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9日
微信

基督徒默想:谦卑带来智慧,智慧生出谦卑

作者: 温良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2年03月08日 14:13 |
播放

我曾不住思考,在智慧中生活、在智慧中做事的秘诀是什么?只因为不想被情绪、血气、眼界所束缚,但是在不经意间却依然显出愚昧与拙劣。

在我名字中有一个“智”字。当时我问母亲,为什么要给我起这个名字呢?母亲回答我说:“希望你能拥有从远古所存的至今,并且一直存留的下去的智慧”。曾经年少的时候不懂其中的含义,如今认真思想过来,这样的智慧要比精金宝贵,更胜过世上所有的财富。我想,这必然是一种洞察事世的通达、处事舒适的圆润,更是对极其深邃智慧的向往。

当然,我并没有。现实中我逐渐发现智慧与聪明有非常大的不同,聪明更多表示一种反应能力、技巧运用和灵活与贯通的状态,而智慧或许更多体现其悟性与洞察和明辨的能力。我曾认真寻找智慧的身影,发现蚂蚁的身上有智慧的存在。正如圣经中说,他们没有元帅却能整齐划一生活,这智慧很难测透。我也曾在窗边的花朵寻求智慧,四季更迭,没有人告诉它时间,它却如约而至,没有假冒和谎言。

我从风中、从雨中、从落下的树叶中想要发觉智慧的痕迹,蓦然间看见,无言的大地以其不能抗拒的深沉保护这地上所有的一切不至于萧条。鹰有其飞翔之道、蛇有其爬行之道、蚯蚓有其洞察之道,世间万物都仿佛都被一种智慧所左右,而这种智慧又有其贯穿古今、空间、世间的能力。

《道德经》的第一句中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老子的眼中,认为可以说出的“道”都不是真正的道;可以定名的名,同样谈不上是永恒之名。当然,我们今天所能说出的智慧,也都是以现阶段思维所能理解的、现在价值观所能明白的智慧,也并不是真实完全的智慧体现,而真实的智慧又在何处寻找呢?

我思想之余,想起圣经中说“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从约翰的表述中可见,他口中所谈的这个“道”正是跨越古今、贯穿空间的真实之道,而道不仅仅是一个所谓的道理、理论,更是神真实的体现。道与神、神与道原为一。这道能解释世间万物所有的存在之理,更能存留至永恒之中,因为这本身就是创造时间和空间的根本。

这道又如何能让人明白呢?这也正是耶稣基督“道成肉身”的真实原因,耶稣基督来了不仅仅是带来了救赎,更是带来了“道”本身。耶稣基督所启示出来的救赎之道乃是要把人代入成圣的道路中,让人脱离罪恶的辖制。当然这不仅仅是“道”的全部,耶稣所说:“他是道路、真理和生命。”可见,认识这道、进入这道、享受这道,这是不同的阶段,也是不同的认知。

由此可见箴言书中所说:“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可见,认识了道的具体表达形式、认识了神本身,借着就是要以敬畏、端庄、温柔、虔诚的心对待生活,这就是进入这道的真实表现,更是更深一步认识智慧的机会。

全新的生活模式,和修养、涵养有很大的不同。修养与涵养可以说是一种人设,更是一种方寸之间的自我约束,更真实。因为认识神而发生生命的改变所产生的行为,这是自然而然的一种行为体现,不会有被强迫的感觉,更不会有压力。而这也是使我们过上脱离血气、肉体、情欲辖制从而以智慧为主导的生活。

当然,认识这道的智慧与认识神的智慧是相同的,但是并不代表我们会洞察世间一切的奥妙。就像我们或许依然不明白鹰的飞翔之道、蛇的爬行之道、蚯蚓的洞察之道一样,但是我们却能很谦卑的承认那一位极高之处的造物主,并且原因谦卑在上帝的面前,去寻求造物主对我们生命的引导。这更是一个智慧的体现。

当人以自我为神、以科技为神、以科学为神,认为自己拥有了所有的智慧的时候,其实正是极度缺乏智慧的时候。正如牛顿临终遗言:“我好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

真实的谦卑必然拥有真实的智慧,真实的智慧必然会有谦卑的品格。

我曾仔细寻索智慧的痕迹,也曾想获想撕扯智慧的衣襟使他与我同在,而我发现,自己所能获取的最真实的智慧便是谦卑。谦卑之心可以让我们有不断寻索的态度,谦卑之心可以让我们珍惜所用的一切,谦卑之心更让我对造物主充满无尽的仰望与盼望,谦卑之心使我努力寻索造物主的心意并积极的实践......

至今我依然在寻找智慧、渴望与智慧同行。虽然我依然愚昧,然而智慧在发声呼唤寻求的人,而人唯有心存谦卑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才能得到这甘美的智慧。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