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9日
微信

关于爱的第一篇读书笔记:爱,直到成伤,这是对冷漠最好的反击

作者: 戴西蒙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8年02月23日 07:14 |
播放

浅谈爱的读书笔记(一)

在我很小的时候在父亲的书架上翻到了纪伯伦的一首诗,印象中好像是纪伯伦描述耶稣对玛利亚说的一句话:“他们爱你,是因为他们自己;而我爱你,却是因为你。”

——这是我第一次在书籍中若隐若现的领悟到有关爱的真谛。|

直到高中时期,太多言情小说和世界名著充斥着我的脑海,有关爱的定义被男女之情深深印刻,但同时还有一个严肃的声音在清醒我的思想,就是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写的那段关于爱的篇章,世俗的美好与宗教的神圣让我体会到爱的伟大与超然,然而生活却不同于书中的诗和盼望的远方,现实充满了苟且与偷生。

大学时期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和C.S.路易斯的《四种爱》、《返璞归真》倒是真正给予我莫大的启蒙。

与爱相反的不是恨,是冷漠,而恨是爱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因此才会有律法、审判、惩罚、公义。
上帝是忌邪的神,祂如同丈夫,一边深爱着自己的妻子,一边痛恨着妻子的背叛。
然而这种恨是不彻底的恨,是纯洁的恨,是浓妆艳抹后的宽恕,是恩典用最隆重的方式去表达的一种燃烧的激情。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这句话深深描述了我们对生活的冷漠,因为冷漠是一种辜负,让付出的人心碎,如同受造者对自身的颓废,也是对造物主创造的一种蔑视,所以,人要好好爱自己,实现自我,才是对生命的交代与感恩;不仅如此,还要怀揣热情对待每一个受造的生命,如同海明威说:“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我而鸣。”冷漠是无爱最直截了当的呈现方式,当我们对美好丧失怦然心动的感觉时,我们的灵魂已经面向地狱。

上帝从未冷漠过,因此从一开始就把自由意志赐给人类,因为没有意志自由的爱不是真爱,祂要人类自由选择爱祂,或者不爱祂;因为祂本爱的炽烈,所以至真至诚的心性要求的不是机械的顺服,而是发自肺腑的跟随,如同路得跟她婆婆说:“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往哪里去,我也往哪里去。”

然而每一颗至真至诚的心并不都收获真爱,更多时候是破碎。

所以,爱,直到成伤,这是对冷漠最好的反击。

C.S.路易斯说:“只要爱,就一定会遭遇受伤的危险,只要爱上一样东西,心就会痛苦,还可能破碎。要想确保你的心完好无缺,你就不要爱任何人,甚至不要爱宠物。用各种嗜好和物质将心包裹起来,避免一切感情纠纷,将它严严实实的封闭在自私这副灵柩里。可是,这副安全、黑暗、没有动静、没有空气的灵柩里,心会改变。它不会破碎但会变得硬如铁石、麻木不仁、无法拯救。若想避免悲剧,至少避免产生悲剧的危险,唯一可供选择的方式就是进地狱。在天堂以外,唯一彻底摆脱爱的危险与烦恼的地方就是地狱。”

我相信与最过度、最不合律法的爱相比,冷漠疏离、自我保护的无情无爱更不符合上帝的旨意。所以在伟大的世界名著《荆棘鸟》的最后,作者写出一句震撼的话:“拉尔夫一生亲近上帝,却离上帝最远;梅吉一生与上帝搏斗,却与上帝最近。”

当耶稣在十字架上说:“父啊!为什么离弃我!”这是上帝对人类爱的极致表达,上帝为了爱人类,自己抛弃自己!

最后我想用前段时间与朋友喝咖啡时,朋友说的那句话来结束关于爱的第一篇读书笔记:
“没有恨的爱不是真爱。”

所以,爱,直到成伤,这是对冷漠最好的反击。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