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新书大量问世,许多属灵书籍也一直再版,然而在适当培养灵修技巧的方法与原则方面却没有相关的指导手册。前文已经暗示,灵修关键不在解经,不在讯息,也不在其重点文献,而是在上帝面前使心灵成长。因此,我们必须以一种有助于使“ 里面的人” 与上帝相和的方式来灵修,因为好作品能使我们转向上帝的国度,帮助我们的性格在基督里成长。
灵修不在乎技巧,而在乎态度
要留意观察我们的文化里面一些经常使我们取消或中断灵修的压力和障碍,简直像在发展“ 第六感” 一样,那些只是与发展属灵的渴求与洞察力非常相近的一种过程。那种过程是明显不同于想望更多讯息的好奇心,也不同于理性理解的知性挑战,因这态度会让人对讯息的好奇转变成愿意改过自新的意愿,并渴求“ 一改旧观”。当我们明白、顺服救赎训令而变得有基督形象时,也就超越了只是“ 治理全地” 的命令。
这是涉及“ 以不同的心态去认知” 的新方式。讯息式的阅读比较着重找寻问题的答案;灵修阅读则着重于活在上帝面前的根本问题。前者寻求透彻的理解,后者则满足于在感恩与钦慕中与奥秘者共存。再者,讯息式的阅读多属辩证与比较性质,因此逻辑很重要;然而灵修阅读着重于接受与顺服,而不是比较与批判。
讯息阅读具有剖析性,资料会被分解成局部或片段,以增加人们了解的范围和认知能力。灵修阅读则是乐意将一切主动权交与上帝,然后回想、赞叹上帝已成就的事,并以活泼动态的方式与上帝联合,好比一位船长邀请舵手站上驾驶台。因此灵修较有个人性,且涉及了顺服与舍己,并愿意以最深的决心和内在的纪律,来改变个人行为。这样“ 灵修日志” 的做法就成为改变心态并渴望立于上帝面前的一种记号。
因此,能促成性格改变的灵修,可能会遭遇激烈的属灵争战和深刻的情感冲突,它需要以耐心和灵里的温柔来对待,要靠着基督掌管我们的生命来维持灵里的喜乐,而且要避免不切实际地苦待自己。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