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9日
微信

“幸福满家园”谈父母与子女相处(一):过度的爱会造成伤害

作者: 童新媛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3年11月07日 00:39 |
播放

近年来,药家鑫车祸杀人案、李天一涉嫌强奸案、孙杨无证驾驶被拘等背后无不暴露家庭教育的问题。父母与子女到底该如何相处?家庭教育亟需更深入关注。日前,基督徒有声博客幸福满家园专门邀请了资深心理咨询师方恩探讨了父母与子女如何相处的问题,帮助父母与成年子女跟着上帝的真理处理亲子关系。

这其实不仅跟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而且跟我们有没有遵行上帝的真理有关。方恩老师认为,中国热播的家庭电视连续剧基本上真实反映了中国的家庭生活,方恩老师结合《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这部电视剧一一剖析和揭示了父母与成年子女之间相处的问题之一—父母过度的爱对孩子造成伤害。

“我随便举两个例子来跟大家说明,比如说有一部《青春期撞上更年期》。起初我以为这部电视剧是描写大概是十三四岁青少年的孩子跟爸爸妈妈之间的冲突,可是看了以后才知道这个故事中的主角其实是成年,也就是成年子女跟父母之间的关系。男主角叫邓家齐,他是独生子。邓家齐的父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从小到大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父母为他精心地安排。邓家齐也是从小就被父母管头管脚,长大后虽然也循规蹈矩,可是心里面非常地不快乐,很有压力。中国的大部分的家庭都是独生子,邓家齐有了一个女朋友叫白晓鸥,父母亲非常的不喜欢这个白晓鸥。邓家齐的父母亲要亲自为孩子挑选他们理想中的媳妇,他的父母并没有真正地去了解白晓鸥,就已经拒绝了。因为感情的事情是没有办法用了理性去说服的,你已经付出感情,要终止这份感情是很痛苦的。所以父母对成年子女婚姻的干涉通常会造成下一代很大的痛苦。”从小父母就什么事情都干预,这个已经让他很受压,当你心里面爱着一个人但是要被迫终止这份爱的时候,这个情绪的痛苦会更加地膨胀和深刻。白晓鸥也爱他爱得死去活来,两个年轻人就非常地痛苦。

后来邓家齐为什么会屈服?这也是中国家长经常上演的一出戏就是“苦肉计”,妈妈心脏病突发住院了。“当父母用这种‘苦肉计’的时候,孩子们就会把他对情感和婚姻炽热的感情被迫割断,无奈之下,娶了父母为他安排的贺飞儿。邓家齐为什么会娶贺飞儿呢?一方面是他不得不屈服,先是妈妈一生气就住院了,后是爸爸摔跤也住院了;另外一方面是他想向爸爸妈妈证明父母为他规划的路线是错误的,他是准备用他悲惨不幸福的婚姻,最后离婚让他父母知道他们强加给他的人生只能导致儿子的不幸。”

到底孩子的青春是要父母来做主还是要儿女来做主?“我们用了一些中国的连续剧《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小儿难养》、《北京青年》、《我的青春谁做主》等等。这些电视剧都是将我们国家家庭中的文化特色所造成父母跟子女之间又爱又恨,很痛苦、很挣扎、很纠结的一个现象把它剖析出来。”方恩老师说,过度的爱也会造成伤害,父母亲过度的爱以至于对孩子指手画脚,管头管脚让孩子们很受苦。

有一些人会认为说东方文化因为强调长幼尊卑,好像无形中有一个阶级制度,父母就是长,孩子就是幼,父母是尊,孩子是卑,所以儿女一定要听父母的。子女完全听从父母说的话,纵然父母的看法或方式不对,孩子也不能反驳,只能照着去做。在孩子成年之后,会引起和很多对父母的反抗,而亲子之间也缺乏了互相交流的感情。有人认为西方文化中父母把孩子当作朋友看待,他们能尊重孩子的人格,让他们自由地发展,孩子可以自由跟父母亲来交流各种思想,有商有量,共同做出对策,也可以像朋友一样勾肩搭背,能够尊重子女的意愿。而方恩认为,这个并不是所谓的东西方的差异,她觉得最主要的问题是人们能不能按照造物主的真理来行。“这不是东西方的问题,而是造物主创造律的问题,如果违反这个律,就好像我们违反在物理学当中的一些律,就会有危险和不方便。”同样的,人与人之间,造物主也给人有一个固定的心理功能,如果你违反了这个律的时候,我们的生活里面会引起很多的麻烦。

父母跟成年子女之间有很多的爱恨情仇,其实最重要的不是东方跟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即使我们在东方,如果按照这个圣经的真理去行的时候,这些问题就会解决很多。这个真理在圣经里面只有简单的两条:第一条就是创世纪第二章二十四节到二十五节说:“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另外一句话是大家所熟悉的,在亲子关系里面上帝给我们的教导就是“父母不要惹儿女的气”。不管你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你能够遵守神的真理,不要惹儿女的气,使他失去志气,使他的情感、情绪心灵破碎。

当我们的孩子成年之后,他需要离开父母,建立自己的家庭。这个离开的意思,用现代语言来讲就是所谓的割断脐带做大人。我们人生有两个割断脐带的重要时刻:第一个割断脐带的时刻就是婴儿从父母的身体离开,这个脐带需要剪断,虽然会痛。如果这个脐带不剪,这个孩子没有办法好好地活下去。剪断脐带他才会有一个不断成长,健康的好的人生;第二个隔断脐带的时期应该是十八岁以后,就是所谓的成年的时期。这个脐带不是生理上的脐带,而是心理上的期待。孩子在思想、意志和情感上他已经开始人生的另外一个阶段,他要与父母割断脐带。十八岁孩子成年之后,孩子在心态上割断脐带,父母亲也要在婴儿时期一样,让他离开你的身体,让他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由的意志和自主权,要开始做一个有担当并且堂堂正正的成年人。他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这个心理的期待要割断,他前面的路才会走得好。如果心理的脐带不能够割断,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婴儿从母体出来,妈妈如果不愿意将脐带割断,这个婴儿会悲悲惨惨地枯萎掉,他的生命会受损。一样的,当孩子十八岁的时候,他跟父母心理上的脐带如果不割断的话,那么孩子前面的路也会悲悲惨惨,亲子之间血淋淋地纠缠不清。

我们谈的过度的爱造成的伤害,我们要记得一个很重要的原理和原则,如果我们把孩子成长的过程用12岁作为一个中间线把它隔开。零到十二岁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应该是塑造,就是说零到十二岁是我们孩子的依赖期,或者说是孩子的易塑期,是好培育的一个时期。十二岁以后我们称为自主期,又称为“难塑期”,这个时候比较就像粘土一样,经过一段时间已经变得比较硬了,你要去雕塑他,已经有点太迟,不是特别地容易,所以我们要把这个时间表记得特别的清楚。

孩子到十二岁有一个心理的需求,孩子十二岁以后大脑发育到某一个地步的时候,他们的内分泌和荷尔蒙也成熟了,这两个加起来使身体上的变化导致心理上的变化,他们心里面有很强烈的成人感,他不希望别人管东管西,他希望自己能够顶天立地,自己去做一些决定和安排,同时使周围的人信任他做的一些安排。父母在孩子零到十二岁可塑可雕的时期,过头的爱就是溺爱,很多东西父母没教,所以当孩子成年的时期,父母有很多看不顺眼,这个时候父母再去管他或教他,可是这个时期已经到了他的独立自主期,“你过头的爱就是你不该管的时候,你想去过头地去干预或管理,这个时候会引起很多亲子之间的冲突和痛苦。”大部分的中国家庭是将这两个时期颠倒了,一个是过头不教,随便溺爱。另外一个是成年之后看不顺眼,要教,就变成了不该管而管,这两个都会出现问题。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