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7年发生的“宗教改革”在人类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推动的进程中荷兰曾经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荷兰也曾经因为清教徒改革带来的力量,使之在当时的时代曾成为欧洲最强盛的国家,后被宗教改革的后辈英国超过,但其在历史上仍旧留下了十分丰富的资源。
然而,自本世纪中叶开始,世俗化的趋势令教会的影响在荷兰衰退得厉害,从信教人口的比例来看,荷兰已经成为了欧洲最为世俗化的国家之一。
如今,在荷兰不仅仅教会定期做礼拜的人数明显下降,而且许多教会变得闲置起来,一些教堂还被卖掉改为酒店、旅游场所,甚至清真寺,让人不得不为基督教在欧洲的未来担忧,亟需代祷和新一轮的复兴。
据澎湃新闻网(上海)消息,教会是欧洲城市的地标,而作为荷兰最古老的城市之一、目前拥有12万人口的马斯特里赫特拥有53座教堂,可以看到其曾经虔诚的历史,但随着荷兰社会的世俗化,基督徒的数量大幅度减少,许多教堂门庭冷落,处于闲置的状态;而近年来,教区管理机构开始寻找普通租户,启动大规模的教堂改造工程,其中一些教堂变身大学的图书馆、教室和管理大楼,或是改造为博物馆、酒店和咖啡馆,甚至还有被改为清真寺的。
而其中最为成功的改造项目是被誉为世界最美书店之一的“天堂书店”,它是由位于马斯特里赫特市中心一条小巷内的多明我会教堂改造而成的。
“作为荷兰教堂改造工程的范例,‘天堂书店’获得多个国际奖项,马斯特里赫特市的知名度也因此得到提升。但是荣光背后,也隐含着荷兰社会在世俗化进程中的无可奈何。”该文如此写到。
在荷兰,没有国教,亦没有教会税,因此教会的运作经费全部来自信众的奉献,但信徒的减少,使许多教会入不敷出,教堂的正常修缮和管理也很难维持,因为每年都有大量教堂被迫关闭、拆毁、出租或是出售。
如今在荷兰,有专门的中介公司从事教堂和修道院的买卖,许多教堂被改造为博物馆、餐馆、健身房、住宅、仓库、超市、溜冰场、迪厅、幼儿园,甚至是清真寺。而其中,一些不在文物保护范围之内的教堂被拆毁后,大量宗教器物被出口到其他国家,荷兰也因此成为销售和出口宗教物品的活跃市场。
而且,荷兰教堂的“遭遇”,在欧洲并非普遍现象。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