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电影《巴莱》微博写高晓松体曝巴莱人真实辛酸

作者: 高雅歌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2年03月30日 07:50 |
《巴莱》海报(图:巴莱电影官方微博) 《巴莱》海报(图:巴莱电影官方微博)

 27日凌晨3点,音乐人高晓松发微博力挺遭受“网络暴力”的舒淇。短短的数百字浸透着娱乐行业光鲜亮丽背后的辛酸苦楚。这条微博在当天的短短几个小时内引来数万的网友转发和评论,于是“高晓松体”在网上迅速走红,各行各业也纷纷效仿高晓松撰写自己行业版本的辛酸史。

他在微博写道“我们这个行业,卖身卖艺卖青春,用欢笑泪水,献爱与自由。从未巧取豪夺,鱼肉乡里,干过什么伤天害理之事”,字里行间道尽光鲜背后的辛酸,引得众多网友纷纷效仿,疯狂撰写自己行业版本的辛酸史,有网编版、教师版、企划版……统称“高晓松体”。

在这个喧嚣的时代,各行各业都有其哀。“高晓松体”的背后存有这一代人的真情实感,因此“文字诉苦”也成为了眼下各行各业需要。

昨日,电影《赛德克巴莱》的官方微博也透漏出本部影片中的主角“巴莱人”辛酸:“卖身卖命卖青春,用勇气坚持,献信仰与彩虹。未侵犯他人,争地夺利,连大自然都不曾伤害。打胜了,谢族人与彩虹;战败了,失去家园与牧场。战至青丝变白发,狩猎食物住木房。终归走向彩虹桥,随风散去。总有新英雄,不复念旧人。看在曾带给大家骄傲与勇气,能否换回曾经的猎场?”

这部电影是由魏德圣导演拍摄,该影片向人们传递着“信仰”和“男人气概”的故事,魏德圣导演说:“一个真正的男人可以牺牲他的身体,但是必须取得灵魂的胜利!”

对于微博中提到的彩虹,魏德圣导演也解释过:在《圣经》创世记里,“彩虹”代表上帝对人类永恒不灭的许诺;而对魏导来说,则是“和谐共存”的一种表征。当不同颜色并在一起,原来可以呈现出这么美的画面;若单一颜色分开来看,不免单调,若把所有颜色搅和在一起,就如同一团烂泥。

这部电影故事叙述在险恶的日据时代,赛德克族被迫失去自己的文化与信仰,男人必须服劳役不得狩猎、女人派遣帮佣不能编织彩衣,骁勇善战的赛德克族马赫坡社头目莫那鲁道,见证这三十年来的压迫统治,看着族人过着苦不堪言的日子。因一场误会种下日警和赛德克族的紧张关系,自此族人便活在恐遭日警报复的阴霾中,忍辱负重的莫那鲁道在深思后,虽知这场战役将面临灭族危机,但他明白唯有挺身为民族尊严反击,才能成为真正的赛德克人,于是决心带领族人循着祖灵之训示,夺回属于他们的猎场。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