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上海的知名民间剧作家姜原来受邀作为嘉宾,在一场有关基督徒文化艺术主题的网络分享。在回答观众的提问中,姜原来分享到艺术对于释经的重要意义,以及中国本土基督徒的文化使命就是可以用艺术、美术、音乐、戏剧见证和讲述主在中华大地的工作。
有观众问到:“不是圣经上说依靠神就好了么,为什么还要读名著、读艺术家的作品呢?”这位被誉为“打地铺的剧作家”的嘉宾回答说:“我们的基督是道成肉身的基督,我们认识的基督也应该是又真又活的、有血有肉的基督。他绝不仅仅是一套用理性的语言、用抽象的概念概括的神学和教育系统——尽管这是最重要的——但是这不是基督的全部。我们仰望的、祈祷的、与我们同在的基督也是有血有肉的,有听觉的、有视觉的,也让我们能够抚摸的,让我们可以和他共同交流的基督。”
“2000年的基督教会史也是2000年的基督文化史。基督徒需要在伟大的基督教艺术中去认识他,更清晰具象的认识他。艺术也可以做很好的释经。”
随后有观众提问说:“您认为中国本土基督徒的文化使命是什么?或者说基督徒把时间、精力和热情放在公共文化事工上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对此,姜原来分享说:“我们的文化使命就是用艺术、美术、音乐、文学和戏剧——也就是用艺术的、文化的、形象的、叙事的方法——来讲述主在中华大地深处,他深深地行(走)着。我们要描述主早就走遍中华大地,他美好的脚踪和他带领他儿女的美好的脚踪。”
“这也是本土的叙事释经,这是最珍贵的本土的基督教艺术,这也是最有希望的未来的中国的基督教文化.....”
姜原来,上海人,曾去黑龙江偏僻乡村“插队落户”三年多,大学毕业后长期在政府和研究所从事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环境规划和野外环境科研等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为基督徒,九十年代初进入民间文化基督教文化领域,先是协助其母创办闻名沪上的微型书店“马槽书店”,后主办被誉为当时“上海唯一大型民间公益文化沙龙”的马槽沙龙、与一批青年朋友创办“马槽剧社”、倡导“走进历史现场”在多地举办大量“马槽历史文化考察”——这些活动皆成为公共文化奇观。常受邀在公共领域举办基督教文学音乐讲座、曾参与创办民工期刊、担任民工艺术团顾问,创办主持跨教派文化沙龙“广学沙龙”;其在各地神学院校的二十年大型讲学课程《文化与基督》成为许多院校“最受神学生欢迎的课程”(此课程内容整理的大型专著即将出版)。九十年代末开始创作,被认为是中国大陆最重要的基督徒剧作家之一,人称“打地铺的剧作家”。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