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传道人来说,农村乡镇的传道人比例远远高于城市。这是因为在农村,很多人缺乏牧养,难以走出乡村。所以他们不得不留守在村镇中,一边奔波于各个聚会点传道和牧养信徒,一边还需要挤出时间去做兼职来维持生计。
而对于新一代传道人来说,他们没有土地可种,还新增了结婚彩礼和住房的压力。因此,在新一代传道人中存在很大的艰难和挑战,就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传道人因为社会的变迁,而不愿意满足于一生默默无闻地坚守在一个村镇教会中服事。我认识一位90后传道人,第一次与他见面时是在一个乡里的教会中。当时他被教会里的叔叔阿姨视为是教会中“接棒”的下一代来培养,他也很乐意委身在其中服事。可是,在服事了两三年之后,这位弟兄发现乡镇上的各种设施都很落后,而教会中基本都是以老年群体为主,再加上身边几乎找不到一个同龄人为伴,于是在不久之后他向教会提出了要离开的申请,希望自己能在年轻的时候多去大城市的教会走走看看。
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地发生了许多乡镇的教会中,大城市的吸引力、年轻群体和生活方式吸引着年轻基督徒的心,以至大家无论是工作还是服事都倾向于“离开农村,走向城市”,这使乡镇教会中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教会也变得越来越荒凉。
对于一个服事者来说,往往看起来越是平淡无奇的事情,越是最有意义的。比如日复一日地研读默想经文、为每一位信徒的灵魂守望祷告、挨家挨户探访、陪伴一个人在上帝的话语中成长。这些看似没有功成名就的作为,实际上是在真正地牧养羊群,做上帝所委托的事。因为上帝对传道人的委托就是用上帝的话语来牧养祂的羊群。正如在使徒时代,当人数越来越多时,没有人管理饭食,所以彼得说:“我们撇下上帝的道去管理饭食原是不合宜的,但我们要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
有人说:“传道人是灵魂的工程师,被上帝呼召来照顾、医治、安慰和引导人的生命。”然而对于年轻传道人来说,一方面他们乐于从事这一极有意义的工作,但另一方面,在这个信息爆炸、物欲横流的时代,无论是工作、结婚、收入还是社交,都与从前大不相同。如今,年轻人的生存压力很大,对于传道人来说,也同样意味着需要面对社会环境的变迁。当教会的制度、薪资和保障缺失时,也会给传道人带来很多试探。
我身边有一位85后的传道人,他很有讲道的恩赐,也富有学识,经常在深夜里刻苦地研读上帝的话语。然而,当他面临房贷压力、女儿上学的费用以及家里亲人需要医疗费用时,我看到他两鬓的头发很快就变白了。有一次我去看望他,和他聊天,他说:“我现在拍短视频,希望通过短视频让更多人认识我,这样我就可以被邀请到更多的地方讲课,获得更多的收入。我也会把我的文章发在公众号上,甚至在直播中接受打赏,甚至可以带货。”
我当时听到他的分享,知道他的生活艰难,也理解他这样做的苦衷。但我心里还是隐隐为他担心,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他把时间花在网络上的话,势必会忽略对自己教会羊群的牧养。几年之后,他写了很多书,他的讲章和短视频在网络上流传得越来越广;他也的确被各个教会知晓,被邀请在各个城市的教会中奔波服事。然而,代价却是他原本委身的教会却日渐荒凉,他与妻子和女儿也只有等到周末的时候才能见一面。当我再次见到他的时候,我发现他状态十分不好,他面容憔悴,家庭关系也不再像从前那样和睦。他的状况让我实在为他捏一把汗,因为我知道这位弟兄是一位爱主的弟兄,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这么做。
在社会不断变迁,而教会却没有任何更新和照顾传道人需要的时候,传道人必然会面临一个很大的试探,那就是无法专心以祈祷和传道为念。而那时,最大的亏损不只是传道人和他的家庭,而是主的教会。
思考到这里的时候,我在想,作为传道人我们应当一同警醒。虽然在这个社会中生活艰难,但我们需要坚守服事的根本并非是有一份完全保障的供应,而是凭着信心。正如保罗所说:“我们行事是凭着信心,不是凭着眼见。”因为在服事的道路中,真正能供应我们的,是掌管一切又乐意慷慨赏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
所以,当生活的缺乏来临的时候,我们要想的是怎样忠心地坚守在自己的本位上。要相信上帝既然呼召了我们,就必然会对我们负责到底。所以,当我们心里想要做各种兼职,跟随时代的潮流去解决生活问题时,我们应当询问自己:我是否是出于信心来服事?是否可以忠心地向主交账,说我这一生已经专心以祈祷和传道为念?我是否对得起主对我的托付?就像在提比哩亚海边,主对彼得所说“你喂养我的小羊”。这是我们需要警醒的,免得入了迷惑,顺从这时代的潮流,而不再以传道和祈祷为念。
另一方面,当传道人无心服事,被其他事物缠身时,教会通常会指责他们在服事上“不忠心”。可是,我认为教会同样也应当反思,就是为什么教会中有许多牧者在经济上犯错误、跌倒、贪污、挪用过公共财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想有一点很重要的原因是教会没有为传道人提供充分的保障,根据上帝的道来满足他们的需要。
在旧约中,上帝将自己作为供应利未人的保障。正如上帝所说:“利未人不可以有产业,我耶和华就是你们的产业。”以色列人要将所收的十分之一归给利未人,这是属于他们的。然而,今天的教会需要反思的是,我们要求传道人全身心投入,专心以祈祷和传道为念,但另一方面,我们却不给他们应有的保障,似乎让他们“一面挤奶,一面却不给他们吃草”。难怪今天教会的工人越来越少,即便有,也不愿意全身心投入。
这也是很多牧者的孩子长大后,当教会问他们说:“你愿意像你爸爸一样做传道人吗?”大部分孩子的回答是“绝对不会”的原因。因为在下一代的心里,服事不是一件荣耀、喜乐、充满盼望的事,而是一件看起来“心里苦,生活也苦”的事。
我也知道有很多传道人,一方面希望他们的下一代起来传道,但另一方面又很心疼,不想让孩子走这条太苦的道路。难道这不是今天教会应该反思的吗?我们应当鼓励传道人,保护传道人,竭尽全力地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专心祈祷和传道的保障。所以,我希望教会能够开始关注传道人的生活保障,当看到有传道人跌倒、软弱或者离开的时候,我们应当做的不是责备,而是用主的爱去挽回,并在生活上支持传道人,让他们可以真正专心地以祈祷和传道为念,使他们将来向主交账的时候,不致忧愁,反倒充满喜乐。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