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
|
地区版
2025年10月18日
微信
邮件订阅
首页
国际
教会
社会
家庭
文化
生活
商业
观点
目录
关键字:
和好
查理·柯克
家庭观
血月
首页
>
观点与专栏
>
作者文章
>
简介
絮语
90后教会牧者
絮语—作者文章
教会的健康发展需要有人付出和努力——从努力培养同工说起
真正有远见的领袖,会以开放的心态欣赏同工的闪光点,将他们的长处视为教会整体的财富,而非是对自身地位的威胁。当同工在恩赐、学识或能力上展现出超越之处时,领袖若能主动搭建平台、赋予责任,不仅能让同工的潜能得到充分释放,更能形成良性的团队氛围,激励更多人追求卓越。
教会负责人是否也成为“黑心老板”了呢?
事奉的核心是心灵的耕耘与真理的传扬,而非无休止的事务堆砌。当教会将同工的价值简单等同于“不停做事”,甚至将正常的灵修学习视为“无所事事”,不仅会扼杀同工的事奉热情,更会让教会的事奉偏离以心灵和诚实敬拜的本质。真正健康的教会氛围,应当给予同工合理的空间去装备自己、沉淀心灵,让他们在安静中领受从上而来的...
如何面对患上抑郁的基督徒肢体?
朱姊妹因各种原因不知不觉患上了抑郁症。当教会的弟兄姊妹知道后,也有人同情并为她祷告,她也因此而得到一些安慰。但也有人指出,基督徒应该是靠主常常喜乐的,怎么这么容易就得抑郁症呢?是不是信心不够?这也导致朱姊妹又有了压力,现在整夜睡不好觉。
基督徒抑郁是没有信心的表现吗?
不要随意地将患有抑郁的人归类为没有信心,这不仅不符合事实,对他们的恢复也没有任何帮助。要常有耐心和宽容,鼓励他们重新进入正常人的生活中,不带有任何歧视色彩,用基督的爱去温暖他们,这才是基督徒当有的态度。
“现代哥林多教会”的警示:当事工繁荣掩盖了生命荒芜
有人直接给出“当地的哥林多教会”一词。因为该教会在老县城,相比其他教会,有退休金的信徒很多,教会奉献款很可观;同工数量不少,有恩赐的也不少,就是缺乏属灵生命的复兴。这不禁使我们想起哥林多教会:教会要有恩赐,但不能空有恩赐没有生命;甚至是恩赐越多,问题也越多。
请留心异端邪教的“引诱”——从一位牧师的经历说起
要留心网上关于信仰的信息,不论是讲道还是课程,都要谨慎选择。尤其是对于那些以“免费”“系统”“专业”为噱头的线上信仰活动,更要保持清醒的辨别力。
“活”见证最安抚人心
其实,真正的见证就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隐藏在那些看似平凡却充满爱与坚持的瞬间里。每一个微笑、每一句鼓励、每一次默默的付出,都可以成为他人生命中的光。当我们愿意用行动去践行信仰时,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也可能带来巨大的影响。这样的见证不需要华丽的言辞,也不需要刻意的表现,它只需要一颗真诚的心和一份坚...
AI不能代替我们写讲章
所以,我们要学会正确看待和使用AI技术,不要顾此失彼,继而忘记了传道的初衷。我们还是应该多多地仰望主,好好地祈祷并求主帮助,求主赐下亮光,不要总是指望AI帮我们写讲章。
事奉者必须要提高社会学历?——从一位事奉者的迷茫说起
社会学历的提升若能成为辅助我们更好理解时代背景、服务不同群体的工具,那固然是有益的,但倘若本末倒置,让世俗的追求挤占了亲近上帝、装备真理的时间,就可能使事奉失去根基,变得肤浅而空洞。我们当常常省察自己的内心,确保每一分努力都指向荣神益人,让对真理的追求始终居首位,其他的一切成长与装备都围绕这个核心展...
不要因为信徒少就不愿意去讲道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我们不仅不应该轻视和远离人少的教会,反而更应该“抢着”去人少的教会,这才是一个真正为主事奉的人应该有的样子——不追求表面的荣华,而是追求内里生命的更新和改变。
1
2
3
4
5
6
7
热门专栏
1.
“丧” 的躯体化:身边的老鼠族
2.
当今时代,请务必保守好性道德
3.
悦影评 | 总有些事是我们要努力坚持的——《戏台》观后感
4.
教会中的年轻人遇不到合适的另一半该怎么办?
5.
见证 | 从“信佛”到“信主”的生命改变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