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9日
微信

基督徒信仰感悟:尊重自己的真实感受,哪怕它看起来不属灵

作者: 千与千寻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7年03月03日 09:37 |
播放

愿起初那颗火热的心,能持守到永永远远。”这是赞美诗《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里的一句歌词。

 

初信时,听到这句赞美诗,心里总是很疑惑:为什么要发出这句愿望,为什么会信着信着就不火热了呢,信着信着,不是更认识神吗,那应该更火热才对啊。

 

我也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有不火热的一天。

 

然而,还是和很多人一样,我的不火热最终还是来访。

 

最开始的不火热是以疲惫呈现。不想祷告的时候,有人告诉你:越是不想祷告才越要祷告。不想读经的时候,有人告诉你:不想读经的时候才越要读经。身体不适不想去祷告聚会的时候,有人告诉你:越是生病才越要去祷告聚会。没有感恩的心做谢饭祷告,有人告诉你:要谢饭祷告,做着做着,慢慢就会感恩。这类例子,不枚胜举。

 

总之,每一次真实的感受都会被否定掉,都是要按照所谓的“属灵”规则去强迫自己做当时不想做的事。

长期如此,心里定然疲惫。

 

虽然教会的各种活动还会参加,虽然还是对大家以笑相待,虽然还是大家口中那个很有追求很有爱的姐妹,但是,我心里非常清楚,那些都不是我发自内心的行为,都是敷衍而已。我并不喜乐,反而深觉麻木、压抑。

 

并且,我也时常因此自责内疚,甚至厌恶自己,觉着自己好假。

 

之后,每次唱起“愿起初那颗火热的心,能持守到永永远远”,恳切地都像是恨不得把自己的心掏出来给上帝看,告诉他:我如此迫切求你,帮助我回到起初,我不要现在这种光景。

 

这种表面“属灵”、内心挣扎的日子过了很久直到我换了一个城市生活

 

到了新的城市新的教会,作为一名新成员,我自然没有任何侍奉,只是参加主日聚会和周间小组聚会。有了很多空余时间,我开始思考:

为什么身体生病想休息,不想侍奉的时候,反而要更加去侍奉?为什么不想读经的时候反而更要读经?为什么不想祷告的时候反而更要祷告?为什么心里明明没有感恩之心,还硬要嘴里念叨感谢主赐予食物?

为什么不能正视自己的真实感受,反而用“属灵”的规则去自虐?

是因为这样才叫虔诚吗?

信仰真的是要我们忽略自己内心真实感受,而去追求“属灵”吗?

我们强迫自己去读经祷告聚会等等的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样的认识?是因为怕得罪上帝吗?是认为这样更能打动上帝的心,从而获取他更多的祝福吗?

 

我开始一遍遍读福音书,想看唯一能够完美诠释上帝的耶稣,当时在世的时候,是怎么做的。

他无视安息日必须什么都不能做的规则从人本身的需求出发医病救人掐麦穗充饥。当法利赛人质问他时,他说出了那句让我非常释怀的话: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

也就是说,守安息日这条宗教规则的目的是使人能够有充分的休息,人才是首位的,不是要为了守宗教规则而不顾人当下的需求、感受。

 

那么,我们有血有肉,会喜怒哀乐,能感知累,是活生生的人,为什么要活地像是在某种“属灵”规则下,看似正确的东西?

 

我开始学着尊重自己的真实感受,哪怕它看起来是不“属灵”的。比如,不想读经就不读经了,不想祷告就不祷告了,不想参与微信群里的信仰讨论就不参与了,不想看信仰方面的书就不看了等等。

 

如果,把主日聚会的次数,把周间小组聚会的次数,把读经的遍数,把祷告的时间,把参与教会活动的种类等这些外在的事物,当做生命的标准去衡量的话,(事实上,我们有意无意地总会这么判断),那,现在的我就是一个没有追求的不火热的基督徒。

 

然而,我在心里并不这么评判自己。

 

因为,信仰是帮助我们成为一个真实完整的人,去自我接纳,自尊自爱,进而更好地爱人如己。而不是看起来“属灵”,实则内心麻木压抑,无法爱己爱人的人。

作为人,真实比”属灵”重要的多,当下的需求比“属灵”规则重要的多。

正是因为我开始学着尊重自己的真实感受,正视自己的需求,整个人才慢慢不麻木不压抑,变得开阔,并因此学会了尊重家人的感受,家庭生活得到很多良好的改变。

 

信仰,终究是要回归生活,是在家庭、工作、社交等各种关系中体现的,如果一个人读经祷告聚会都做的很好,但是,家人并不能从他身上看到耶稣的影子,那么,这个人的信仰只是“面子工程”。

 

可能有人会问:尊重自己的感受,难道想骂人就去骂人,想打人就去打人?

当然不能简单地理解成,想怎样就怎样。

 

举个例子,在夫妻关系中,尊重自己的感受,是当我在关系中愤怒时,我接纳自己当下的愤怒,去感受它,去穿过愤怒,看它到底想要告诉我什么。

尊重自己,是一条向内走的路,而不是站在受害者的角度,把自己愤怒的责任推卸给伴侣,如果伴侣不那么做我就不会大发雷霆,如果伴侣怎么做我就会温柔充满爱意。

如果在愤怒的情绪中,我不想祷告那就不祷告。

 

我在文中表述的尊重自己的感受,是说当自己的真实想法与一些所谓的“属灵”规则冲突时,不妨大胆一点,去听从内心的声音,去正视身体的需求,不用勉强自己非得去读经祷告聚会。

拖着疲累的身体聚会,不如顺应身体去睡个好觉。心情不好不想读经,想吃一碗酸辣粉,就去大口吃,不用责备自己不“属灵”,只看中肉体的需要,强迫自己非得去圣经里找解药。

 

一个人做了太多自己当下并不喜欢的事情,而是以“属灵正确”、“属灵责任”“大家都这么做”而去做时,那么人离自己的心会越来越远,人就不能做自己,不能活出自己,甚至感觉不到自己活着,像是机器、木偶、傀儡,无法体验到信仰带给人的喜乐、自信。

如果你尊重自己的感受,回归自己的内心,放弃不情愿的一些宗教活动,有人因此劝诫你“你不能软弱”,“你不能懈怠”、“你怎么可以沉沦”‘“你怎么可以得罪上帝”,都无需太放在心上,淡然一笑即可,坚定地告诉自己:我喜欢读经祷告聚会的自己,也喜欢不读经祷告聚会的自己,如果前者被他人定义为优秀,后者被他人定义为糟糕,那么我都全然接纳自己。

 

只有在这种自我接纳里,你会彻底成为你自己,成为独一无二的绽放。

不用担心人会沉沦,人在全然接纳的安全状态下,本能就是活出自己,就是上进,而不是无休止的退化。之所以会想着自己以及别人一放松就沉沦的人,是心里总有惧怕,是从没有真正享受过放松。

 

信仰不是在压力惧怕之下的宗教任务,更不是人与上帝之间的交易,它一定是发自内心的是心甘情愿的,是源于爱。

 

当然,也会有从不强迫自己的人,他们读经祷告聚会都是发自内心的。有一对夫妻,是我的朋友,他们几乎从不落下任何一次聚会,他们随和亲切,享受聚会,从未有强迫之意。每次见到他们,我都很高兴,女儿也很喜欢他们。对他们,我心存敬佩,但,我从不拿自己与他们做比较,每个人都有自己当下的信仰状态,如果我去对比,觉着自己不够“属灵”,那就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耶稣说,上帝是灵,要用心灵和诚实去敬拜。如果我们都不能诚实地面对自己,何以诚实地去面对上帝?

 

我宁可做一个真实的接地气儿的看起来不“属灵”的基督徒,也不愿做一个看起来火热,内心疲累麻木的宗教徒。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