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8日
微信

家庭中父母有与孩子沟通的权力

作者: 童新媛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2年07月03日 07:25 |
播放

家庭中父母有与孩子沟通的权力。基督徒有声博客《亲情不断电》节目正在帮助人们关注这个话题。

孩子小的时候会有一些争论和讨论,这是孩子身心灵很正常的过程和发展。这个节目收集整理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做父母的可以从小用讨论的方式和孩子沟通。

现实的亲子关系中,以12岁为界,孩子对父母的反应分为两种情况。一般,12岁之前,孩子非常听父母的话,父母说什么,孩子会听什么。但12岁之后,孩子对父母的反应开始有表现为反抗。究其原因,在于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尊重孩子,包括尊重孩子的隐私、孩子的权力,还有没有尊重孩子的感受。

现实情况,孩子讲一句,父母讲十句。父母往往不听孩子说完,就容易去猜孩子的想法。在父母都不了解孩子,父母都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的情况下,这时候,孩子的心很容易就向父母关闭起来。

另外,父母跟孩子沟通的时候,要注意听。当听得不是很明白的时候,先不要猜,需耐心听孩子讲完,等孩子讲完,父母会知道孩子到底想表达什么,这样会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

一个例子,当孩子说:“妈妈,今天我在学校发生了一件很倒霉的事情,我同学在泼水的时候把我的身体泼湿了”,那父母可以这样回答:“哦,你今天在学校很倒霉,因为同学泼水泼到你了。”如果他说:“是啊,他不小心泼到我了,所以我很生气,因为湿哒哒的很不舒服。”,“是的,对,湿哒哒的很不舒服。”父母说。这是感受上的认同与尊重。这种沟通会把孩子与父母的距离拉近。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