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9日
微信

参加诗班要注意些什么?

作者: 絮语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10月28日 14:01 |
播放

诗班的成员是由教会中的信徒组成。一般来说,他们会有更好的属灵生命和唱诗技巧,聚集在一起向上帝献上赞美的祭。由于诗班的事奉人员在教会中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尽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那我们在参与诗班的时候究竟要注意什么呢?

同心合意比唱诗的技巧更加重要

在我们这里,不少教会的诗班在唱诗技巧上花费了不少的工夫和时间,甚至请教内外的不同老师来给诗班上课,教导如何唱好诗歌、如何学习乐谱、如何指挥等等。经过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的花费,大家也确实有了一些提升。但在追求诗歌技巧提高的同时,他们忘记了在属灵生命上的提升,这也就导致了大家虽然技巧提高了,但仍然缺乏同心合意的心。

随着大家唱诗水平的提高,各人也逐渐地开始有些骄傲和自满,都认为自己唱得就是最好的。这也导致在一些活动的时候,好多人都想独唱,即便在小组中也都想突出自己,甚至有的人在大合唱时也是如此。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使得诗班成员之间难以形成默契的配合。原本应该和谐统一的和声,常常因为个别成员刻意凸显自己的声音而变得杂乱。大家在排练时,不再专注于整体的节奏与情感的表达,反而更在意自己的声部是否足够突出,能否得到他人的关注。

久而久之,诗班内部的氛围也逐渐变得紧张,彼此之间的包容与理解慢慢减少,甚至会因为一些唱法上的分歧而产生矛盾,严重影响了诗班作为一个整体向上帝献上赞美时应有的合一见证。

行得好比唱得好更加重要

有人认为对于诗班的成员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唱得好,其实也并非如此。因为最重要的并不是唱得好,而是行得好。

对于诗班来说,确实要能唱、会唱,但唱并不是最主要的,最要紧的是我们可以为主作见证。当我们站在台上的时候,并不是用技巧感动人,而是以我们在主里被改变的生命来感动人。我们要经历到赞美诗歌中的属灵经历,让诗歌中那份对信仰的执着与对生命的热爱,通过我们的言行自然流露出来。这种由内而外的生命见证,远比华丽的唱腔更能触动人心,因为这彰显的是主的荣美在我们生命中的工作。

诗班成员若能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信仰,彼此相爱、和睦相处,以温柔、谦卑的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那么当他们站在一起歌唱时,即使技巧有所欠缺,那份合一的生命气息也会成为最动人的乐章。反之,如果一个人歌声再优美,却在生活中充满纷争、自私自利,那么他的歌声也会失去属灵的力量,无法真正荣耀上帝。

所以,行得好是诗班成员生命见证的根基,只有先在生命上活出基督的样式,才能让所唱的诗歌具有真实的属灵分量,为主赢得更多灵魂。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诗班是一个集体,合唱更是。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多”变成“一”,让我们自己消失,使上帝能在我们当中被高举。

正所谓“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当我们参与诗班的事奉后,不要再想着突出自己,而是要学会放下个人的喜好与骄傲,主动融入团队的节奏。在排练时,认真聆听他人的声音,及时调整自己的音调与气息,确保每一个声部都能和谐共鸣;在配合中,多一份包容与理解,当出现意见分歧时,以祷告的心寻求共识,让彼此的恩赐在合一中相得益彰。就像身体的各个肢体,虽有不同的功能,却因同一个目标紧密相连。唯有每个成员都愿意为整体的益处摆上自己,诗班的事奉才能成为一股不可分割的力量,将荣耀完全归于上帝。这样的诗班,即便没有华丽的舞台装饰,也能因彼此相爱、同心服事的见证,让听众感受到从上帝而来的平安与喜乐,使诗歌真正成为连接人心与上帝的桥梁。

背后的付出比人前的显露更加重要

不论是诗班,又或者是其他的事奉团体,总会有人在人前,也总会有人在人后。

不要因为我们在人后,做的事情好像大家都看不到而心有不满。要知道,不论我们在何处,即使事奉看起来再平凡,也是在为主而做。

就如一首和谐的诗歌,既需要台前演唱者用声音传递情感,也离不开幕后每一个环节的精心配合。这些在人后默默付出的弟兄姐妹,他们的爱心与奉献,同样是事奉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上帝必看见并记念每一份真诚的献上。当我们甘心在人后尽忠,以敬畏的心对待每一个看似微小的任务时,我们的生命也在这样的操练中被陶造,变得更加成熟与稳重,让事奉的果效在无声中自然流露,彰显上帝的荣耀。

参加诗班的弟兄姊妹,一定要学会谦卑,甘心降服在主的面前,不把个人的恩赐或地位当作炫耀的资本,而当以仆人的心志彼此配搭。无论是负责整理乐谱、调试音响,还是默默为团队祷告、预备茶水,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工作,都是事奉链条中重要的一环。当我们放下对“被看见”的渴望,专注于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竭力时,那份不求回报的爱与顺服,本身就是对信仰最生动的见证。这种在平凡中坚守的品格,会像一粒种子埋在土里,虽然暂时看不见生长,却在暗中积蓄力量,终将结出丰硕的果实,荣神益人。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