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8日
微信

临近中秋,基督徒当谨记该这样过节!

作者: 大漠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9年09月10日 09:59 |
播放

将天上之月圆遥想为人间家庭的团聚,这是中国传统独有的思维方式。是老子“道法自然”的产物,是“天人合一”哲学理念在民间的一种拓展。这种拓展,可以让骨肉亲情进一步和谐,家的幸福味道更加醇厚。

花好月圆之夜,阖家欢乐;觥筹交错之间,其乐融融,亲情款款。如此场面,无论是在外漂泊的游子,还是居家的亲人,可以说每天都在期盼这个团圆节日的到来。

自古以来,有关中秋节的习俗很多,什么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等,但其文化内涵的核心就是团圆、和谐、统一,这种家国情怀已成我们这个民族一个美好的传承。

值得一提的是习俗中的“祭月”和“拜月”,这对基督徒来说,似乎觉得这是封建迷信,是拜偶像,这个中秋节是不应该过的。但任何一个民族的习俗都是约定俗成的,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习俗,甚至一个区域和地方都有各自不同的习俗,不是某个人说改变就能改变的。

从基督徒信仰的角度来说,也是神的认同或者说是任凭的。

祭月与拜月虽是偶像崇拜,但也正说明中国这个民族也是认识神的,只是这种认识是朦胧不清晰的。在中国古代典籍中,这种对神的认识是随处可见的。如同加尔文所言,认识上帝是人心的禀赋。“自有世界以来,既没有一家一国是完全没有宗教的,这就是默认,每人心上总刻有多少对神的认识,偶像崇拜本身便足以证明这看法。”

更何况,这个节日在历史的进化与演变中,早已经失去了偶像崇拜的含义,团圆与和谐才是这个节日的真正主旋律。

基督徒对这个节日,不是去挑剔、辨别、拒绝,也不是无休止地去争辩过不过的问题,而是应积极地融身其中,与平常一样,在世俗上显示出基督徒的样式。甚至可以说,越是节日期间,我们越要向世人昭示出一个基督徒应有的本色——也就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作光作盐”。这样我们在福传时障碍就会自然消解,基督徒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自会如光释放,神自会祝福我们。

四十年以前的这个节日,按其传统习俗其重点除了与家人团聚外,利用节日假期可以访亲拜友。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信息科学的突飞猛进,这个习俗已经落伍和被时代淘汰。当下的习俗是在家人团聚后的旅游,才是人们追逐的对象。如果假期长的话,这一新的习俗便会随即铺展开来,成为社会上一道美丽和幸福的风景。

在这道风景里,无论是团聚或相聚旅游,都会有基督徒的身影。基督徒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信仰也绝不是居住在自己的想象里,而是脚踏实地的生活在家人和社会中。所以我们也要脚踏实地的在生活中践行主赐予我们的真理,在那些还没有认识神的人群中分别为圣。

但分别为圣不是叫我们不合群,更不是叫我们与家人分开,躲在一角谁也不理谁,应是按照主的真理去做好每一件事,坚守自己的圣洁,不可让世俗之罪污染了我们。

在家人与团聚时,也有可能会爆发一些家庭上的纠纷,这样的例证很多,甚至不乏矛盾升级不可调和最后走向法庭的。况且一些家庭纠纷的事极为复杂,外人又无法介入,这样既影响了家庭成员的和睦,也会容易彼此为仇。

所以身为基督徒的我们要学会不在小事上计较,宽容对待家人,凡事谦卑,保持亲情的融洽。也不可与亲人吵闹,要爱自己的家人。

除了家庭外,假期期间与家人旅游更要小心谨慎,遵纪守法是最基本的要求,对不文明的事情坚决不能去做。

当前中国的旅游市场特别复杂,稍不留神,我们就有可能被宰被骗。所以要如圣经所言,应“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避免上当受骗。因为无宗教无信仰之人,“不仅与禽兽无殊,而且在许多方面招惹罪恶,始终在纷扰不安的生活中度日,以致比禽兽更为可怜。因此,唯有敬拜上帝可以使人超乎禽兽,又使人有永生的盼望。”(加尔文)所以,不但我们自己这样,也要让家人谨慎注意。

我们的所信的主,是监察人心的主,在这个节日里,我们不管做什么,都要谨慎自己的言行,以免亏缺了神的荣耀。当记住:中秋月圆这一天,上帝在看我们。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