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反思丨你的养育,有没有阻碍孩子的成长?

作者: 王学富 | 来源:基督时报蒙允转载 | 2019年05月04日 08:14 |

引言
度关心和担心的父母需要知道,孩子自己可以决定穿多穿少,吃多吃少,因为他们知道冷暖饥饱;孩子可以有自己的情绪,可以经受生活的痛苦,有权要求有独处的时间和空间,独自去面对自己的困扰和痛苦;孩子可以尝试做事,获得不同的经验,甚至有权犯错误,让自己在犯错误中成长和长大。


过度保护下的孩子
从事心理咨询,常常会面对一个可悲的事实:心理障碍的背后是伤害,而伤害又往往来自家人,大多是父母。这是一个听来相当荒诞的悖论。父母本来是孩子生命成长的培育者,却总是在不经意间阻碍孩子的成长,而且许多父母对此习焉不察。

成长不容易。在人的生命内部,一直有两种力量在进行争战,从生命孕育成胎,降生为人,这争战便开始了。争战的一方是躲避的倾向,表现为害怕受苦,追求舒适,要求依赖;争战的另一方是成长的渴望,表现为能够面对恐惧,经历艰难与痛苦,从而获得成长,最终长成自己。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满足的是孩子内心回避痛苦,追求舒适,要求依赖的本能,同时阻碍了孩子成长的渴望,以及为了成长而进行的各种尝试。而且,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往往有正当的理由——“为了你好”,因而也给这种行为本身加添了一层合理化的保护。这样一来,孩子只得接受父母“为了我好”,对之无力反抗而又烦躁不安。因此,我们不妨把话说得极端一些,对孩子过度保护的行为,简直是软刀子杀人。

过度保护会采用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它们都会给生命成长造成相应的阻碍和损伤。

包办代替
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是自身成长的一部分。做事使他们获得经验,发展能力,增强自我确定感。在做事的过中,失败的经验可以成为教训,成功的经验就在他们内心形成“我能行”的能力感或得胜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自我评价或自我形象。然而,许多父母因为担心孩子会犯错误,会累着、伤着,会把衣服弄脏,把环境弄乱,就不让孩子动手做任何事,对孩子本来能做的事加以包办代替。包办代替的父母不但剥夺孩子做事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剥夺生命成长的重要资源,导致孩子缺少经验,能力发展不出来,自我评价降低,内心形成“我不行”的自我概念。

过度满足
生命有一些基本的需求,成长的条件是使这些需求得到适当的满足。很重要的就是“适当”。忽略或剥夺孩子的需求,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严重者会导致心理障碍。相反,过度满足孩子的需求(或者同时过度满足某些需求,又过分忽略或剥夺另外一些需求)也会造成同样的问题。真爱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把爱的对象培养成为有责任意识和爱的能力的独立个体。用这个定义来检验,我们便会看到,在有些情况下,我们对孩子的需求给予满足,是真爱行为;在另一些情况下,我们对孩子的需求不予满足,同样是真爱行为。但是,对孩子加以过度保护的父母,很难做到后面一点。他们的行为受潜意识或本能的驱动,例如,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空缺,或者为了免除自己内心的不安全感,要跟孩子建立一种难分难解的依赖关系。这是溺爱,而不是真爱。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使孩子的内在动力受到削弱,以致形成依赖,对事物丧失兴趣,不愿为实现某个目标而付出努力。

太多的道理
过度保护的父母,会给孩子讲许多道理,以为孩子明白了道理,便安全了。然而,我们却发现,那些头脑里装满了“道理”的孩子,自己的主见却长不出来,因为成长的空间全被父母的道理占据了。又因为缺乏自我成长的经验,选择能力很弱,他们只能依赖父母的道理。但在生活中,面对不同的现象,他们会表现得无所适从,进入人际关系,会产生许多的挫伤和困惑。

有这样一家人,父母都是成功人士,但在教养孩子方面,却不停讲道理。甚至在咨询过程中,这对父母还在不停地讲啊讲,孩子终于忍不住了,不停用英文制止:“Stop!”“Shut up!” “Zip your mouth!”在后来的谈话中,这个高中生表达了她内心的冲突:父母的过度保护让她感到温暖、依赖,但软绵绵的,让她不能成长,因而心里会很烦。

这里,我们看到她内心里有两种倾向在冲突之中:一是躲避的倾向,一是成长的渴望。这个高中生的“心声”,我真巴不得天下父母都能够听到,从此能够理解,对孩子不再过度保护。

过多的关心
过度保护的父母,对孩子有过多的关心,简直把孩子当做婴儿,关心起来无微不至。他们太在乎孩子衣服穿多穿少,饭吃多吃少;他们对孩子察言观色,看到孩子脸色不好,就担心孩子不快乐,就把这当成不得了的事,一定要向孩子问个究竟,没完没了地问,没完没了地安慰孩子;他们担心孩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会限制孩子与同伴交往,把一套成人的“庸俗法则”、“等级观念”灌输到孩子的内心中去;他们生怕孩子会犯错误,一看到孩子尝试去做一件事,他们就会想象出各样的负面因素,用它们来浇灭孩子内心里的“动机火花”。

过度关心和担心的父母需要知道,孩子自己可以决定穿多穿少,吃多吃少,因为他们知道冷暖饥饱;孩子可以有自己的情绪,可以经受生活的痛苦,有权要求有独处的时间和空间,独自去面对自己的困扰和痛苦;孩子可以尝试做事,获得不同的经验,甚至有权犯错误,让自己在犯错误中成长和长大。

过于关心和担心孩子的父母,往往对孩子的生活有过多的限制和压制,会压缩孩子的成长空间,导致孩子不敢尝试,不敢冒险,为了求得安全,凡事采取放弃的态度,发展出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行为习惯。

这样的孩子,进入同伴的群体,简直被看成是“天外来客”。在同伴的眼中,他们太幼小,常常被这样对待:“你是小孩子”、“不懂”、“不跟你说”、“一边去”。这时,他们会感到茫然无措,不知道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受到过度保护的孩子,正是因为太“好”、太“纯净”,只适合在天堂般的环境里生活,遭遇这个世界一些无法避免的脏污,他们会感到痛苦,不安全,无所适从,想找一个地方躲起来,这个世界让他们时常感到没法生存。在惶然无措之中,他们四处寻找绝对的标准,想让自己变得安全,变得稳固,想恢复到幼年时期的乐园,却在生活中不断经历“失乐园”的挫伤。这就应了一本书上的一句话:好孩子上天堂,坏孩子走四方。


原文节选自:王学富 著 《成长的路》,2010
原文刊载在南京直面心理咨询研究所(www.chinancc.net)旗下的“直面心理PSY”微信公众号,基督时报蒙允转载,不拥有版权。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