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8日
微信

【特写】“觅非播舍之家” 创办人新玮姊妹剧痛中见证:上帝通过癌症来使用我

作者: 徐敬谦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5年04月22日 12:30 |
播放

圣经旧约中有一个名字“米非波设”,在这样一个软弱和瘸腿之人身上显出大卫王的仁慈与信实;中国基督徒中也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名字“觅非播舍之家”,由一对朴实无华的跨国基督徒夫妇——美国人斯蒂夫·施罗德和他的中国妻子新玮姊妹创办的一家专门服务残疾弃婴的机构。

它起源来自于新玮姊妹的内心的感动与呼召。2001年7月,新玮第一次来到河北的一家孤儿院,也是她第一次看到竟然有那么多因各种残疾遭到遗弃的孤儿。从那天起,一个信念在新玮的心里扎下了根。后来,她遇到和她有相同信仰和异象的斯蒂并在2003年结婚之后,这对夫妇就开始创立了觅非播舍之家,收养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孩子,这些孩子全部患有各种疾病,如:脑瘫、自闭症、唐氏综合症、脊膜膨出和先天性心脏病等。

觅非播舍之家根据每个孩子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医疗、养护、康复及特殊教育等方面的服务,而最重要的是新玮和斯蒂夫希望把爱和希望给予这些世人遗忘的灵魂,“觅非播舍的意思,就是寻觅那些没人要的、看似没有价值的孩子,给他们一个家,为他们播撒一片希望。”

在这些孩子的眼中,新玮夫妇就仿佛父母与天使一般;在许多基督徒的眼中,他们又是活出上帝“爱人如己”的信徒和使者。

然而,人生并非只有坦途,基督徒也会遭遇苦难。2013年11月份,新玮被诊断出得了乳腺癌,她与癌症作战了两年多,如今已经是乳腺癌晚期,癌细胞扩撒到了双肺。前一段时间新玮从医生那里得知,自己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还有不到6个月的时间了。常常身体处于剧痛之中,但反而这样的境况中,新玮希望分享内心的信仰世界。

在生命的末尾,新玮心中是一种怎样的世界?在难以理解的苦难面前,信仰对她又意味着什么?

4月11日,在北京一场个人分享见证会上,这位朴实无华的基督徒姊妹再次以她朴实无华的分享感染众多在场的弟兄姐妹潸然泪下,让他们看到信仰无关乎顺境和逆境。


新玮姊妹和丈夫斯蒂夫同台见证(图:基督时报/徐敬谦)

“你相信有天堂吗?你相信天堂比这个世界更好吗?如果你相信这些,并且相信耶稣已经为你我预备了天家,那么我们为什么还会怕死?如果你真的相信这些,就会改变你看待问题的方法和角度。”罹患乳腺癌晚期的新玮姊妹如此说到。

她说,不少关注和关心她的弟兄姐妹听说了她患上癌症甚至将不久于人世的消息实在无法理解,有姊妹告诉她说“你这样的人都得了绝症,我不要信仰了吧。”但新玮却从这件事上看到了上帝的爱,甚至在得知自己患癌的时候有一种兴奋的感觉,因为她觉得自己更能体会到耶稣的痛,在肉体上更可以了解耶稣曾经为我们所承担过的。

“如果神要带我走,我就不想在床上等。”她说,之所以站在这里分享,是因为在一周前她在祷告中得到了感动,想要把大家聚集起来,跟弟兄姐妹分享她和丈夫斯蒂夫的人生经历,尤其是她患癌后所经历的上帝的恩典,以造就大家。

我知道神是在用这样的方法让我停下来

神对新玮的带领很奇妙,2001年5月份新玮接受耶稣,7月份就去福利院探访孩子,开始了孤儿院的工作。期间,因为和斯蒂夫结婚而在美国居住了四年。2007年,她和斯蒂夫带着孩子一起回到中国继续从事服务残疾儿童的工作。

“12年的时间,我觉得自己一直在做服侍神的工作。但是癌症给我的第一个祝福就是把我已经建立起来的固有的东西完全的打碎了。保罗说,我们的做的工有的是金银宝石,也有的是草木禾秸,而建造的根基就是基督。我一直以来以为自己做的工是用金银在建造,但是癌症让我停下来思考一些事情,我才发现我所做的事情是草木禾秸。”


新玮姊妹身体很疲惫,斯蒂夫陪她坐在椅子上给大家分享。(图:基督时报/徐敬谦)

2013年是新玮和斯蒂夫压力最大的一年,也是他们最累的一年。在那段时间里,新玮有很多的疲劳、怨恨和苦毒。甚至有时候,她一边走一边哭。“我跟神说,你如果任我这样的走下去,我就会得精神病的或者是得癌症。我甚至跟神说,神啊,你接我走吧。因为我太累了。”说到此处,泪水从她的眼中夺眶而出。

稍微抚平一下情绪,她继续分享说, “之所以累,不是因为神把难担的担子加给我,而是因为虽然我信他,却不知道怎样依靠他。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感谢神。当医生说你得的是癌症,我里面长舒了一口气。因为我知道神是在用这样的方法让我停下来。”

从2013年11月份开始,新玮经历了一段与神很亲密的时间,这是她人生中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从那时开始,她思考自己的人生、家庭、工作以及身边的人。“神在我们身上的工作,我们不一定都能够明白,但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我现在所能够明白的。”神给我们很多机会把我们放在一些环境当中,我们不明白爱,神爱我们,但是神爱我们的方式和我们想象的不同,和我们期待的往往不一样。记得在美国的时候,我收养了两个下肢瘫痪的孩子。他们被自己的父母遗弃了。那时候,我特别的累,向神发怨言 。我说,神啊,你爱我,我也想用我的方式来回应你。我还挺着一个大肚子(怀孕),天天的给他们擦大便,我很累,我觉你没有在看顾我,我一个人在做,你在什么地方呢?”

虽然是一个充满了怨言的祷告,但是神也垂听了。当天下午,新玮吃完饭后,坐在沙发上。她看着窗外,突然发现一个她很熟的姊妹带着儿子和女儿从车里下,朝着自己住的地方走来。进到屋里,这个姐妹就说,“新玮你坐在沙发上。”她让儿子去打了一盆水。之后,她和女儿一起给新玮洗脚。“我看到她们跪在地上给我洗脚,我知道这是让她们做的。 ”说到这里,她的话语变的哽咽了,眼泪不自禁又流了出来。

无论我们经历怎样的环境,也不要对神的爱有怀疑

“神爱我们是有原则的,神会根据我们生命的长度来决定用怎样的方式来爱我们。无论我们经历怎样的环境,也不要对神的爱有怀疑。安静下来,我知道神的爱从来没有离开过我。”新玮分享着她信仰功课中沉淀出来的菁华

有一天,一个姐妹对她说,“新玮,那么多人得了癌症,神都医治了。为什么你没有信心相信神会医治你呢?如果神爱你,他一定会医治你的。”对于神的能力,新玮没有一点怀疑。她坚信神若愿意,神会医治她的。同时,她也相信神对每个人的爱的方式不一样。

往往神会使用我们觉得并不美好的东西

“神在我身上的心意更多的是使用。如果我愿意被神使用,从我得癌症那天起一直到现在,我一直都在被他使用。”新玮分享说,“基督徒生命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呢?就是被使用。我们就像神手中的工具一样,如果我们愿意被神使用,他会使用在我们身上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问题是我们是愿不愿意让神使用?”

“有一次,我很疼痛的时候,想到耶稣受过的患难和屈辱。耶稣所受的一切在天上都是被记念的,是有意义的。我问神说,‘神啊,我现在所经历的有属天的意义吗?’我这么祷告之后,神让我看到罗马书12章1节的经文,“ 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 这句话是让我特别得安慰。

“我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有这样的一个肿瘤,看起来这是一个很不洁净的东西,但是正因为有这样的东西,神给我在地上的时间不多了。所以才有更多的人想要听我的经历。想要知道现在新玮是怎么想的?新玮是怎么说的?我希望神放在我里面的感受和经历可以鼓励更多的人。所以神使用我们的方式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而且往往他会使用我们觉得并不美好的东西。”

你眷顾我所爱的,  我也会眷顾你所爱的

新玮姊妹分享一个给她内心带来很多鼓励的真实故事:二战时,在中国山东有一个潍县集中营,当时在那里关着很多的外国传教士。内地会创始人戴德生的5个孙子孙女都被关在那里;远在陕西的孩子们的母亲特别的忧伤,因为她不知道孩子是死还是活,当她为孩子们的安危祷告时,神用“你眷顾我所爱的,我就会眷顾你所爱的”来安慰她。 

有一天,一个人对新玮说:“新玮你孩子还那么小,你最小的孩子只有2岁。(新玮和斯蒂夫共有8个孩子,其中5个是亲生的,3个是收养的。最大的孩子13岁,最小的孩子只有2岁半。)可是竟然让你遭遇了这样的事情,孩子们怎么办呢?”

新玮内心的声音是:“我知道我所爱的人就是我的丈夫和我的孩子,我也知道神所爱的就是你们,还有那些没有信主的人。所以,我心灵和身体都很软弱的时候,神就用这样的话提醒我:‘新玮,你眷顾我所爱的,我就会眷顾你所爱的。’”

从前,新玮是一个不太爱哭的人。但是自从生病之后,新玮流过很多的眼泪。不是因为害怕或者是疼痛,而是感恩的泪水、悔改的泪水和喜乐的泪水。“有神真的是太好了!”新玮说。

刚刚过去的2015年复活节时,她看朋友圈里面分享了一篇关于耶稣在十字架上受苦的文章。文章里讲述了一个法国科学家研究耶稣在断气之前到底承受了多大的痛苦?看完之后,新玮流下了眼泪,“我无法想象一个人受了多么大痛苦? 因为他受了这样的痛苦,使我们有资格可以做他的儿子。”

不是我们在爱、照顾这些孩子,而是神在藉着这些孩子服侍我们

人生的最后,服事的最后,不管是对信仰还是对服事,新玮都打开了更大的世界。见证会的最后,新玮和弟兄姐妹们分享了和我们每个人的服事都息息相关的话题。

“我们是不是一个认识耶稣的人?这个跟我的癌症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却和我们服侍有关系 。”

“很多人看到我和斯蒂夫的服侍觉得我们很伟大。如果我们跟耶稣相比,其实是没有什么伟大可言的。”新玮说,“因为我们服侍的这些孩子是这个世界根本不配有的人,有主耶稣的形象住在他们的里面。所以不是我们在爱、在照顾这些孩子,而是神在藉着这些孩子服侍我们。”

“我和斯蒂夫是很幸运的,也是很少的人当中的两个,因为我们天天都在接受主的服侍。神就是在用这些不会走路、不会说话,什么都不会的做的孩子们在服侍我们。”


见证会上新玮姊妹身体感到疼痛,斯蒂夫为她祷告。(图:基督时报/徐敬谦)

新玮再次分享起上帝带他和斯蒂夫做起来“觅非播舍之家”的感动:觅非播舍是米非波设的谐音, 来源于《圣经·撒母耳记》中大卫王恩待扫罗的后裔米非波设的故事,这也是一个充满爱和饶恕的故事。觅非播舍创办的目的,就是寻找这世界认为没有价值的生命,为他们播种一个家。

《圣经·旧约》记载大卫做王之前扫罗王因为嫉妒大卫的才能而一直想方设法的追杀他。但扫罗之子约拿单和大卫的友情至死不渝,并且曾帮助大卫逃脱他父亲扫罗的手。扫罗和约拿单死后,大卫成为了以色列的王。但是大卫做王不久,便将扫罗家族中唯一幸存下来的人——米非波设接进王宫来恩待他。米非波设是约拿单的儿子,他是一个瘸子。当时大卫王将米非波设从一个叫罗底巴的城市召出来。据说罗底巴的希伯来文的意思是:与神无关、与神的恩典无份的意思,在那里居住的都是一些残疾的、按照当时的律法被看成是不洁净的人。觅非播舍之家的孩子,也正是万王之王从罗底巴召出来的被人遗弃的生命。在这里,神用他自己的手,为他深爱的孩子们在建造一个家。“

新玮分享说:“传道书说众人的结局就是死,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有一天我们都会再见耶稣的。耶稣会站在门口说,你们认识我吗?我们听到的人可能都会说,‘主啊,我认识你。我们可能会说,我是什么时候信的主,什么时候做的决志祷告的,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在服侍你,我怎么会不认识你呢?’但是主却说,那你知不知道这些年来你从我身边经过多少次,但是你却从未认出我?”

“马太福音25章31-46节的经文告诉我们:当主再来的时候,他要把山羊和绵羊分开。什么样的人是山羊?什么样的人又是绵羊呢?有人说,新玮和斯蒂夫所做的事情非常的有爱。其实不是因为有爱,而是因为这个工作是神要求我们做的,这是要让你认出他,触摸他,服侍他和回应他。”

见证神不是靠我们的繁荣,而是让人看到我们在风浪上依靠神行走

最后,见证会的末尾,新玮姊妹说到人生走到最后她对信仰的理解:“我们信主之后,都希望自己的日子变的顺利,生意变的兴旺,身体变的健康,希望一切的事情都会变的越来越好。”但是我和斯蒂夫经历是:如果你信耶稣了,而且你愿意跟随他,你越往上走,你会离他越近。”


见证会上,新玮姊妹身体疼痛剧烈,暂时中止见证,弟兄姐妹围在她身边为她祷告。(图:基督时报/徐敬谦)


现场,斯蒂夫和弟兄姐妹们为新玮祷告。(图:摄影师龙树)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才开始背十字架。十字架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是从跟随耶稣来的。你跟随他,就会慢慢地发现你所背负一切并不是你所愿意背负的。”

“希望大家能记住我和斯蒂夫在今天对大家说的一切。我们的神是真实的,最能让别人看到你身上有神的事情不是因为你的病变好了、找到一份好工作、或者经济上一下子都变的顺利了。”

“我和斯蒂夫认为最能让别人看到我们身上有神的事情是:当有风浪的时候,你依然可以靠着神在风浪上行走。”

“当有风浪时,你可以说有主在我们的船上,所以我们不害怕。”

“当你面对死亡时,你可以说我可以看到天国,我是有盼望的人。”

附注:

新玮姊妹当天的见证会上,不少一直关心她的朋友也前来。她的一位朋友、摄影师龙树在见证会后借助于文字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他的感动,他说:

很久没见他们俩了,通过微信得知前不久斯蒂夫做了心脏搭桥手术,恢复的不错。他们俩今天从山东来到北京与大家见面,分享他们的人生,尤其是新玮得癌症后的生活,以造就大家。今天,对很多关心、关注他们的朋友来说,除非神迹发生,其实是诀别,因为医生说新玮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不到6个月了。乳腺癌晚期,已经扩散到了双肺。新玮与癌症作战了2年多。今天看到她与上次不太一样,人有点浮肿,但是精神很好,非常好,始终保持微笑,看不出什么。

她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基督徒如何面对死亡、看待死亡、死亡对于我们的意义及如何善用今生。人迟早一死,但是对于基督徒而言,死亡意味着回天家,不必惧怕,不要问为什么年纪轻轻就如此被上帝接走,如果你信神,你就必须认定这是神爱我们的方式,这是神的爱,不是惩罚,是神的恩典,我们应该充满喜乐和盼望地迎接这一天。在我们还能行善之时尽量去关爱他人,要善用今生活出基督的样子,给上帝做见证,此外的一切毫无意义和价值。这是她今天拖着病重的身体来此分享的目的。她目前最大的痛苦是疼痛,疼痛发作时难以忍受。分享会有点长,2个多小时,结束后,大家陆续离开,她的疼痛发作,她无力地躺在沙发上,听凭周围的人为她祷告,病痛的折磨让人无能为力。为了造就大家,她忍受着这一切。她说上帝用癌症来使用她,她就是如此被使用的。

“觅非播舍之家”是斯蒂夫和新玮夫妇成立的残障孤儿助养中心的名字,他们收养了很多残障孤儿,脑瘫居多,他们自己也有5个孩子,2个儿子,3个非常漂亮、健康活泼可爱的女儿,最大11岁,最小的才2岁多。对于一个妈妈,撇下年幼的孩子,何等心情与牵挂!虽说死亡是上帝最大的恩典,但是真正临到自己头上,作何感想与苦痛!可是他们带着喜乐与微笑来见大家,为福音而来。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