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观点】一基层传道人:成也“家庭”,败也"家庭"——浅谈家庭教会的危机

作者: 李约翰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7年01月26日 09:00 |

首先笔者必须澄清一下,笔者是家庭教会的传道人,并且也无比认同家庭教会的神学立场,时至今日笔者也不断的在宣讲家庭教会的神学正确性。中国家庭教会,又被称地下教会。产生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产品。从神学的角度看,家庭教会有别与三自教会,依循政教分离的历史神学原则。从聚会的形式而言,家庭教会崇拜人数较少,聚会多在教会中有爱心接待的家庭中。必须解释的是,家庭教会不只是一两个家庭所有的教会,只是借用接待家庭的房屋进行崇拜而已,而非止于血缘关系的亲情圈子。家庭教会以关系的维系为其特色,其实称其为家庭教会,还不如称其为家庭小组,只是在人数和功能上完全不是小组的概念。“家庭的教会”这类的误解直到今日在国外华人教会中才慢慢得到澄清,原来家庭教会是不是以血缘群体作区分,而是以神学教义作区分。

圣经似乎有提及"家里的教会",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家庭教会在圣经中的依据(林前16:19)。尽管有许多传道同工试图强调家庭聚会的方式就是初期教会的模式,但是从现在家庭教会的发展进程看来,不排除家庭教会这一特别形式会是一个过渡性的可能性。因为家庭教会原始的初衷不在于发展,而是意在保持,是一种内向的、而有强烈排他性的特殊群体形式。随着在越来越开放的环境中失去了外在的压迫,也就失去了以隐秘为由分散在各家庭中聚集的理由,以家庭作接待的传统家庭教会正在逐步的式微。其实,许多传统家庭教会拒绝在环境上做出改变,大多都是观念的问题,当然也不排除考虑到安全问题。究其缘由,还是教会论的问题。不少传统的家庭教会传道人也意识到,传统的家庭教会聚会地点使得教会在成长上出现止步不前。下文将从三个方面简单的说明教会为什么要在聚会环境下做出改变:

一、瓶颈一:很难营造教会的文化

家庭教会的产生是出于因为特别的社会情境,而是在特殊的外在压迫环境下的防护机制。可以说,家庭教会根本不是家庭教会的终极意义,只是一个导向目的的特殊过程。我并不否认家庭教会在神学上的正确,我无比坚定的认同政教分离的神学原则,也敬佩中国家庭教会的先驱王明道和林献羔这些老前辈誓死笃行真理原则的美好见证。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形式就没有任何的问题,参加的优点今日却变成了短板。家庭教会的聚会模式在文革时期使中国教会得以保存,而时至今日,传统家庭教会的概念却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会的发展。特别是当教会中开始涌入更多有学识的基督徒,社会经济环境不断的改善,家庭教会的理念使得自己越发的与社会渐行渐远。当外在的环境压力越加减少,被迫而产生的凝聚力也会逐渐的丧失。如何营造教会文化,以凝聚信徒,是现在中国家庭教会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早期的家庭教会因为政治环境上的特殊,只能分散进入到各家庭中聚会。但是在家庭中聚会也会产生非常多的问题,因为大多都是在家庭中,所以聚会的地方肯定不会很大,结构也比较居家。教会在聚会地点上的使用也是非常有限制的,需要考虑接待家庭的意愿。如果说一个深入而又具有凝聚力的群体需要一个能够表达自己文化的地方,那么传统家庭教会很难就此达到要求。特别是对于现在渴求归属的人和渴求表达的人而言,教会很难在聚会的地点提供合适的环境。

由于只能借用接待家庭的场地开展教会崇拜,家庭教会便很自然的淡化或者是舍去一些教会的符号。在许多农村家庭教会中,连醒目的十字架也会被忽略,圣餐更是完全被忽略其意义。这种牺牲最开始是为了保全,最后却逐步的恶化,成为致命的危机。教会的一切意义只是停留在有限的聚会的时间段里。许多教会的使命止于聚会,而非指导散会,并没有融入生活,这也是现在家庭教会信徒锐减的主要原因。没有以生活为依托的信仰生活,只能在地区文化活动中渐渐消亡。所以笔者常常觉得很难想象,中国教会信徒对于什么逾是越节,什么是受难周,甚至一窍不通。连同圣诞节,也完全的西化,看不见地方文化的特色,以至于无法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显得格格不入。

二、瓶颈二:缺失安全的环境因素

早期许多台湾教会牧者认为中国家庭教会是乌合之众,很大程度是因为家庭教会传道人欠缺神学装备和缺少专门聚会的地方。事实或许不尽然是这样,但是我们得重新省思一个问题:以个人家庭开展聚会方式是否真的利于福音的传播?这会是个历史统计和策略性的问题。从新来教会的慕道友的真实感受亦可稍微了解。很少有慕道友单单从聚会环境的角度认识到家庭教会所宣信的真理。除非想象力超群,或者长期深入了解,也很少人可以直接和“圣经”,“神圣”这些词汇相互联系。他们会觉得自己只是走访了某个家庭,而非是去了一个教会。相比大教堂,独立的聚会场所,则需要太多的解释,才可能逃脱“非专业”,“小作坊”论断。笔者所带领的教会初期并未转型成为城市教会,一慕道友分享自己刚刚来教会的感受,甚至误以为是进入了某个传销地点,从聚会开始到结束内心都是忐忑不安。

至少有两个原因是我认为传统家庭教会在聚会环境要做出一定改善的理由:

首先,现代人比较强调个人空间,并且不太习惯进入他人的家庭之中。以往家庭作为接待是一种非常客气礼节的做法,但是今日与人来往更讲究的确实随意和个人性。这两年论及教会的新方向,就必定会谈论到新兴城市教会。传统家庭教会与新兴城市最直观的不同就是教会所使用的会堂,城市教会很大的投入都在教堂的租用、购买和装修上。城市教会很努力的营造一个安全的崇拜场所,以供信徒可以表达自己对信仰的认识。

其次,很多教会设施都非常的简陋,在接待家庭中聚会很难表达出对慕道友的欢迎。因为基督徒并不能一厢情愿的要求所有的未信主的朋友也要与我们一般有受苦的心志。如果教会在经济条件可被许可的情况下,环境上稍作改变,能给带来些许的舒适,那也是上帝所乐见的。家庭教会的聚会模式此时此刻却成为了教会成长的栅栏,因为有许多中国家庭教会的关注点只在内部,很难在福音事工上有进一步的突破。前些年参加唐崇荣牧师的讲座,他严肃的指责中国家庭教会的自私,许多中国家庭教会以安全为借口拒绝参与社会福利的事工。唐崇荣牧师分享自己的教会事工理念,即便身处伊斯兰教徒人口比例高达98%的印尼,也仍旧勇敢的开展各种教育、孤儿院等福音的事工。

三、瓶颈三:减损崇拜上的严肃性

我想这样问会更直接一些:你愿意在你所在的家庭聚会处中举行婚礼还是在教堂中?很多基督徒都会无意识的选择教堂中进行婚礼,因为在华丽的教堂中更能体现出婚姻的神圣。在温州许多家庭教会中,不少年轻基督徒结婚也会不顾教会立场,借用教堂举办婚礼。在此并不谈论这事件在神学上的正确与否,只说彼此能够达成的共识:家庭聚会处并不能很直接的表达出信仰的神圣性(当然家庭教会在神学本身上就表达出了对圣经的正确理解)。

真心有必要在聚会环境上做出改变吗?圣经上就此也给予我们一定的提醒。以色列人被掳归回后投入到三种建造中:一种是以尼希米为代表的城墙建造,给归回的居民安全的环境保障;一种是以以斯拉为代表的律法建造,教导百姓离弃外邦的生活习惯归回神的律法,第三种是以哈该为代表的圣殿建造,这也是百姓信仰生活的核心。三种建造齐头并进,但是都是围绕着圣殿为中心的。对于以色列人而言,圣殿的建造就代表着圣殿的接纳,他们的文化、宗教和民族都是一体的。圣殿的建造单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也有凝聚之力。我之所以呼吁要在聚会环境上做出一定的改变,是希望从里至外都能够很大的表达出崇拜的神圣性,而不是随意的。圣殿的建造和改善家庭教会的聚会环境,也有些许异曲同工之妙:教会崇拜需要有专门的、适合公众的崇拜场所。

温暖原本作为家庭教会的特色,但久而久之,便成为致命的缺点。成为滋生随便和涣散心态的温床。最终导致无法维持原初因为热心所产生的不谋而合的纪律共识,最后甚至全部都被忽略。值得注意的是接待家庭的家主对整个教会的影响很大,甚至大多接待家庭的家长同时也是教会的决策者之一。很大程度上,教会成败都在于家主一人,家主的灵性状态和心情将直接影响整个聚会的进行。可想而知,将整个教会的发展置于个人阴晴不定的个人心情上,该是多么的可笑。 举例说明,没有母婴室的聚会处中,孩子每次的嚎啕大哭都会成为讲道的死敌,破坏了一切的兴致和安静的心态,这是一场较量声响的战争。在某些接待家庭中,你也别想自己的讲道会比一直可爱逗趣的猫更吸引眼球,甚至爱吃豆豉的家主也会成为聚会是否成功进行的关键。

       综上所述,笔者并不是鼓吹各教会努力购置房产或者是豪华装修,而是在自己能力所及的程度上在聚会环境上做出改变。感谢上,我们已经有很好的榜样,许多城市教会在神学上仍旧抱持坚定的家庭教会立场,但是他们意识到聚会环境可能给自己带来的制约,在聚会环境上他们已经是“非家庭”的教会了。总而言之,所有问题都是教会论的问题。何时家庭教会不再过分的家庭,家庭教会的转机便快要到来了。我也无比的认同文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是有些许的不切实际。并且相对于神学建构、教会体制问题,教堂设施是最其次的。但是这也是最显而易见的和最容易做出改变的。盼望上帝曾经如何借着家庭教会保存中国的教会,在今日也照样能够借着家庭教会为主赢得每个城市。

 

                                          2017/1/23

                                          图为某县家庭教会聚会地点

 

作者简介
李约翰:90后全职传道人,在南方二三线城市牧会,专注于城市教会的转型和神学教育,热爱阅读、思考与写作。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