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9日
微信

从新加坡城市丰收教会看:当今教会当谨慎的四种发展模式

作者: 任希文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2年09月06日 11:07 |
播放

近日,随着新加坡城市丰收教会因主任牧师康希等人涉嫌挪用教会款项私用被起诉,超大型教会的发展模式开始被人关注,有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的研究员提出:新加坡超大型教会采用流行文化语言和大众消费模式。看来教会发展中会有各种思潮和流行文化在影响着信徒与牧者,有我们亟需警醒的地方。

“超大型教会已经能够以一种非常现代的方式来表达基督教信仰,采用流行文化语言和大众消费的模式,这些吸引了新中产阶级,就是那些有抱负的中产阶级。”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Terence Chong说。

自2010年以来,城市丰收教会积聚了20000多名成员,像许多其它的超大型教会一样,据报道它正在投资新加坡的大型购物中心和其它的业务。2010年教会计划中包括花费2.4亿美元投资新达城国际会展中心。自去年以来,会众为该中心筹集了近1800万美元。

他们鼓励信徒奉献,认为“你给出的越多,你从神取回的就越多。这就像一次投资。”

超大型教会正精确地将教堂建筑的经济因素和人们更加亲近神联系在一起,通过让他们以财政捐款的方式显示出对于教会的委身。

但如果个人主义、市场运作的意识形态、选择性的基督教神学混合在一起,并强调积极的生活和祝福,却明显偏离了如苦难、审判、牺牲、地狱或死于罪中的基督教教义,那教会就易被流行文化所侵蚀。

除了新加坡,其实在全世界一些教会中后现代主义思潮、流行文化等已经开始影响教会。甚至中国教会也没有幸免。在牧者曾提出,“以企业模式建构教会”、“以理想蓝图建构信仰”、“自由主义神学”、“成功主义神学”等都在危害教会。

1.企业模式构建教会

要找多大的会堂才能够容纳这么多的会友?要多少的奉献才足以支持这么大的会堂?这样的奉献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凑齐?要提供到这么大量奉献的会友人数是多少?要计画每个月有多少会众的增长?

把教会当成企业来经营,每月的人数增长标杆是多少,每个教会的异象变成了“企业文化”,在教会中的彼此相爱变成了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拉锯。

2、以理想蓝图建构信仰

教会中很多人看讲台上的人为“信心英雄”,塑造一个有能力的信心英雄,让他们作为众人的表率与楷模,然后登台高呼“信心的宣告”,忽略了向着神的仰望。

大量鼓吹信徒勇敢去梦,为了自己的理想营造一个祷告方向的大蓝图。常常教导信徒,祷告可以“撼动”神的手。

圣经中像亚伯拉罕、大卫、摩西等“勇敢追梦”的人身上所看见的,并不是什么“梦想蓝图”,祷告会成就,是因为神本身喜悦这事情会成,而信徒透过祷告追寻神的心意,在成与不成的过程当中,使信徒得以受造就。

在祷告的教导当中,该强调的是“合神心意”而不是“勇敢追梦”。“勇敢追梦”本身没有错,错误的是拿“勇敢追梦”来作为祷告的动机,唯一符合圣经教导的“追梦”,就是追寻上帝在我们生命中的命定。

而且,真正的美好属灵蓝图应该是在基督里的,效法耶稣,更像耶稣。

3、自由主义、人本主义看待圣经

追求哲学知识,把神学当成哲学来研究。科学来论证圣经,强调某些圣经神迹是神话,认为传统的历史与文字解经法是错误的,必须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许多牧者教导信徒解读圣经时,圣经作者的原意不重要,读者所决定的意义才重要。这与我们的信仰宣言形成了严重抵触,误导信徒按照自己的喜好去解释圣经。符合自己喜好的就听,让自己觉得不舒服的讲道就不听。

4、以属世成功做为见证

基督徒所努力的是怎么在自己的行业中做光做盐,找到自己的命定与恩赐,并把它发挥到最好。我们去吸引别人认识福音的方法不是我多么成功,而是我有多少效法基督。神不是小气的神,物质的成功神会给予,但神更看重,我们带着什么心态来获取成功,与成功后我们如何对待这个光环。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