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桃姐》首日票房破千万 揭秘成功在于真诚

作者: 叶一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2年03月12日 04:11 |

 许鞍华执导的电影《桃姐》8日上映,以1300万票房成为当天的票房冠军,打破文艺片在影院常常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桃姐》再一次提醒我们:好电影不必动不动就大投资、大排场,创作者的真诚和用心,观众们看得到 ,而票房就是他们最直接的回报 。

 《桃姐》去年9月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次亮相,就获得了媒体和影评人的一致好评,女主角叶德娴也凭借该片获封威尼斯影后。去年11月底的台湾金马奖颁奖典礼上,《桃姐》又拿下“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三项大奖,《桃姐》从去年9月到正式上映,近6个月的试映口碑确实勾起了很多人的观影兴趣。
 
电影最终是要“落地”,接受普通观众的检验。《桃姐》将视角定格在一个老年女佣身上,家佣和少爷的主仆情,老人院的人生百态,一系列元素缓缓铺陈,娓娓道来,讲述了一个关于爱、尊重以及尊严的故事。
 
很多看完《桃姐》的观众都说这是一部毫不喧哗的作品,它不靠精巧的情节取胜,而是用大家都能体会的情感吸引你:每个人身边都可能有桃姐这样的老人,每个人都不得不面临日渐衰老。
 
有观众看《桃姐》后感言,本片最大的亮点就是将人的生老病死这一苦情主题置于温馨、恬淡的影像风格中,丝毫没有故作苦情的刻意。我们生活的世界就像片中的老人院,人的生老病死伴随时间的流转静静地发生,“人总有那么一天,但是桃姐是如此乐观地面对,真的非常让人感动。”
 
从《英雄》以后,中国电影就进入比名气、比投资、比特效的一个怪圈。一个知名导演、几个当红明星、不知所谓的对白、故弄玄虚的剧情加上庞大的特技场面就是一部商业快餐,在各大电影院席卷票房。中国电影的过于商业化和娱乐化,而让很多电影人忽视了电影本身的质量。《桃姐》再一次提醒我们:好电影不必动不动就大投资、大排场,创作者的真诚和用心,观众们看得到,而票房就是他们最直接的回报。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