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9日
微信

【专访】河南一基层传道人谈:农村家庭教会现下发展情况与未来转型和挑战

作者: 胡艾茜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6年11月08日 09:57 |
播放

农村教会曾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经历过一段蓬勃发展的时期,有时聚会信徒多到主堂坐不下需要站在门口或路边听道的光景。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教会的发展不断下滑,即便很多农村已经拆除了简陋的旧教堂,建起了宏伟壮观的新教堂,信徒的人数却越来越少。为什么呢?

河南一教会的陈传道针对现下农村教会的发展情况、所面临的挑战已经未来转型的方向,做了一些简单的分享。

农村家庭教会现下的发展情况:

陈传道提到,现在的农村教会被大体分成两类:

一是传统型的。这种(教会在当地)已经渐渐没有什么影响力了。传统型的教会在以前注重神学培训班,这是农村家庭教会的一个特色。即便是很小的一个家庭教会,他们也会跟别的教会连接做培训班,且以培训班为主。但培训班所有的资金来源基本是从外面来的,教会自己没有能力来完成,所以一方面当外面的资金断开了,另一方面年轻人又留不下来,渐渐培训班就不办了。

培训班一不办,教会就没有特色了。教牧人员渐渐稀少,加上教学封闭保守,所以这一类传统型的教会就开始减少了。于是就发展成为第二种情况。

二,教会将重心放到城市里,往外走。往城市走可以获得更好的资源,也能获得一些机构的资助。这种教会有着先天资源——原先他们培训年轻的神学生,在全国各地招收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后都分散出去打工,或者去城市里的家庭教会服事,这些人就成为了这种教会的先行者,也是往城市教会发展的主力。

那些传统型没有培训班也没有往城市走的教会,就还固执在原有的地方继续聚会。一些教会以前有培训班现在没有了,会自然地往城市转移;另一些教会以前没有神学班,而是把学生送到其它地方学习,现在其它地方也没有神学班了,他们不知道怎么办,就只能继续聚会。

以前教会做培训也并非注重神学,而是因为只有不断地培训才能有不断地资助。陈传道透露,“例如,我们一个班有12个学生,但是上报会报20多个。因为是按人头一天资助多少钱。(人数凑不齐时),也会将已经毕业的、在当老师的、外出打工的人再递上去,来凑够人数。”但这些钱下来并不是全部花在神学生身上,教会会截取一部分会花在其它地方——教会虽在其它方面也有资助,但是不如“培训班”来得多。

陈传道还提到,很多年前,在当地就是因为一件“截留事件”的发生影响极其恶劣,促成资助的停止。当时有个机构通过教会分发给100对夫妻每对每年30000元人民币,支持他/她们去中东宣教,但是教会留下了20000元,一对夫妻只给了10000元。这件事在当时影响很大。在加上很多机构觉得,资助多年但始终看不到教会发展,便停止了资助。

陈传道表示,传统性的教会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自身发展能力,都让他们处在一种比较危险的状态里。家庭教会必须要不断开展事工才能发展下去,它不像三自教会。在农村,三自教会有着一定的优势,因为他们公开,且有教堂,一看就知道是在聚会,因此它只需保持现状即可。但一些家庭教会给人感觉很神秘,即便聚会也给人感觉偷偷摸摸的,不知道在干什么。而且,家庭教会需要不断做事、不断发展,家庭教会的活力就在于它不断做事工,如果不做事不发展,这个教会就如一滩死水,最终会逐渐消逝。

另外,目前,大部分信徒们有时候并没有强烈的三自、家庭的区分。

现在农村教会的整体情况:

在农村,一些家庭教会原本有自己的资源,包括传道人的资助、培训班的资助、开会的资助等等,但当这些没有了的时候,这些优势也就没有了。优势没有了,信徒就不会觉得家庭教会多么特别,在比较封闭的情况下,信徒对教会原有的一些感情也随之变淡。

“我们这里县城的家庭教会,已经开始建教堂了。他们跟外面的教会也是有链接的,虽不是很直系的链接,但当他们有需要时,也会去外面要奉献。”陈传道说。“例如现在L市建教堂的地方也很多,建教堂之前就会出去拉赞助。”

为什么信徒不奉献?陈传道表示,一是家庭教会人数少,二是农村本身奉献就比较小。“例如,”他说,“上次我聚会的地方(属于)三自教堂,奉献了1000多,其实很少了,但对他们来说已经非常多了。还有另一个三自体系(的教会),一次奉献是50多。还有别的三自体系的教会,奉献和人数更少。”这些都要看地方和教会的情况,有些村是100多人聚会,可能奉献稍微多一点,有些教会聚会的人少,奉献就更少了。

在农村,教会也少有“供养传道人”这方面的意识。传道人的收入大部分来自家庭收入、种地、养殖,或外出打工。另一小块是教会给与资助,但是不多。大型聚会的时候,比如三五七天的培训班,有信徒会给传道人一些奉献,100元50元不等,这也算是一部分的“收入”。另外则是一些是有恩赐有影响的传道人,信徒会给他额外的奉献。极为贫苦的传道人会有从外面进来的一些奉献,但也不多。

农村教会现下所面临的挑战?

1,如何更好地去吸引新时代的人。现在时代跟以前不一样,它面临的挑战也是自身的危机。包括大学生团契、服事的教会……用的都是以前的思维模式,没有变化。这种思维模式,大学生也好,打工者也好,在进入社会后会慢慢从别的教会发现不一样的地方。

教会需要思考,怎么能够带领年轻的群体去认识基督教信仰,而不是用以前的一套思维模式去教导信徒们。

2,农村牧者传道人也需学习、进步。单纯农村的话,教会的牧者传道人并没有正常的培训渠道,也没有更深层次去培训的概念,所以水平相对不太好。他们满足教会现有的牧养方式,也觉得能做到(牧养所有人);但如果有新的信徒来到教会,他们的水平比传道人更高,这时牧养就没有作用了。所以如果传道人不改变,当老信徒没有的话,教会也就没有了。

以前有牧师在交流时问:“为什么培训了这么多神学生,他们都不留下来?用什么办法可以使他们留下来?”陈传道说:“我当时回答,没有办法。”因为农村规模小,资源低,年轻人出来服事不是为了稳定,而是为了上升,所以他们需要学习,需要更大的场地。但在农村教会服事时,就连基本的生活费都不能得到保障。举例说明,在以前,传道人的补助是200-600元人民币,(培训班)老师是600元,年轻的服事人员是200元。针对以上情况,陈传道说,“我给那位牧师的建议是,希望去培训扎根在农村的40岁以上中年人。”这群人本来就稳定在农村了,也没有多大的闯劲,去培训他们会更加实际。但可惜的是很多传道人连这个培训渠道也没有。一是资金,二是时间,三是觉得没有必要。

如果短期培训的话,一个月两个月或三个月,他们觉得要耽误一个季节的时间,会舍不得。有免费培训这些传道人也愿意去,但一来免费培训不多,二是质量也不好说。

再者,城市里(教会)对牧者是有要求的,但农村(教会)对牧者要求很低。“前段时间有人把他儿子送到神学院(进修),他儿子算是比较有天分,就去神学班上了2个月,回来也能试着讲道。”陈传道举例,“但我建议不要讲,因为2个月懂的还不多,如果过早介入讲道里面,很容易形成自己的风格,很难改变。还不如让他去多学习几年了再回来讲。”由此可以看到,农村教会对牧者要求低,基本口才差不多就可以讲道了——这也是牧者不想学习的原因之一。

因此在聚会上,陈传道常常会建议信徒主动去学习,只有信徒水平超过了(牧者),素质提高了,传道人才会有压力,才会追求更好的。如果信徒没有要求,传道人也没有要求,就都不会去学习。反过来,信徒没有要求,传道人也没有要求,教会整体水平会越来越低。

农村教会未来转型的方向和建议?

一方面要学习。正如上面说到的,牧者传道人的水平需要提高。

在农村,90%的传道人不会用网络。陈传道说,他所在的这个村今年才开始普及网络。之前聚会时他遇到一位才37岁传道人,虽用的也是智能手机,但要想下载歌曲什么的都不会弄。农村教会信徒的特点是,他们让人感觉不到他们是属于这个时代的人,一些现代工具根本不会用。

“这种现象在农村很普遍,很多人都是这样。让他们通过网络去看书,他们根本不知道网怎么用。”就在不久前,县城做了一次传道人学习电脑的培训,老师建议先买电脑再培训,但传道人是想要先培训再买电脑,老师便说“你们这样永远也学不会”。传道人的想法是觉得花钱买电脑是奢侈的事,没必要花几千块钱买一个不会用的东西放在家里。

二是有危机意识。比较封闭落后的家庭教会要转型,首先要有想法,有危机的意识,其它东西才有意义。就好像一个教会的转型他们自己看不到,但其它教会可以带动他们。家庭教会的特点是很容易跟外面连接,这个特点可以用在带动转型上。

已经在城市里开展事工的教会,如果他们意识到他们不能再这么保守,需要转变,他们可以很轻易地去带动封闭保守的教会。比如提供培训途径——农村家庭教会的传道人是不看书的,有的是认为没有必要,一心只读圣经书就行;有的是没有书;有的是看书,但书不怎么好,只看免费的书。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