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0日
微信

你是讨好型人格吗?如何改变?黄国伦牧师分享4点建议帮助你改变

作者: 舒念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4年06月28日 05:52 |
播放

不知道你我的身边是不是常常有这样一种类型的人:
总是小心翼翼地对待身边所有的人,无法拒绝任何人的请求,哪怕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
帮助他人做事时非常小心谨慎,生怕出现一点纰漏,但是当自己的事情在面对困难时却轻易不会麻烦他人;
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总是会照顾对方的情绪和感受,而自己有什么不开心的地方也不会表现出来……

这可能是一种讨好型人格,也被称为是“顺从型人格”或“依赖性人格”,指的是有一种人过于顺从他人、寻求他人的认可和喜爱,并以此来获得对自己的肯定、认可和安全感。这种人常常将他人的需求凌驾于自己的需求之上,他们常常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总是试图满足他人的期待;久而久之就时常忽略自己的需要和感受,内心时常紧张不安,失去自我认同感,也时常容易陷入到不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被他人操纵和利用。这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模式。

讨好型人格的人该如何转变自己?如何让自己获得医治呢?

黄国伦牧师曾经在网上就这一方面的话题,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的教牧辅导经验,并提出了4点建议帮助讨好型人格做出改变。

他认为讨好型人格的形成往往和原生家庭有关系。在成长的过程中,当一个孩子在做父母喜欢的事情时,才会得到正面的回馈,久而久之他就会形成只有做这些事情才会被爱的想法。这使得他对爱的定义是要给予、要付出、要牺牲,而且这样做才会被爱。

黄牧师鼓励讨好型人格的人一定要学会先照顾自己的需要。

对此他举例说,当我们乘坐飞机的时候,每次都会看到安全视频向大家解释如何逃生,如何使用安全带、安全服等安全措施。其中有段视频是教导大家遇到紧急情况时如何使用氧气面罩,这段视频非常清晰的强调要先自己带好安全带,在照顾身边的其他人,比如孩子。这段视频的意思是想告诉大家,比起照顾他人,你要先照顾好自己,不要没照顾好自己就先去帮助他人。

讨好型人格也应该要朝着这样的方向改变。讨好型人格总是会先照顾他人的需求,往往就忽略掉了自己的需要。这样,他们就无法在人际关系中得到成长和改变,并且获得自由。

此外,讨好型人格获得改变和医治的第二步就是要学习爱自己。

很多讨好型人格往往不爱自己。黄国伦牧师觉得这是一件很悲伤的事情,他们总是不断地付出,借此来获得他人的爱,希望别人也能够来爱他。可是,结果往往是他们永远都得不到爱,甚至他们自己也无法爱自己。当讨好型人格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问题的时候,需要安静下来思考的一个问题是,要如何爱自己。

第三,讨好型人格需要设立一个清楚的界限。

一个健康的人际关系是要分清楚“谁的责任”和“谁的问题”。我们不要把别人的责任、别人的问题、别人的难处都变成是自己的。讨好型人格之所以会觉得不被尊重、被践踏,是因为他们往往接受了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和问题,他们不好意思说“不”。

第四,学习说“不”。

“我没办法”、“不行”、“我做不到”、“这不是我的责任”……这样的话,讨好型人格要学习说这样的话。说“不”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对他人说“不”是没关系的。当讨好型人格在生活中这样做的时候,才有可能慢慢地恢复自己,得到医治。

“你是值得被爱的,”黄国伦牧师说:“你值得拥有一个对等的回馈关系。在正常的关系中,你也可以得到他人的回应,这样才是健康的。”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