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如何看待和面对死亡?

作者: 李世光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2年04月12日 11:32 |

2022年4月2日,清明节。别的节日,基本上我们都可以说节日快乐,但是清明节这个节日很不一样,应该没有人会说“清明节快乐”,因为这是一个纪念故去的亲人的日子,是一个带有浓厚的死亡气息的节日。

三月份发生了很多事情。在国外,俄乌战争造成了许多人丧生;在国内,东航空难132名乘客和机组人员遇难,同时许多地方也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尤其是吉林省和上海这两个地方,疫情非常严重,无数受到疫情影响的人们在疫情下过着艰难的生活,没有地方住,没有饭吃,没有钱还房贷、车贷……

然而,对于身为基督徒的我们来说,死亡却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意义,因为在基督教信仰里面,只有出死才能入生,钉十字架之后才会经历复活。

日前,华东地区某牧者D牧师就在清明节前分享了关于如何面对死亡的话题,告诉我们死亡对于基督徒的重要意义。

人人都有一死,死亡是我们每一个人早晚都要面对的一个关键事件。那么,我们如何直面死亡这个命题,我们是否能够在活着的时间中穿越死亡的终局,而进入到生命的喜乐和盼望当中呢?D牧师说,“这是我们在活着的日子所必须做的对于死亡的最为重要的预备”。

中国人是非常忌讳直接提及死亡的,小孩子连说个“死”这个字都会被大人禁止。这是一种变相的对死亡的回避行为,然而我们应当清楚的认识到,在回避的背后,是人里面对于死亡深深的惧怕。

“可是圣经对于死亡的认识却是刚好相反的,圣经告诉我们说,如果我们一直带着世上的眼光来看待地上的事情,那么我们永远都是看不清楚的。所以一定要带着天上的眼光来看待地上的事情,这样我们才能够看清楚。以永恒看今生,这就是圣经所教导我们的眼光。我们唯有直面死亡,才能够认清楚我们的生命。我们之所以要认识死亡,不仅仅是为了更好的去死,更是为了能够很好的迎接生命。”,D牧师如此分享。

传7:1-2 名誉强如美好的膏油。人死的日子,胜过人生的日子。 往遭丧的家去,强如往宴乐的家去,因为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必将这事放在心上。

传道书12:1-8节也是传道书作者对于死亡的描述,可以称之为“死之颂歌”,用许多篇幅给我们讲述了人生将到尽头之时的样子。只是,我们也当看到,传道书的作者之所以如此描述,不仅是为了让我们看到人生的尽头,更是为了让我们更加的把握好自己的生命——死在前方,活在当下。

在死亡这个所有人共同的人生尽头之下,不同的人们选择了不同的活法,有的人选择了快乐度日,也有的人惶惶不可终日,更有人在不知所谓的过着自己的日子,熬一天算一天,自己也不知道为了什么而活着。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喜欢自己,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抑郁症。抑郁的人觉得一切都没有意义,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劲头来。

世界上人是没有任何出路的,那么,我们究竟有没有出路呢?如果有的话,我们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呢?每个人都有且仅有这一生,我们要怎样才能够尽可能最好的活着呢?这是我们所要思想的,也是传道书的作者一生都在努力思考和探索的。

D牧师分享说:“一方面,我们需要享受神所赐给我们的这一切。但是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珍惜,珍惜跟我们一起往前走的人,我们有伴侣的人,需要彼此珍惜,虽然常常在彼此看来,对方有百般的不是,但是如果突然之间没有了,我们或许才能够知道对方的好。现实当中,我们有着太多的彼此折磨的度日的样子。

我们也需要珍惜我们工作的机会,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应该怎么看待我们的工作呢?工作是有限的,我们的服事机会也是有限的。我们常常因为太忙了太累了因此不想服事,但是其实另一方面,我们年富力强能够很好的服事的机会实在不多。不要等到白发苍苍了,想要服事,但是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因此,我们应当带着喜乐享受、欢庆生命、尽力珍惜这样的姿态来对待我们的人生。

传11:9-10 少年人哪,你在幼年时当快乐。在幼年的日子,使你的心欢畅,行你心所愿行的,看你眼所爱看的,却要知道,为这一切的事,神必审问你。 所以你当从心中除掉愁烦。从肉体克去邪恶。因为一生的开端,和幼年之时,都是虚空的。

9节经文当中有很多的“要”,可是在后面却出现了一个转折——“却要知道”。那么我们到底该不该让我们的心欢畅?该不该行我们的心所愿行的,看我的眼所爱看的?答案是,无论我们如何做,神都会审问我们。我们肉体的邪恶神当然会审问,而我们内心里的忧愁苦毒,也要被神审问。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按照神的心意来生活——喜乐享受、欢庆生命、尽力珍惜,这既是我们所当作的选择,更是神向着我们的命令。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