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8日
微信

孩子独立与父亲权威有冲突,矛盾何解?

作者: 上海爷叔谈家庭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3年11月27日 08:23 |
播放

【编者按】
本文根据『顾家的上海爷叔下午茶』现场讨论的内容整理、编辑(2023年7月30日,第62期)。
『顾家的上海爷叔下午茶』是“齐家学汇”播出的网络直播谈话节目,话题涵盖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会众可与上海爷叔、主持人及其他会众轻松对话,共谈家事、畅叙真情,让善意流动起来,共同创设幸福家庭。


【现场讨论】

主持人:
谈到父亲的权威,我想起“六岁男童进女厕”事件,男童母亲与女生争吵,男童父亲在厕所外面喊“不要吵了”,但他的太太与孩子不理他。

爷叔:
这件事联想到父亲权威,如果这个孩子在厕所里受了欺负,见爸爸到场,就应该往外跑:“爸爸,有人欺负我!”太太听到丈夫的声音,应该马上停下争吵,向丈夫禀报。父亲有权威,应该出现这种情形才对。但这个家庭,父亲似乎不起什么作用,妈妈继续在卫生间大吼,好像妈妈才是家庭的“大树”。这种家庭模式好像很熟悉。

主持人:
是的,大叔上次提到的朋友事例也是如此。孩子与妈妈在聊学业的事情,父亲插话,孩子就怼父亲:“你不懂就不要说。”妈妈在一旁还解释说:“爸爸虽然不懂,但他是好心。”

爷叔:
妈妈这句话,好像在维护爸爸,其实是在贬低。就如“子不嫌母丑”,已经把母贬成“丑”了,“不嫌”是有“功”的。迁移过来,“爸爸是不懂的,孩子你要照顾照顾他”,这不是在贬爸爸吗?
父亲的命令能被执行,旁边的因素很重要。除了父亲以身作则之外,还需要母亲的支持。父亲权威的建立,会受许多干扰。孩子独立与父亲权威会产生冲突。

胡妈妈:
我家孩子刚学会走路的时候,看到好奇的东西,就会冲过去。这时面临许多危险,如刀、火、马路上的车。我们父母要怎么处理呢?怎么建立父亲权威?孩子开始独立探索,与听从父亲命令,有什么关系?

爷叔:
胡老师说的“探索”,是给孩子扣了“帽子”,可能仅仅是好奇而已。孩子对外界好奇,想行动,又不顾危险,其实是“没头脑”。胡老师的困扰是:制止不了孩子的危险行为。制止无效,一定有原因。
命令有两个作用:一是启动,即“走”;一是制动,即“停”。往往是启动无效,制动也同样无效。
父母的制动命令无效,孩子就会面临危险;但是我们强行制止孩子,是不是又会让孩子被奴化呢?

大叔:
我也有些困惑。当我们阻止孩子,但未必是出现了原则性的问题。制止了,可以有撤回命令的做法吗?

爷叔:
大叔提到的是更广的范围,我们聊的是“当孩子行动处在危险时”的制止。当孩子好奇或探索时,如果发现他有危险,父母有权让孩子停下来,安全第一。这是个层级问题。难道孩子探索的自由,比孩子的安全更重要吗?
当然,如果为了安全,却阻碍了孩子的自主学习,也是个问题。
比如,我们带孩子去公园玩,以为公园很安全,结果发现公园里有狗、有电瓶车,这时父母收回在公园玩的决定,难道不可以吗?孩子指控父母“你说好了带我在公园玩,说话不算数”,能成立吗?
父母发出的命令不起作用,是在孩子低龄时没建好基础。所以父母要好好在孩子早期,去建立心中的权威,取得信任。要让孩子慢慢理解命令的层级、命令的意思。要用事情的结果,来反推曾经“不被理解的命令”的合理性,让孩子知道你的命令是值得信任的、站得住脚的。

胡妈妈:
爷叔说,从小要给孩子设置限制性的指令,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去理解命令的层级。我看过很多育儿书,书上说要给孩子限制性指令,但是我的孩子没有遵守过限制性指令。我也在反思,是不是我看书看得有问题。

爷叔:
胡老师反思的范围比较窄,已经把“探索”与“命令”对立起来了。其实,胡老师没有让孩子探索“命令”。“命令”也是要让孩子“探索”的内容。
为了保障孩子安全,首先要让孩子探索“什么是安全的”,探索安全的边界。孩子本不知道边界,是父母的制止,才会让孩子明白边界在哪里。
制止,不是用绳子把孩子捆住,而是孩子不听制止时,有措施。
我孩子小时候乱穿马路,我一把拽住他的耳朵,都出血了。我小时候乱穿马路,我父亲拽住我不放手,我的挣扎让我脱臼了,非常痛,从此我就知道“不能离开父亲,在马路上乱走”。
有个外国朋友介绍,当他的孩子要拿不该拿的东西时,他仅捏住孩子的手说“No”,不做别的,也不说别的。任凭孩子哭闹,坚决不放手。从此孩子就知道了,只要父亲说“No”,就是不能动。这不是封建礼教,这是爱。
我们参观丹麦小学,孩子在学校楼梯间上下奔跑,弹簧门来回开启,但没有孩子受伤。问及为何允许孩子如此“自由”,不怕闯祸?他们老师回答:父母早已在家里教好了。
原来,这些孩子的安全意识已经被建立了,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孩子的安全意识,是通过探索父母的“制动”而得到的。

书亚:
我读小学时,学校离家不到3公里,中午放学后我走路回家吃饭,母亲叮嘱我“放学以后就回家”。一天中午,我和小伙伴一起走回家,经过田野的小河沟,发现里面有鱼,在小伙伴的怂恿下,我就跟着去河沟里抓鱼了。抓到了很大的鲤鱼,我就兴高采烈地把它带回家,以为妈妈会高兴。想不到一进门妈妈把鱼扔了出去,还揍了我一顿。妈妈说:“我今天打你,是为了保护你,为了你以后不要出危险。”这之后,我一放学就赶紧回家,再也不敢乱跑了。要去哪里玩,也要先回家去跟妈妈说,征得同意。

爷叔:
如果有些孩子能说会道,会跟妈妈说:“妈妈,你看我抓鱼多辛苦啊,我抓鱼回家是为了爱你啊”,妈妈还打得下手吗?

书亚:
我那个小伙伴把鱼带回家,就和爸妈一起吃了。他是个不听爸妈的命令的孩子。

爷叔:
如果爸妈有了鱼,就可以消解自己的命令,父母的权威就丧失了——只要有点好处、做点好事,就可以交换“让父母丧失威严”,父母的命令不起作用,是必然的。

胡妈妈:
现在有些父母追着孩子吃饭,逼孩子睡觉,“必须吃饭、必须睡觉”属于命令吗?我看有些书说,一定要让孩子按时吃饭,这对孩子养成节制的习惯有好处。可是,孩子不是饿了就会吃,困了就会睡吗?我对此很困惑。

爷叔:
我们不能服从“书的命令”,而是要让孩子服从利于自己成长的“命令”。命令,是为了规范发出的指令;命令,是关乎生命的指令。我们要问:为什么要发出这条指令?父母经常把“命令”与“情绪”搞混了。我们发出的常常不是命令,而是我们自己来自情绪的、没有规范的“要求”,这种要求是临时的、无依据的、碎片的,把孩子弄得非常混乱。

大叔:
孩子吃东西,与生命有关。吃什么,怎么吃,都很重要。在吃得健康的同时,建立品格才是目标。现在很多父母在吃的方面让孩子“自有主张”,很有问题。

爷叔:
父母们对“自由”有许多误解。在孩子自由主张之前,要先明白边界在哪里。自由之前是不自由的。好比开车,需要懂得了交通规则,学会了开车,才能上路。
孩子饿了自然会吃,父母常常在孩子不想吃的时候塞饭。孩子为什么不想吃?可能零食吃多了,可能生病了……。通过吃饭培养孩子的人格,这比吃饱吃得有营养更重要。孩子不是一个人在“吃”,他吃饭时要懂得顾及他人,这需要教育。“规范”是针对人群的,不是为了孩子有“好的表现”,这叫社会化,孩子在其中要学会正确与人相处。
命令,就是为了让孩子社会化,首先让孩子知道怎么保护自己的生命。孩子有头脑了,知道保护自己了,父母才放心。这需要父母告诉孩子:我为什么制止你,为什么拽住你。
有个父亲曾分享,他教孩子“不能爬高”,就把鸡蛋从高处摔下去给孩子看,让孩子理解爬高的危险。
让孩子能听父母的命令,是很重要的第一步。这之后,再论命令内容是否恰当。但首先要让孩子学会听令。
现在许多父母,把孩子托给老人、老师、幼儿园、学校,就以为把负担送走了,自己从来不学习,从来没有为孩子设计一个成长规划,这叫不负责任,到头来,孩子还是要问“不负责任的”讨回公道的。

书亚:
现在有许多所谓“育儿理论”,把家长搞糊涂了。我老家山东的传统,吃饭时,男人一桌,
孩子和女人一桌,当然现在许多家庭已经不这样做了。那时的孩子是绝对不敢挑衅父亲权威的。
现在的孩子在违抗命令时,父母心里有张力,不敢坚持自己的命令。这张力包括:怕孩子闹得心烦、怕丢脸面……,就妥协了。孩子很会拿捏父母的软肋,让父母的原则无法坚持。
我儿子小时候,在沙发上跳,把家里搞得很乱,我们让他自由地玩。后来经过学习,明白了要建立父母权威。有一次,我和孩子斗争了一下午。孩子说是玩耍,把瓜子洒了一地。我对他说:“你玩可以,但玩了,要自己收拾好。”后来,孩子玩够了,就走开了。我把他抓回来,让他一定要把瓜子一颗颗扫干净,不扫就不许他走。我们斗争了一下午。

爷叔:
如果孩子跟你说“我在探索”,你怎么办?

书亚:
我会说:先不管这些,你先给我把地扫干净。

爷叔:
可以这样回答孩子:我现在就让你探索,你先来探索我,试试看,如果你不扫干净,爸爸会怎么样。
探索,要先探索人。这样他就探索到了你命令的边界。

主持人:
这让我想到了海伦·凯勒与莎莉文老师的故事。莎莉文老师对海伦·凯勒的“餐桌教育”,是把海伦·凯勒按在餐厅里,强要她学会叠餐巾、用勺子吃饭,不能像猴子一样用手抓着吃。莎莉文老师在餐厅里坚持了一个下午。从这一天开始,海伦走进了新的生活。

爷叔:
莎莉文老师的坚持,是让海伦·凯勒吃饭的时候先“做人”。她们在餐桌上斗争了很久,海伦的父母都说“算了”。他们认为,海伦是个残疾人,让她抓着吃就是了。可莎莉文老师坚持原则,一定要海伦·凯勒像人一样好好地吃饭。海伦听不懂,就用动作让她体会,什么是可以的,什么是不可以的。这样,海伦·凯勒慢慢开始明白了抽象概念,明白了什么是“爱”,后来成为了一个伟大的人。这个案例对我们有非常大的启发意义。

Ann留言:
胡妈妈老师提出的问题很经典,我的理解,把它解读为“自由和边界”的问题。个人观点和经验,不能按书上的“操作手册”来养娃,需要做父母的“直觉”,就是常识和“养育意识”,是需要父母学习和培养的。但始终要回归到人性本身,回到爱、尊重、信任、平等的“道”。
这里“尊重”就是丹麦家庭里从小培养“民主意识”、“公民意识”,丹麦家长给命令时,一定要同时告诉孩子命令背后的“为什么”。
孩子面前,父母统一的温柔而坚定的态度,始终是最为重要的。不能今天这样,明天那样;爸爸这样,妈妈那样。
家长被孩子拿捏的“软肋”,都是家长自己“缔造”出来的,来自于之前没有边界的自由,或者没有自由的边界。
任何情况都必须耐心告诉孩子“为什么”。

爷叔:
我们在不良文化浸润下,已经没法明白什么是“边界”和“自由”了。
我们要为孩子设计从0岁开始的系统,让孩子理解“边界”。
你会用孩子0岁、1岁、2岁的语言告诉孩子“为什么”吗?我们父母受了教育的摧残之后,脑子都碎片化了,只有一些符号。书亚能理解母亲当时为什么打他,是很不容易的。
当孩子不理解语言的意义时,要用动作给他们解释。
我们父母要回归的直觉,就是良心。我们要静下来想想,我们把孩子生下来到底要干嘛,是为了给亲朋好友看的面子吗?他是一条生命。命令是关乎一条生命的指令啊!

北京成长:
胡妈妈和书亚老师提出的例子非常典型。我有些不同意见,胡妈妈老师想照着书学习,本身没问题,读书是借鉴别人累积的经验,但问题在于,从书到操作,有很大的变数和困难。
比如,我们看到社会的不公,应该站出来,这道理我们都懂。但是具体到每个人生活中,我们就会选择不一样的行动方式。小悦悦事件,大家都认可不能见死不救,但是具体怎么操作,是个问题。
孩子小时候到处爬,家里有很多危险的东西,怎么给他设置安全边界呢?我想知道丹麦父母是怎么操作的?会给桌子包边角,把电线收起来吗?

Ann:
我分享个例子。我家Peter(注:Ann的丈夫,丹麦人)过生日的时候,我丹麦小叔子的孩子才2岁,就在我家院子里的按摩浴缸玩,光着脚丫在花园里跑来跑去,院子里有碎石、木屑,但是他不会受伤。丹麦小叔子跟我们说:只有两样危险的东西是绝对不能让孩子碰的,第一是电,第二是化学品。在丹麦,是不会把桌角包起来的。我们低估了孩子保护自己的能力,以为孩子撞了一次桌角,还会继续去撞。
我们对自由和边界的关系有许多误解,以为自由是绝对自由。
我们当然不会在刚出生的婴儿面前放剪刀,这是常识。但是丹麦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玩篝火了。孩子不傻,他会学会怎么与火相处,他会跟着大人学。爸爸给妈妈夹菜,孩子就学会了什么是爱。
丹麦的教育是,让孩子自己去碰触一下烫东西,让他自己决定要不要摸。这叫尊重。
北非茵民众学院最近来了一对中国父子,父亲还是搞教育的,这个孩子完全把父亲拿捏了,以至于父亲在上课的时候,都不敢太长时间离开孩子,要不时去看看他,我们不得不给孩子安排一个看护人。
丹麦的老师给六个月大的孩子换尿片的时候,也在和孩子沟通,在给他传递爱,告诉他“我爱你”。孩子一直觉得自己是被爱的,听命令时就不一样。这叫“温柔而坚定”。
我家Peter有一百个“温柔而坚定”的例子,治我家最野蛮的女儿婷婷。她小时候哭起来,能一小时不停。Peter就让她哭,告诉她:我爱你。他抱着她,让她一直哭到累,睡在爸爸的怀里。有一次我发烧了,婷婷一定要我抱,不要爸爸。Peter就抱着她不放手说:不行,妈妈在发烧,妈妈需要休息。这样就教会她平等是什么。好吃的东西,妈妈也想吃,爸爸也想吃,父母的需求也要得到满足。

爷叔:
我和Ann老师非常有共鸣。我孩子小时候,去到朋友家,他在地上爬,似乎没有边界,但他已经学会不乱拿别人家的东西,也知道不能损坏别人家的东西。
北京成长提的问题,是中国家长必须解决的问题。什么叫安全?孩子探索的安全范围是什么?
孩子不但要探索人与物的关系,还要探索人与人的关系。孩子碰到桌角痛了,会知道以后不能碰。同样,也要让孩子碰碰父母这个“桌角”,让孩子知道父母也有需求,也有情绪。这样,才会让孩子知道做人的道理。
我们去丹麦游学时,有个中国孩子与摩根校长玩耍。摩根很和蔼地和他玩,但当孩子没规没矩地往摩根脸上抓时,摩根一把抓住孩子的手,坚决地说“No”。这就是边界。
这样任意“自由”——没有规矩的孩子,是没有自由的。孩子为什么不懂规矩?爹妈没教育好,在长者脸上乱摸乱来,这不叫活泼。
摩根的举动就是“父母的桌角”,要让孩子碰一碰,孩子“痛”了才会懂。“桌角”不能情绪化,应该是摆在那边稳定的,孩子今天碰到了,就知道明天还在那儿,才能绕开它。如果“桌角”变来变去,孩子就无法辨别“界线”了。爸爸妈妈是稳定的,孩子就知道边界了。
很同意Ann老师,一定要告诉孩子,父母会病,也需要孩子照顾。要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会生病,会离世,孩子也要承担家庭责任。要从小告诉孩子这些道理,这不但不会形成孩子的负担,反而会让他有责任感。
回到命令,最简单的就是“No”。Peter发的命令就是“No”——今天妈妈生病了,你不可以叫妈妈抱。为什么不可以?这个道理,小孩没法懂。这时的“No”不是专制独裁,而是爱。这会让孩子开始懂得“顾及别人”,不能单要满足自己。孩子大哭大闹时,爸爸没有情绪,孩子就能体会到许多东西。如果爸爸发火打她,不许她哭,结果就不一样了。
孩子能明白许多道理,不是通过父母的嘴巴,而是通过对父母行为的体验。
看书学习是没错的,但是胡老师看书的本意出了问题,她没看到书中的原则,只看到了操作。要看明白书中的操作,是对应什么样的孩子?人是活的,不是机器,不能把书当作洗衣机的操作手册,看了后对孩子进行“死的操作”。

Ann留言:
看书的同时,需要看到孩子和自己是活生生的人,有需求、有情绪、有情感。

主持人:
曾经我看到有个妈妈命令了孩子,孩子气鼓鼓地执行了,妈妈觉得孩子态度不好,就拉住孩子说“你什么意思”。这样的妈妈,自己中止了自己的命令,中断了孩子的执行。这样的动作比比皆是,孩子故意用“气鼓鼓”,就拿捏了妈妈。

爷叔:
举个例子。妈妈让孩子学会使用洗衣机,自己洗衣服。妈妈和孩子约好了几点、自己操作洗衣机。如果到点了,孩子不洗,妈妈提醒,如果孩子还是不洗呢?这里就缺了附加条款——如果到点没洗,该怎么办?
命令有层级。最简单的命令就是“No”(不能动,不能吃……,比如电插座、药、化学物品等等),对低龄孩子、婴幼孩,无法解释为什么。
约定与命令有必然的关联。约完以后一定要做到,就必须在孩子心里存有一条“自己对自己的命令”。
“不可在放学途中去玩耍,必须按时回家”对书亚来说是一条命令,必须自觉执行。
如果书亚不执行,是违反了和妈妈的约定,要受到某种处罚。现在书亚明白了这条指令是“妈妈为我好”,好在哪里?不管孩子认知到什么程度,先要执行,后再解释,或者边执行边得到解释。
命令,是为了完成某项规范;规范,是为了孩子的成长。但有些父母制定的规范,不是为了孩子成长,只是为了让孩子展示给别人看,从这种规范派生出来的命令是有问题的。命令的权威性应该建立在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天命之谓性。为了生命成长的指令,与良心必然一致,从而才会在孩子心里生成权威。
命令负有权威的基础是爱,这爱不是溺爱,而是符合生命成长的造就。

书亚:
我母亲没读过什么书,不会讲大道理,但是她平时的行为在给我解释。比如她跟我说:你到别人家去玩,一定不能拿别人家东西,你今天随便拿别人东西,以后就会偷。放学路上有许多水塘,母亲担心我受同伴的引诱跑去玩水,有溺水的危险,所以下了这条“放学必须回家”的指令。除了保障生命安全,这条命令还包含了“不要受别人引诱”的原则。母亲常对我说:“宁吃好杏一个,不吃烂杏一筐”,她告诉我不要去占小便宜。她也在以身作则,她没有看重鱼,也不是在情绪上跟我对抗。

爷叔:
命令下了以后,孩子常会受到诱惑。书亚妈妈打书亚,是要打掉“诱惑”。如果书亚用鱼的好处来贿赂妈妈,妈妈应该继续打。书亚妈妈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讲的道理是很伟大的。孩子不能在走向目标的路上拐弯。如果被别人诱惑,是对妈妈最大的冒犯。妈妈要孩子把品格带出来,而不能见“鱼”眼开。
如果那天书亚把鱼带回家之后,妈妈还其乐融融地一起烧了吃,书亚违令之后的张力就没有了,也不知边界在哪里了。还好,书亚妈妈没受什么“教育理论”的搅乱,坚持了对书亚“听命令”品质的培养。

胡妈妈:
爷叔指出,孩子是个人,是会变化的,不是机器,对我有启发。我们要根据孩子人格成长目标,落实到孩子不同年龄阶段,有针对性地让孩子明白命令。
我孩子4岁时学刷牙,我们给他看讲解蛀牙的动画片,孩子提了个问题:这个动画片里只有两条虫嘛,怎么会导致蛀牙呢?孩子认知有许多问题,父母一旦下了命令,要坚持让孩子执行。孩子养成习惯,需要父母陪伴。

爷叔:
胡老师,你家孩子现在会自觉刷牙吗?还是需要你们催促?

胡妈妈:
他还没完全习惯刷牙,还是需要提醒。

爷叔:
这说明,胡老师当时的命令没有内化成孩子的自觉,成为他“自己对自己的命令”,是自己必须做的事。孩子每天看着父母脸色行事,这不叫权威;孩子想起父母的命令,会自觉执行,才叫权威。父母的权威是从爱来的,不是从恐惧来的。否则,如果有人可以消除孩子违令的恐惧,有人保护他不受责罚,孩子就违令了,走邪了。
孩子养成皮塌塌的习惯,是家长自找的;孩子对命令无所谓的态度,是父母自己建构起来的。
“为了不要挨打,所以听令”,这不叫权威。
“不能对不起爸妈的爱,我要成为一个‘人’,所以听令”,这才叫权威。
许多犯罪的孩子,反过来会非常怨恨自己的父母,小时候没给他们“界线”。
现在许多父母让孩子得到所谓“自由”,其实在害孩子。
“溺爱”不配放在爱的范畴里讨论,它只是让孩子“溺水而亡”。

主持人:
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我不禁想起一个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了?
今天,似乎都是妈妈在发指令。
命令的指令,哪部分是该与孩子商议的,哪部分是无条件执行的?
家庭的指令,到底该由爸爸发,还是妈妈发?
如何界定家庭民主?
自由的边界在哪里?
可以质疑指令吗?
我们还要继续讨论。

{ 创设幸福家庭,提升你我视野;轻松聊出智慧,善意践行建言 }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