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廖智以汶川5.12地震纪念日《感谢五年前的自己》作新书序言

作者: 童新媛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3年08月23日 00:00 |

“感谢五年前的你,虽然错过、通过、彷徨过、挣扎过,但是不管怎样——这一切的苦难,你承受了,并且承受住了。感谢你,是那时的你,成就了现在的我。”

8月15日和16日,廖智新书《感谢生命的美意》上海签售和首发之后,22日下午3:00-4:00,廖智又受邀做客新浪微访谈。微访谈主要是针对自己的新书《感谢生命的美意》答读者问。而她更是把5.12汶川地震5周年写的《感谢五年前的自己》作了部分修改放在了新书序言里。序言也更是展现了廖智从五年前有过黯然神伤到现在的坦然面对的脱胎换骨的过程。

“一个App工作室”特别发微文分享了这篇真情流露颇感人心志的书信体序言。以下是原文:

五年前的你:

当我努力回想五年前的你,好像与现在的我,也没有什么不同。现在还常常有人会问我:你有23岁吗?这时候我就会暗自窃喜,并不经意地想起你。看来时光增长了年岁的数字,却很温柔地没有在我的脸上留下过多印记,不知道是否因为这些年心灵一直在做减法,所以也悄悄减去了岁月带来的痕迹。然而,总归还是有一些不同之处的,比如,你拥有一双苗条、美丽的腿。

那时候,站在舞蹈房里,阳光洒下,你尽情旋转、跳跃。看着汗水顺着灵活的双腿滴落在地,你无数次为之感到骄傲——仿佛这是造物主对你格外疼爱的标记,让你像个精灵,在音乐的节奏中尽情地绽放美丽。跟你学跳舞的小朋友们总爱围着你,叽叽喳喳地争论你更喜欢他们当中的哪一个,你的美丽好像让孩子们觉得被你格外宠爱就是值得骄傲的事。

那是2004年的秋天。那时的你,青春年少,有大把的时光可以挥霍。

毕业后,你回到了老家,绵竹市汉旺镇。在2008年之前,这是个景色秀丽的大城镇,距离汶川地震震中直线距离约30公里。

与所有情窦初开的少女一样,你渴望爱情,期待白马王子的出现。2006年冬天,半夜两点,一个追求你许久的男人,站在楼下等了你几个小时,只为让你吃上一口热气腾腾的包子。你感动得一塌糊涂,连婚礼都没办,也没有来得及穿上所有女孩子梦寐以求的洁白婚纱,就嫁给了他。

当然,现在我只能称呼他为“前夫”。

一年后,你们的小宝宝——虫虫诞生了。

家庭富足,工作稳定。所谓幸福生活,大致如此吧。

然而,灾难突如其来。2008年5月12日的那个下午,一阵剧烈的晃动之后,你和女儿、婆婆抱在一起,落入黑暗中。

婆婆就在身边不远处,“说话,不要睡!”你反复对婆婆说。可是,婆婆的话越来越少,她还是睡着了……

你探出手,四处都是粗糙和坚硬。突然,你的指尖在身下的空隙里触到一片柔软,那是女儿滚圆的小胳膊。你摸着那一片冰凉的柔软,闭上双眼,头脑一阵昏暗。回过神来,你开始唱歌,唱《铃儿响叮当》,唱《种太阳》,唱《猪小弟》……把记忆中那些虫虫一听到就会嘻嘻哈哈笑个不停的儿歌都唱给她听。一遍又一遍。你使劲摇她,她还不会说话,可她为什么不哭?

你听到爸爸在外面撕心裂肺地呼喊,听见救援队施救的嘈杂声。但一天过去了,你仍然躺在黑暗里。家毁了,女儿没了,你害怕、无助、不解、绝望,不肯再回答家人的呼喊。

庆幸的是,26个小时后,你被救了出来。在送到医院的第一时间,你亲手签下了截肢手术的同意书,无论残缺还是完美,活着比什么都要紧。
  
截肢住院期间,一个志愿者组织听说你是舞蹈老师,专门为你编排了一支振奋人心的舞蹈——《鼓舞》。你用膝盖跪在床上,用力练习舞蹈动作。医生担心不利于伤口愈合,怕你疼。可你说:“腿没有了,痛一下不好吗?”

只有在夜深人静时,柔弱才会爬上眼眶。你又痛又累,真想骄纵自己一把,不想疼倒在重新开始搭建人生的途中,可是一想起辛劳的父母,你的拳头就攥了起来,你对自己说:“不能再拖累爸妈了。”

《鼓舞》让你一舞成名,媒体纷纷采访。你又装上假肢,像一名舞蹈的初学者,踉踉跄跄地从医院里走出来。你用假肢先学会了舞蹈,然后才是走路。

2009年的除夕,一纸离婚协议书摆在你面前,你又一次提笔签下自己的名字,并不比签手术协议书轻松。当年的海誓山盟,终于走向了分离。

“双腿截肢,女儿没了,爱人也走了,怨恨吗?”有朋友这样问。“没什么好埋怨的,如果这是上帝的安排,我就闭口不语。”你说。你的平静令朋友震惊,但我知道你的心思,怨恨只会让生活更黯淡,再多的眼泪也改变不了事实。

2009年初,你从北京乘飞机回重庆。在候机厅,一位外国男人把脸藏在报纸里偷瞟你,似乎对你如此年轻就坐上轮椅感到很好奇。你突发奇想,一屁股坐在人家旁边,趁对方不留意,从大大的裙摆里猛然拔下假肢扛在肩上。看着对方吓红了的脸庞,你却在“咯咯”的笑声中庆贺自己成功完成了一次促进中外交流的恶作剧。

为了能养活自己,从2009年开始,你找了十几个残疾人,组建了残疾人艺术团,四处演出。虽然时常入不敷出,但你总是说,前途光明。

五年了,原本单纯的你,何时变成了成熟的我?

我找不到那个时间节点,但我看得到,一路走来,你从隐忍落泪,到抿紧嘴角;从黯然神伤,到坦然微笑。你悄然走远,换作我站在人生的舞台之上。

过去的几年里,从完全不了解公益事业,到结识一批又一批志愿者,参与一项又一项的公益活动,我渐渐对公益事业产生强烈的兴趣,一直想组建一个志愿者交流平台。

“4·20”雅安地震,我第一时间奔赴芦山。五年前,我是一名地震灾区的受助者,五年后,我希望能够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为雅安的乡亲做点事情——既是感恩,也是成长。

尽管不少人质疑我没有双腿是否真的可以作为志愿者的一员,但是我却深深知道帮助的本质——不是能不能做,而是愿不愿意。只要愿意,爱心就没有限制。我的双腿在整个救援过程中并没有成为同行队员顾虑和关注的地方,因为平常我的运动量就超过一般人,身边的亲戚好友也会经常遗忘我与大家有什么不同之处。所以,拥有一颗健全的心,就不会认为自己的行为弱于别人。

一名大学生志愿者临时加入我们的团队,负责发放食物。我叮嘱他:“在发放干粮之前,要先问别人一句,需要水吗?”给受助者真正需要的东西、尊重他们的需求、倾听他们的声音——志愿者当然不应只拥有爱心,还要善于思考和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从自身经历,我知道,哪怕一句话不说,只要真诚地帮助有需要的人,他们就能够感受到温暖和希望。

今年年初,一家公司邀我去做演讲,我演讲的主题是“活着就要感谢”,感谢所有这一路陪伴在我们身边的人,同时也感谢从前的那个你。

感谢五年前的你,虽然错过、痛过、彷徨过、挣扎过,但是不管怎样——这一切的苦难,你承受了,并且承受住了。

感谢你。

是那时的你,成就了现在的我。

现在的我:

廖智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