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7日
微信

警惕,有些人会被耶稣所否认

作者: 温良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04月06日 07:43 |
播放

前几天看见一个视频,视频里面描述的是一对新人正在成亲的画面。其中,司仪郑重其事地向宾客说:“新娘是基督徒,新郎是道教徒,他们都会蒙宗教的隐蔽”。看到这样的画面时,我当时就笑出了声。

上帝真的会对这位“基督徒”施加祝福吗?

诚然,上帝会向每一个人赐予祝福,正如四季变化、昼夜更迭、五谷丰盈......这些都是上帝对普世人的爱和供应。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慈爱的上帝同时也有公义的一面,正如再旧约圣书中所展露出,上帝是忌邪的上帝。

祂憎恶偶像,憎恶一些的虚假。如今称为基督徒的人很多,说自己信靠上帝的人也很多,但是终有一天祂也会审判每一位“基督徒”。

书上记载耶稣曾对门徒的教导:耶稣对众人说:“你们要努力进窄门。我告诉你们:将来有许多人想要进去,却是不能。及至家主起来关了门,你们站在外面叩门,说:‘主啊,给我们开门!’他就回答说:‘我不认识你们,不晓得你们是哪里来的!’那时,你们要说:‘我们在你面前吃过、喝过,你也在我们的街上教训过人。’

他要说:‘我告诉你们,我不晓得你们是哪里来的。你们这一切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你们要看见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和众先知都在上帝的国里,你们却被赶到外面,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其实,从耶稣对众人说的这段话,不难看出,在将来有一些自称为“基督徒”的人,却没有被耶稣承认、肯定和接纳。虽然这对当事人而言是非常残忍的事情,但同时也是终会发生的事情。

那究竟什么样的人会被耶稣否认呢?

我想首先就是单纯为“吃饼得饱”的人。其实在耶稣的生平中不难看出,百姓多次想要拥立耶稣为王的核心原因,就是为了“吃饼得饱”,因为百姓经历或者听闻“五饼二鱼”的神迹,所以一些人为了跟随耶稣能吃上饱饭,能有所依靠,所以拥立耶稣为王。

对于这一类人,他们本身并不认识耶稣,甚至他们并不知道耶稣究竟想要做什么,他们所相信的仅仅是自己的肚腹。其实,这一类人在今天也同样存在,比如只想向耶稣求恩典,但是却不想认识耶稣的道路;只想求上帝的赐福,但是却不思想人生的结局。

这样的人本身就是与上帝的国度没有任何的关系。

除此之外,还有一类人,他们有宗教的外表,同时还奉主的名传道、赶鬼、行异能,但是他们却同样被耶稣所弃绝。

会有人好奇,为何“奉主的名传道,奉主的名赶鬼,奉主的名行许多异能”如此与众不同的人,却没有办法被耶稣纪念呢?

相信大家在耶稣传道的时候,都能看见一群人在不断地攻击耶稣。那就是法利赛人这一群体。客观的来讲,法利赛人最开始的时候是非常敬虔的一个群体,他们认真研读上帝的话,并且认真遵行上帝的律法,可以称为众人的榜样。

但是,随着这一群体被推崇,渐渐他们的本质也发生了变化,正如耶稣形容法利赛人说:“你们好像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一切的污秽。你们也是如此,在人前,外面显出公义来,里面却装满了假善和不法的事。”

这句话其实不仅仅是对当时的法利赛人说,同样也是在提醒今日所谓的“基督徒”。

耶稣向人启示出来的,乃是一条生命的道路,乃是一条窄路。但是一些人,将生命的道路,渐渐改变成了一种宗教。曾有人问:“宗教和信仰究竟有什么不同?”

认真的说,宗教和信仰就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宗教,很自然的就会有宗教制度、宗教模式、宗教记号。而信仰,则单单纯纯的是面向耶稣自己。虽然信耶稣会有一些特有的形式,但是真实的信仰却不受形式所束缚。

然而一些人用宗教代替了信仰,同时将用宗教的外表伪装自己敬虔的样子,甚至用自己宗教的权力,擅自做自己从肉体而产生的想法,这就如昔日的法利赛人一般。

看马丁路德时期的天主教,我们就可以清晰的发现,一些人将宗教当成了自己得利的门路,将上帝的荣耀偷窃为自己的荣耀,试问:“这样的人,岂能被耶稣承认呢?”

因此耶稣曾清楚的说:“我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

耶稣清晰的将此类人的结局说了出来,也许一些人此刻依然不以为热,但是耶稣却知道一切。

那什么样的人能得耶稣的称许呢?其实圣中也给出了答案,书上说:“你们要努力进窄门”,对于“进窄门”这个词语已经被这个时代的人引用了太多,以至于一些人已经忘记这个词语原本的含义。

那何为进窄门呢?其实最直接的解释,就是走耶稣走过的道路。谦卑、舍己、温柔、良善......最终甚至为了义死在十字架上,这就是窄路。

可见,基督徒想要得耶稣得称许,唯有走窄路才可以,否则必然是被耶稣弃绝。

图片来源(Image Credit)Ben White via unsplash.com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