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失望袭来时,何处可以成为自己躲避的港湾呢?
“失望”不会发出声音,但是却清楚的让人知道自己的无能与无力。时至今日,我依然记得亲属躺在殡仪馆时候的画面。在那一刻,心中虽有万千不甘,却有无能为力,因为无人能胜过死亡的权杖。也就是在那一刻,我对“失望”有了更深的体会。
然而让人“失望”的又何止于死亡呢?
有一个弟兄,至今已经相亲三十多次,每一次当教会给介绍对象的时候,他都全力准备,但每一次又都失望而归。前两天和他聊天的时候,弟兄说:“我已经做好了一个人过一生的准备了。”或许,弟兄此刻对婚姻也充满了失望感吧!
不仅如此,前两天有一个姐妹打来电话,她说自己和家里的先生已经办了离婚手续,现在正在冷静期,此刻对人生充满了失望......
细细想来,人生何处不悲伤呢?这些失望感总会在无形中吞噬掉自己的信心,让自己止步不全,甚至步入无尽的黑暗中。
这两天,我就陷入了无尽的失望。在单位中,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员工,但是我的领导却比我小一岁,前两次聚餐的时候,领导说:“咱们属于同龄人,你混的不如我,实在差点意思。”听到这一句的时候,我如坠冰窟。
是啊,同龄人,为什么他成为了我的领导,为什么我没有职场上有好的发展。我也在上帝面前发出埋怨:“上帝,你为什么让我受这样语言的刺激呢?”
当我不断思考自己走过的路径时,我不再敢向上帝说什么。
“是自己的手甘心放下世界的享受,是自己的脚甘愿在苦难的道路中奔走,就算泪水一行行向心里涌流,遥望各个他的山顶也决不后退!”这话,回荡在我耳边,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曾经心甘乐意的踏上奉献的道路,常说一句话“后路成灰”不再想人世间的享受和安逸,只想将福音传到全地,去安慰主的心。如今何竟因为一些人的言语何失望呢?是的,我大学毕业没有直接工作,而是踏上了服事的道路,也缺失了一些最好的机会。但是这岂不是自己的选择吗?如今又有什么可失望的呢?
我曾细查,人何时会出现失望。后来发现,人只有在目光从上帝身上偏移之后,才会出现失望。
正如昔日海面上行走的彼得,当他目光注视于耶稣的时候,他就能安稳的走在海面上,但是他什么时候将目光定睛在环境上的时候,他什么时候就会向下坠落。如今,我们又何尝不是行走在海面上呢?
这人生道路也有吞噬人性命的能力,也同样会让人迷失、害怕,所以我们唯有将目光定睛在耶稣的身上,才能寻找到出路和方向。
婚姻也好、职场也罢,都是一些现象,当我们能突破现象看本质的时候,才会发现上帝向我们所要的就是单纯的信心。
“信耶稣”这话说的容易,每一个基督徒也很自然会承认自己“信耶稣”。但是,一个信耶稣之人的表现是什么呢?最核心的表现就是相信耶稣能掌管自己的人生,正如约伯所说:“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
可见,一个真正信耶稣的人,不仅从神的手中接受福,同时也在神的手中接受祸,因为这人始终相信神有他自己的美意。
最近我常常会想到保罗和西拉在监狱中唱赞美诗的场景,我就想:“这究竟是怎样的信心,能有如此的行为呢?”是的,对于一个全然奉献的人而言,他们心甘乐意的把自己摆在死的祭台上任主使用。正如保罗,他被石头几乎被打死,也没有任何怨言,相反依然走向城中传福音。
今天我们常常失望的愿意是什么呢?
我想,归根到底,是我们对神的相信不够,同时也是我们在上帝面前的奉献不够。这个奉献我并不是指奉献十一的金钱,而是我们将自己人生主权奉献在上帝面前的不够。上帝难道喜欢人奉献十一吗?断然不是,因为千山的牛、万山的羊都属于耶和华。
正如撒母耳说:“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这里的顺服的核心同样是将自己主权的献上,让上帝引导人生命的方向。
在环境中,人都会经历失望的感觉。但是,当人突破自己的感觉层面,专心跟随上帝的时候,就不会再有失望,相反会在基督的里面生发喜乐的盼望!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