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8日
微信

我来了教会就要和原来的朋友断绝关系吗?

作者: 李纯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4年12月05日 09:21 |
播放

常听来到一些教会的弟兄姐妹们抱怨,为什么自己无法和原来的朋友交往了?也有刚来教会的弟兄姐妹会说,我觉得原来的那些朋友会影响我的信仰状态,我就不再和他们交往了。还有些弟兄姐妹觉得,原来的那些朋友是属于世俗的,我要远离世俗的搅扰,做一个圣洁属于主的人。

那么,我们来了教会就一定要和原来的朋友断绝关系吗?

所谓朋友,指的是志同道合、情意相投、交谊深厚的人。朋友往往是那些和自己感情很好,有共同语言和爱好可以彼此交流的人,而彼此的交往也比较舒服,双方有时间就会相约在一起聚一聚。同学、战友、同事可以是朋友,而像骑友、驴友、棋友和邻友等也都可以是朋友。

当我们开始接触信仰,开始融入教会生活,我们会猛地发现自己和周围的朋友有那么些格格不入,甚至完全没有任何共同语言可言。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以前交错了朋友,又或者是我们以前的朋友不再优秀,而是我们自己多了一个身份,那就是基督的门徒——基督徒。

作为基督徒,我们的生活必然和曾经不再一样。就像使徒保罗所说:“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既是如此,我们的言语和行为必然是符合光明之子的身份,脱离那些暗昧的事,与蒙召的恩相称。

因此,我们与过去的一些朋友相处时,必然会感觉到有些格格不入。因为有些过去不好的习惯我们不会想要再去做了,比如说脏话、骂人等;而一些不符合基督徒身份的场合我们可能也不会再去了,比如酒吧等容易犯罪的场合……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和以前的朋友继续维持朋友的关系。我们依然可以和他们聊一聊共同的爱好,和他们以前所经历过的喜怒哀乐也仍然会激励着我们,和他们的感情也依然是真实存在的。只是我们要学习如何用新的身份——基督徒的身份和他们相处。

此外,耶稣也给了我们一个使命,那就是要为祂的名作见证。保持良好的友谊有助于我们向他们分享福音,也可以通过我们自身的改变向他们做积极正面的信仰见证。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有些朋友确实会觉得我们信仰以后有些奇怪。他们会觉得我们突然之间好像不识时务了,又或者是突然不合群了。这时,我们需要和朋友好好沟通,并要向他们解释清楚自己为什么有了这样的改变,向他们做信仰的见证。相信人心都是向往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的,经过合理的解释,他们也会越来越理解我们。

也不乏听过了我们的解释并没有理解我们的朋友,但是相信时间是检验一切的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想法会不断地改变。也许有的朋友会渐渐接受我们的信仰和改变,并给予正面的见证;也许有的朋友会渐渐地与我们远离。然而,不论怎样,只要基督的名得着荣耀,那就是我们最美好的祝福了。

尽量不要采取和朋友断绝关系诸如此类比较决绝的方式来处理我们和朋友之间的关系。首先,这是不符合情理的。毕竟朋友之间不管有多少的矛盾,若是决绝地对待彼此,如何对得起曾经彼此的相知相爱的经历。

其次,从良心的角度上来说,能够成为朋友,必然是对方给予过你不少的帮助。对待帮助过自己的人,若是采取了太过于粗暴和决绝的方式,便会违背自己良心的法。毕竟使徒保罗也曾经告诉过我们,良心就是我们行事为人的法则。

最后,朋友之所以会对我们提出一些建议,是出于爱的缘故。朋友们毕竟又不会害我们。只是从他们的角度来说,他们并没有接触过基督信仰,也不知道基督信仰到底是什么。因此,当朋友给我们一些建议时,我们要感谢他们,毕竟只有真正爱你的人才会为了你苦口婆心,不是吗?

此外,我们也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因为信主了,自己就失去了该有的常识、原则和基准?记住,信仰是为了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来见证基督、荣耀祂名的,绝不是为了让我们成为一个不合群的人的。我们也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些行为让自己身边的人不舒服了?是不是我的想法太过于强势而忽视了与他人间的关系?是不是我的行为举止过于“属灵”而让他人觉得不接地气?……

这些都是我们在信仰中要不断反思的问题。毕竟信主以后的我们并没有直接回到天家,而是继续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因为耶稣希望我们成为和祂一样的道路,是别人通往上帝的道路。

而使徒保罗所说的“旧事已过”和“新造的人”并不是让我们和过去断开的意思。他讲的是我们的生命和过去在罪恶权势下的生命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现在是在基督里的生命,是可以有自由选择过一个效法基督的生命。因此,我们要努力和自己的罪争战,而不是和自己过去的朋友争战,不是吗?

图片来源(Image Credit)Duy Pham via unsplash.com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