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31日
微信
首页 > >正文>

中国基督教自2010年以来停止增长了吗?专家给出看法

作者: 李嘉言翻译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03月25日 23:11 |
播放

有学术论文指出,自2010 年以来,中国基督徒人数已经停止增长。

在一篇题为《基督教在中国的增长可能已经结束》的学术论文中,作者指出,“自2000 年代初以来进行的 19 项具有全国代表性的调查中,作者没有发现明确的证据表明基督徒在中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在继续增长。”

这篇文章由皮尤研究中心研究副主任、高级人口统计学家康拉德·哈克特(Conrad Hackett)联手皮尤研究中心专门研究国际宗教人口的研究员童云平(Yunping Tong)共同撰写,是皮尤研究中心于2023年8月30日发表的报告《衡量中国宗教》的补充版,该报告的结论是,没有证据表明2010年后中国的基督教在增长。

该论文于1月10日发表在《智者在线期刊》(Sage Journal)上,根据2020年的调查数据,该论文得出的结论是,没有证据表明中国基督教在增长,因为近年来基督教的比例徘徊在2%左右,而且老年基督徒似乎多于青年信徒。

数据来自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2021 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2018 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2-2014 年)、世界价值观调查(WVS;2001-2018 年)和 2007 年中国居民精神生活调查(SLSCR)。

尽管这些调查存在局限性且中国教会情况复杂,但作者认为“调查提供了有关中国基督徒人口近期发展轨迹的重要信息。”

从那时起,中国基督徒中就开始出现争议。一位来自山东省的牧师同意中国基督徒人口总数正在减少的说法,而另一位来自中国东北部的牧师则表示反对,因为每年都有新信徒来到他的教会。

《China Christian Daily》采访了五位来自中美两国的专家学者,谈谈他们就《基督教在中国的增长可能已经结束》一文的观点:

刘平:复旦大学宗教学系教授

对于皮尤研究报告对中国基督教的调查结果,我个人不反对不支持。鉴于中国当前的意识形态形势,中国宗教分布的广泛性,以及社会调查的局限性,任何抽样调查得出的结论都是不可信的。但是,这并不说明这种调查完全没有价值。只是,这种价值体现在“仅供参考”。实际上,没有任何人,包括中国政府,知道中国基督徒的人数到底有多少。

自21世纪初以来,基督徒人数是在中国经历一个从增长到降低的过程。这种结论的依据是:最初的四分之一世纪,以2012年为界限,前12年快速增长,后12年大幅度减低,理由是经济从高速到低速滑落,瘟疫爆发,经济大规模萧条,人口减少,AI管控严密到人,中产和富人基督徒海外移民。所有这些都加速基督徒人数的减少。

未来几十年中国基督教的发展趋势是人数减少,质量提高,外部压力持续增加——除了意识形态,AI的影响力更加巨大。

中国基督教需要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时代处境,作出富有原创性的创造性转换,切入AI时代的中国人的灵魂。简言之,中国基督教需要,也不得不升级。或者说,不得不进入AI时代的宗教改革。按照现有的模式和方式,中国基督教只有萎缩为边缘信仰群体的结局,对于整个社会可有可无。

张志鹏:经济学博士、宗教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我觉得即使该文所依据的调查数据是可靠的,但并不一定可以得到一个确定无疑的结论,然后用一个引人注目的标题加以表达。真正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是:决定中国基督徒数量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究竟是经济高速增长有利于基督教的发展,还是在经济衰退时更容易吸引到信众?只有了解了关键因素,才能够对过去十几年以及未来中国基督徒数量作出变化趋势的判断。

宗教社会科学研究表明,宗教或信仰的需求是普遍存在且稳定的。尽管影响人们皈依一种宗教的因素数以千计,但最核心的因素依然是收益与代价的比较。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人们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代价的时候作出选择。当信仰某种宗教给人们带来的收益稳定时,则取决于代价的变化。如果代价下降,信仰的人会增加;当代价增加时,信仰的人则会减少。

毫无疑问,在改革开放之前,信仰宗教的代价是极其高昂的。这导致了包括基督徒在内的信仰人数快速大幅度减少。1978年之后放松经济和社会管制,也间接降低了信仰代价,从而一直延续到2012年左右,各类宗教信仰者的数量都在稳定快速增长。虽然有些研究者误以为宗教复兴是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然而之后,中国宗教信仰者所需要承担的代价在持续增加。可以清晰地看到2012或2013年是中国基督徒所占比例开始转折的年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至少这些调查数据在变化趋势上是符合实际情况。

考虑到中国人宗教或信仰的复杂性,我分别在2018、2021年采取“滚雪球”方法调查了微信朋友圈中人们对信仰状况。2018年,8%的受访者(共1653名)选择“我信仰基督教”,高于全国调查约有2%的中国成年人认同基督教的水平。在两次调查中,“无神论”或“没有信仰”的受访者百分比都超过20%,绝大多数是青年学生,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在持续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选择具有明确宗教信仰的占比也在增加。这种信仰者数量的动态变化,很容易受到相关法律和政策的直接影响。正因为如此,我认为中国基督徒的实际人数通常会在调查中被低估。

我认为准确地来表述自21世纪初以来,基督徒人数在中国的变化:由于信仰代价的提高,明确的信仰身份的基督徒人数在快速增长之后开始逐步停滞。但是更多基督教信仰的认知(或知识)以及行为的传播并未停顿,这将为未来基督徒认同人数的增长奠定基础。需要指出的是,未来中国的宗教“市场”中,绝非是一家独大,而是处于多种宗教或信仰并存。至于哪一个宗教或信仰的占比更高,则取决于哪一个能够获得年轻人的认可。

中国教会牧者:王牧师(Chris Wang)

我认为皮尤报告基本合理可信,但还是感觉进入21世纪以来基督徒人数是有所增长,但近七八年来说速度应该是放慢。人数增长的原因是代际信仰传承和基督徒的福传努力。21世纪的开头十几年,社会环境整体而言对基督教的传播和发展有利且友好。

我倾向于认为中国基督徒人数偏高。原因是存在着双重甚至多重计算以及人数多报和夸大。

报告本身也承认了报告的局限性。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可供分析和研判的相关数据在中国总是不易获取或不被信任。但我个人还是觉得报告的分析合理,判断可靠。这样的报告好像是泼冷水、敲警钟、唱反调,但我觉得中国教会应该听实话真话和掏心窝子话!以往总是被灌迷魂汤,想当然地认为一直在进步增加前进,但真实世界里就会有停滞倒退减少。中国教会应该认清现实,放弃幻想,早作应对。

中国基督教趋势,请去掉发展二字。看现状,再看历史,最后再想想其他国家地区比如俄罗斯、日本、台湾,我个人比较悲观。增量本身已经很有难度,然后变质也不是不可能啊。

身为基督徒,我认为,我们应坚信这位伟大奇妙独一至高慈爱公义的神,他洞察人心,掌管历史,一切都在他的手中。我们要做的只有仰望上帝看顾,尽上自己本分,结果未来全交给他。

吉娜·祖罗(Gina A. Zurlo )博士,哈佛神学院(Harvard Divinity School)世界基督教话题的客座讲师

在中国进行调查研究非常困难,而且相当混乱。本报告将现有的研究综述成一个单一的叙述,突出了中国宗教的复杂性,为我们了解中国的宗教做出了宝贵的贡献。报告一开始就列出了三大优势: “突出了已有数据的不足之处”;解决了 “与世界其他地区使用的分类不相符”的问题;强调了“文化和政治对中国宗教活动的影响”(第 4 页)。认识到研究中国宗教所面临的语言、政治和概念上的挑战是本报告迄今为止的主要优势,对语言和翻译的关注也是如此。我很欣赏报告对中英文术语进行了一致的定义,以帮助读者了解不同调查中的问题是如何提出的。

(第 4 章第 60 页的表格)非常清楚地表明,提问方式会影响结果。虽然 3% 到 7% 的范围看起来并不大,但请记住,中国有 14 亿人口。这些问题中的任何一个问题哪怕只有一个百分点的变化,都会导致巨大的人数变化,并对中国以外的整个世界基督教产生重大影响。事实上,我的分析表明,如果基督教在未来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那将是因为中国和印度的皈依,这两个地方是最难研究的地方,而且这两个地方与基督教有着非常复杂的文化、历史和政治关系。

有点奇怪的是,报告没有提到世界基督教数据库( World Christian Database)的估计数字,这是对中国基督徒进行统计的历史最悠久的机构,自1965年以来一直跟踪宗教和非宗教趋势,其估计数据可追溯到1900年。报告中提到了我们的数据(1 亿;7%),但这一数据被错误地归功于波士顿大学的达里尔·爱尔兰(Daryl Ireland),他在那篇链接文章中引用了我们的数据。该报告提供了一些关于中国已登记与未登记教会的信息,但我认为仅强调调查措施会在人们在了解整体实际情况时造成误导。

我们对中国基督徒人口数量的估计结果存在很大差异,这与资料来源有关。皮尤很好地描述了中国的政治形势及其对宗教研究的影响。他们还收集了所有可用的调查资料,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有益的元分析,这也是一项很好的服务。然而,世界基督教数据库并不完全依靠政府的人口普查和调查来估算全球宗教人口的规模。我们还直接从宗教团体,特别是基督教领袖、网络和不同的教派那里收集数据。这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地方尤为重要,因为政府的报告可能会有失偏颇,而且调研也极其困难。我们只是对什么是 “好的数据 ”有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对于困难的国家。不论是我们对中国的估计还是皮尤对中国的估计都只是估计而已。

《基督教在中国的增长可能已经结束》的结论基于2023年10月20-22日在犹他州盐湖城举行的宗教科学研究会暨宗教研究协会年会上发表的《对皮尤研究中心报告 “衡量中国宗教”的评论》,后者作为对皮尤研究中心2023年8月30日发布的报告的回应。

乔安·皮特曼(Joann Pittman),华源协作(ChinaSource )高级副总裁

在我看来,我们不知道中国有多少基督徒,而且我们也无法知道,这与最近的调查和报告中所述的许多原因有关。政府的统计数据不太准确,因为它们只计算登记在册的教会成员。对基督徒人数做公开调查变得困难,甚至不可能。因此,公布的任何数字都只是估计。

我们所掌握的都是我称其为 “有喜好的估算”的数字,从 3600 万到 1.2 亿不等(这是我听到的最高估计数字)。在与了解中国教会状况的人交谈时,他们对这两个数字的回答各不相同。有些人估计有五千万,有些人则认为有九千万或一亿。有些人倾向于一种估计,有些人则倾向于另一种估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来解释自己偏爱的估计数字,但归根结底,这仍然是一个估计数字。当人们问我(他们经常这样问我)时,我会回答:“大约在 5000 万到 1 亿之间”。我从不认为最低或最高的估计值就是正确的。

中国教会的增长放缓了吗?同样,由于缺乏确凿可靠的数据,我们只能靠传闻来判断。我听到的传闻证据表明确实如此。但也可能还有我没有听说过的相反的传闻证据。我们无从得知。

数字和趋势可能有争议(而且不可知),但无可争议的是上帝对祂在中国的子民的信实,无论人数有多少。 

文章翻译自:《China Christian Daily

图片来源(Image Credit): Thomas Kinto via unsplash.com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