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8日
微信

何光沪《新京报》受访谈信仰:宗教不是逃避问题 而是解决问题

作者: 李哈拿编辑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3年09月02日 06:15 |
播放

中国著名宗教哲学学者,并且以基督教神学研究称誉学界的何光沪教授近日接受新京报采访时,就宗教信仰对于未来宗教信仰趋势问题以及宗教当今时代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首先,何光沪教授谈到了自己与信仰的接触,小时候自己接触信仰,是从自己家附近有一个天主教堂开始,之后经历文革,教堂被毁,再后来经历下乡当知青。不过当时日子非常的苦,那时生活几乎没有任何意义而言。在这种情况下,他想到要跳出这个现实世界。如果不跳,你永远处在一个局限、封闭的世界里。

何光沪教授对于宗教信仰的作用总结说:“宗教信仰就有这一种作用,对于个人,让你觉得我们所见的世界并不是全部,可以突破人的理性的局限。”

对于当下,何光沪教授还指出,信仰有内在化、私人化趋势。

何教授谈到,现在这个社会的危机,不仅仅是年轻人没有房住,成为房奴,暮气沉沉,也不仅仅是留守儿童问题、教育问题等等,最大的危机在于不公平。财富、资源这么多,若公平一点,人们就不会感到这么苦。

著名的社会学家贝格尔上世纪60年代阐释过,他认为,全世界越来越世俗化,宗教也变得世俗化,意思是科学发达了,大家不再需要宗教信仰,宗教越来越没有“地盘”了,有信仰者逐渐减少了。

但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有学者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贝格尔这个说法符合西欧的情况,但不能涵盖全世界,比如俄罗斯、东欧一些国家,因为前苏联长期压制宗教,前苏联垮台后,宗教信仰在那里反而变得兴旺起来。除了俄罗斯、东欧国家,还有中东、北非、西亚等地区,也产生了一股“宗教热”。其实,中国的宗教领域现在同样处在兴旺阶段。“文革”时期,寺庙毁了,教堂毁了,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宗教开始兴旺起来,其中势头最好的是佛教、基督教。

还有一个情况,是信仰的内在化、私人化,这个我们需要注意。也就是说,他有宗教信仰,但不去教堂,不做礼拜,不需要宗教仪式。对此,英国一个社会学家把这一现象阐述为“believing without belonging”,意思是有信仰,但不属于某个教会。礼拜的时间段,你去欧洲的海边、电影院一些好玩的地方采访,问别人有没有宗教信仰,得到的答复可能大多是肯定的。这时候,宗教得益于它深沉的文化影响,变成了欧洲人的一种生活态度。

宗教不是逃避问题 是解决问题

而对于信仰当今时代的作用,何光沪教授也谈到,现在年轻人在城市里生活,成为房奴,无法真正立足,又回不到故乡,身心焦躁,要安放身心,很难,太难了。这是时代的普遍现象。如果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超出个人来看,尽管超出个人,并不能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但是当你为这些事情去呼吁、奔走的时候,当这样做的人越来越多,来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事情就会发生改变,你也会感到生活的意义。

而要“超出”,超出个人,超出现实世界,宗教就是这样一个出口,它就是要超出个人的生活范围、认识范围去看问题。在宗教领域,我们要超出这个现实世界,这看起来虚无、缥缈、不实,但能形成一种强大的动力,让人超越自己。这个“超出”,不是逃避,恰巧是要去解决问题,是有一个更广大的视野、胸怀、力量的支持。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