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陈光标“裸捐”热潮之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亦加入了“裸捐”的行列中,日前,新快网的一篇文章《离休老干部裸捐数百万资助大学生》诠释了陈光保老人的人生意义。
陈光保,被雷州人亲切称为“保伯”。他曾任湛江市政协主席,离休后却未到老干所休养,而是跑到偏僻的雷州半岛承包了4700亩荒地开荒种果树,把果场的全部收入都用来资助大学生。今年8月底,他拿出105.2万元,奖励雷州409位优秀学子。此前的两年,他都拿出100万元的农场收益用于助学,甚至卖掉了他在湛江市区的唯一一套房子。他不准备给五个子女留一分钱。有媒体说,他是真正意义上的“裸捐”。
文章中,“保伯”表示自己助学的目的是因为“人才强国”,有了人才,才能改变贫穷的面貌,认为教育是最要紧的。也不求他们回报,只想告诉他们,当官要当好官清官,要全心全意为国家做贡献。做人要做好人,为老百姓做好事。
值得老人欣慰的是,他的裸捐不但没有招致家人的反对,而且得到了儿女的支持,其中小女儿陈席表示完全支持父亲“不留子女一分钱”的做法,“我们为父亲感到骄傲——可能,这就是父亲追求的人生真正意义。”
“保伯”还办了一个基金会,农场从明年起就叫“重教助学基金会农场”,赚的钱和捐出去的钱,委托雷州市政府的同志监督。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