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9日
微信

段琦: 基督教与消除贫困

作者: 段琦 | 来源:中评网 | 2010年04月04日 10:11 |
播放
〔提要〕基督教创立时是以穷人为主的宗教,但在成为罗马国教后丧失了这一特点。尽管如此,其关心穷人的传统仍然有所保留,并在宗教改革后在一些教派中得到了发扬。文章表明基督教中存在着极其丰富的反对穷困,支持穷人获得社会和经济正义的社会伦理思想,对当今世界维护和平有着深刻的意义。 
 
贫困对基督教来说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生活无着,一贫如洗,或者是指受到社会不公正待遇、无力反抗的被剥削受压迫的穷人;二是指灵性上的贫困,也就是神贫,又称为谦卑的穷人。他们认为人的罪性,决定人性的软弱,无法自救,只有在灵里谦卑自己,完全依靠神,才能最终得救恩。 
 
基督教从诞生起便与穷人和贫困结下了不解之缘。基督教在初创时是以穷人为主的宗教。耶稣不仅在言论上,而且在行动上都表达了对穷人的偏爱,提出了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耶稣本人,为了他的宗教信念——拯救人类而甘愿放弃了作为匠人的一切物质生活,真正成为一贫如洗的穷人。他也要求跟随他的门徒放弃一切,彻底成为穷人,认为穷人比财主更容易进天国。正因为基督教在创立时反映了穷人的心声,因此它首先是在贫苦的犹太农牧民中得到发展。 
 
耶稣去世后,使徒时代的初期教会才真正建立。根据耶稣的教导,为解决贫富不均的问题,首先在教会内实施财产共有,如圣经上所说的“凡物公用”,一些较为富有的信徒变卖财产交给使徒,以支持较为贫穷的信徒。这表明教会在诞生时,其解决贫困的办法主要是从体制上进行,即在教会内实行公有制。 
 
随着基督教向外邦人发展,富人参加基督教的愈来愈多,教会不再强调财产共有,因此二、三世纪的早期教会信徒已不再过共同生活。为解决贫困问题,教会不再从体制着手,而是采用救济的办法,即提倡信徒间相亲相爱,富有的信徒在经济上帮助穷信徒,与此同时,教会还非常注意社会救济,赈济其他穷人,由此基督教对许多贫苦民众仍有很大的吸引力。当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后,与政权密切结合,基督教完全丧失了原有的代表穷人的性质,尤其是中世纪,教会成为凌驾一切的既得利益统治集团。尽管如此,在一些中下层教会人士中仍不断出现一些强烈反对教会世俗化,要求保持“使徒式的贫困”的人。他们把贫困视为美德,在追求神贫的同时,也严格实施生活上的贫困,以求保持基督教原有的性质和信仰,并由此形成了各种类型的禁欲主义修会或修道院。这些修会都与穷人有密切关系,例如早期的本笃会、西多会等主要从事垦荒等工作,由此吸收了大量的贫苦百姓当下层修士。12、13世纪出现的一些托钵修会如韦尔多会和方济各会则是从事在穷人中传道,为穷人服务的工作。此外,还有些基层神职人员虽然没有加入修会,但为反对教会的腐败,坚守贫困。这些人深入到穷人中传道,有些还直接参加了农民起义,如英国威克里夫组织的劳拉派,都是由甘愿贫困的“穷神父”组成,在1381年的农民起义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产生了一些代表穷人利益的教派,如再洗礼派成为德国农民起义的支柱。其领袖闵采尔代表广大贫苦农民的利益,提出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改革要求,如取消小什一税,废除农奴制,限制猎场,允许穷人使用森林,强制劳动应加以限止并付给适当工资,公平规定地租、公地必须归还村社等。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但他们从基督教的平等理念出发,要求社会公义的思想为后世留下宝贵的财富。 
 
欧洲自工业革命后,工人处于绝对贫困状态,不仅物质生活十分悲惨,其灵性生活也都丧失了,这引起了一批有良知的教会人士的同情和关怀,由此产生了一些小的宗教组织。例如18世纪前后英国一些虔诚的年轻人组织了各种宗教会社。他们经常在一起读经、祈祷,培养灵性生活,与此同时十分关心下层群众,经常帮助穷人、水手、士兵,甚至关押在监狱的囚犯。18世纪30年代形成的卫斯理宗正是从这种宗教会社中发展起来的。他们着重在下层群众中传教,并关注社会改良,对英美下层群众影响很大,尤其在美国,发展迅速,成为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新教中人数最多的一派。 
 
19世纪下半叶成立的救世军完全以慈善救济事业为其宗旨。在他们看来,上帝给予世界的财富本来是足够满足全球人民的需要,由于社会的不公,造成贫富悬殊,穷人濒临贫困与死亡。他们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并不困难,只要富人和富国能拿出其中一部分财富救济穷人和穷国就可以了。而要做到这点必须靠福音来做人心的转换工作,为此他们积极开展各种慈善救济工作。 
 
卫斯理宗和救世军虽然也意识到社会不公的问题,但他们在设法解决贫困问题时采取的方法主要是靠慈善事业,并没有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直接批判。对这一体制提出批判的是各类基督教社会主义运动,包括公教工人运动和社会福音运动。从19世纪中叶开始,在社会主义影响下,一些工人基督徒为维护自身利益开始组织起来。比较有影响的是欧美一些国家天主教平信徒中出现的公教工人运动,他们自发地成立了工人联盟,反对资本家惨无人道地剥削,强调维护工人利益,关心劳工福利和社会正义。1891年教皇利奥十三世发布《“新事物”通谕》,肯定了这一运动,并提出反对经济自由主义,要求政府对经济实施干预,以保证工人的基本权益,包括健康的工作条件和合理的工资。该通谕被视为天主教社会理论正式问世的一个标志。该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举行的梵二会议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期欧美各国的新教自由派中对整个资本主义体制批判最为深刻的是社会福音运动。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新教牧师饶申布什。社会福音运动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在较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教会有识之士对资本主义批判而发起的运动,也是教会中一些人对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化和都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人阶级的绝对贫困作出的反映。当代最能代表穷人心声的基督教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拉美解放神学运动,它代表了第三世界拉美教会人士对穷人饱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本国统治阶级压迫的同情和呐喊,是对深受这几重压迫下造成拉美人民极端贫困的反映。其代表人物是秘鲁的天主教神父古铁雷斯。该运动的范围和影响已远远超出了拉美,对整个基督教世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即使在苏东解体后的90年代,其影响力仍未减低。 
 
上述这两个运动尽管产生的环境和时代各不相同,其对象也不尽相同,社会福音运动是新教神学家发起的,而拉美解放神学运动则是由天主教发起的,但两者仍有不少相通之处:它们都站在受压迫和受剥削的穷人一边,反对不公正的社会制度与社会结构,都认为穷人受苦的根源在于社会的邪恶势力,主张恢复穷人应有的权利,都对传统神学提出批判,都把上帝之国与现实社会相联系。在这个含义上,它们是一脉相承的。人们可以通过这两个神学运动看到基督教中一些关心穷人的人士是如何挖掘基督教(新教与天主教)中丰富的宗教社会伦理资源,以支持穷人求得社会公义的,与此同时,也可以看出在这些伦理指导下,教会在反对贫困的斗争中是如何行动的。 
 
(转载自:www.cri.com.cn )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