

因此,那些把世界渲染成不安全,又把神灵装扮成狰狞恐怖形象的宗教,这种信仰的安全感又建立在哪里呢?到他们这里来的人,必然担负着无法放下的重担。

同样,法利赛人的律法也是把上帝看成一个喜欢祭祀和惩罚的上帝。安息日是神圣的日子,不能违背这一天那些不能做的戒律。因此,当耶稣在这一天医治人的时候,门徒吃了麦穗的时候,都要被制止,因为违背了律法就要被惩罚。但是犹太人的律法实在太多,太精细了,以至于一个人要想在生活中不违背律法,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为了缓解人们的对于安全的焦虑,他们用上了功德。这样圣殿里的祭司就成为最有钱的人,可以向罗马皇帝行贿。

当文士和法利赛人带了一个据他们说行淫被抓的女人到耶稣那里的时候,问耶稣要怎么惩罚她,要不要用石头砸死她的时候,耶稣说谁没有罪就可以扔第一块石头。耶稣在这里,强调的不是惩罚,而是饶恕与爱。当众人散去,耶稣问那个女人,定你罪的人在哪里?他也不定罪。只是以后不要再犯了。耶稣告诉我们,惩罚不会带来安全,只有爱才会带来安全。因此,耶稣与犹太祭司不同,他把上帝定义为喜欢怜悯不喜欢祭祀的神。

在客西马尼园,那些来抓耶稣的士兵,彼得削掉了他们的一只耳朵。尽管彼得十分勇敢,并用自己的行为惩罚了他们,但是这并不能为彼得带来平安。他三次不认主,内心的恐惧和绝望,让他一次次逃离。直到想起耶稣的话,想起耶稣的爱,他才获得平安,才真正地的得到自由。

我们的信仰不是建立在恐惧的宗教之上,因为那样的信仰永远无法带来救赎,无法带来生命的改变,只能徒增焦虑和绝望。耶稣说用心灵和诚实敬拜上帝,因为上帝是一位喜欢怜悯有爱的神。我们在他的爱里,必然获得平安!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