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8日
微信

从孩子与人的比较谈: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感恩的心

作者: 菲比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0年04月27日 08:59 |
播放

听一个传道人讲自己孩子的故事,有一天下午,上小学的儿子放学回家,问他一个问题,爸爸,我们有钱吗?传道人一愣,不知道孩子问这个是什么意思,就说有啊,孩子接着问,我们有多少钱呢?传道人说几千块吧,孩子听了说,这么少啊,班上某某同学家里有多少多少钱,他们有自己的房子,汽车,等等。

这个传道人听着听着,不禁发出感慨,时代变化真快,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钱,学会比较了。

今天这个时代,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想要拥有的东西越来越多,好像拥有的越多就越幸福,拥有的少就很痛苦。糟糕的是,很多父母又把这种想法传递给了儿女,直接导致家里富裕的孩子有很强的优越感,看不起贫穷的同学,家里贫穷的孩子很自卑,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在人面前抬不起头。

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在比较中受伤自卑,很多父母努力工作,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很多基督徒也不例外。但是只是提供物质是有限的,有的孩子拥有了很多还是不满足,自己稍微不如别人就感到自卑。

作为基督徒,比起给孩子提供物质,更加重要的是培养孩子有感恩知足的心。不是去看自己没有的,而是为自己拥有的而感谢。就像巴底买,没有因为自己是瞎子而自卑,反而是用自己拥有的耳朵嘴巴呼喊耶稣,最终得到了医治。

北京某医院的医生出诊时被一名患者持刀追砍,受了重伤,两周后才脱离生命的危险,之后还有漫长的康复治疗,即使遭遇这样的境况,他还是想做医生,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快调整好心态时,他讲到了一个感恩知足的小男孩的故事:

“那是2002年我在北大人民医院读研究生的时候,一位两岁的小男孩得了视网膜母细胞瘤,孩子来的时候病情特别严重,一只眼球已经被肿瘤占据,像个拳头从眼睛里伸出来,没有办法,只能摘除眼球。另外一只眼睛的肿瘤比较小,需要通过激光、冷冻、放射敷贴、化疗等保守方法治疗,所以孩子每2-3个月就得复查和治疗一次。

但孩子家庭条件非常糟糕,他爸爸带着他从河南的农村出来,在北京居无定所,医院附近的地下通道都住过,有时候去火车站,白天卖报纸晚上在车站躺椅上休息。这个父亲还是比较伟大的,坚持给孩子治病,一直治了10年,孩子的命终于保住了,但遗憾的是,另一只眼睛也没有保住,双眼都摘除了。

有一次我路过病房,病房里有好几个孩子,有的孩子说话没轻没重,其中就有人讥讽这个孩子,说你怎么连家都没有呀?你家在哪呀?穿的怎么这么不好呀?但这个孩子内心并不痛苦,所以脸上也没有一点痛苦的表情,反而用开心和自豪的语气说我有我爸爸,我爸爸带我在哪我家就在哪,幸福洋溢在脸上。

后来我加了这个孩子爸爸的微信,我们一直保持联系,孩子爸爸经常发来孩子的视频,永远都是笑声,一些孩子看见打针吃药觉得很痛苦,但这个孩子经历了化疗、手术,他的内心还能如此开心,我也非常震撼。”

在面对病痛折磨、家里经济情况又不好的情况下,这个孩子还这么幸福开心,这与父母的教导有很大的关系。

圣经说,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22:6】

物质的陪伴是有限的,感恩知足的心可以陪伴孩子一生,也会影像他的一生。当孩子带着感谢的心生活时,相信无论人生遇到多大的患难,他们都会积极的面对。

父母的生活是孩子最大的老师,当父母带着感恩的心生活时,孩子也会模仿。愿每个父母从主耶稣这里得到满足,以身作则,将感恩的心种在孩子心里。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