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剧作家姜原来的新书《文化与基督:救人到吃人》出版后,一直被很多人关注,各类讨论和讲座也陆陆续续进行,并得到了大量积极反馈。
11月9日,姜原来受邀请在一次全球华人“公共神学大家谈”的系列讲座中以《追随“墨面”基督——珍惜大地深处的基督教文化宝贵矿藏》为题进行了分享。当天讲座的副题是“一个本土基督教作家‘野学’学人的公共神学分享”,姜原来正是以此为自己的立场和角度,再次强调了除了教会直接的服事和作用之外,公共领域也应该有并且需要有基督教角度的公共文化,他鼓励中国教会和各类文化事工要像黄山松和红树林一样成长。
姜原来,上海人,曾去黑龙江偏僻乡村“插队落户”三年多,大学毕业后长期在政府和研究所从事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环境规划和野外环境科研等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为基督徒,九十年代初进入民间文化基督教文化领域,九十年代末开始创作,先后著有四部大型话剧:《贝多芬在中国》、《莎士比亚在嘉兴》、《雁荡平安夜》和《兰林复活节》。其中大型音乐话剧《贝多芬在中国》在2020年被世界艺术级别最高的中西艺术交流活动“纽约中国音乐节”详细介绍推荐,这是中华本土基督信仰背景的艺术作品首次登上国际重要公共艺术舞台。2020年,《雁荡平安夜》和《兰林复活节》获由世界汉学研究中心之一美国杜克大学所主办的首届世界华语基督教艺术最高奖“雅歌艺术奖”的“文学特别奖”。姜原来被认为是中国大陆最重要的基督徒剧作家之一,人称“打地铺的剧作家”。
以两个小故事为开场白
讲座开始,姜原来首先分享了2个真实的小故事:
——阳澄湖上不灭的渔灯:这是关于江南天主教渔民的故事。他们世世代代都是文盲,也是江南地区社会最底层的一群人,却是中国最早归入基督教信仰的一群人。由于日晒雨淋,他们的脸黑黑的,“墨面”这个词也是从这里开始的。上个世纪80年代,为了躲避冲击,他们晚上12点左右划船到湖中央,围城一个同心圆,老主教的船在最中心,其他船围绕着老主教的船依次排开并熄灭船上的渔灯,只留下老主教船上的那盏灯依然闪亮。老主教带着大家举办完弥撒后,人们再依次去到他面前领圣体(圣餐)。
——雁荡山弟兄姐妹的故事:话剧《雁荡平安夜》讲述了他们在最黑暗的文革时期依然坚持信仰,在海拔一两千米的高山,冒着刮风积雪的生命危险,带着干粮去山上聚会最长超过1周的时间,为要过平安夜和圣诞节的感人故事。
公共领域应该有也需要有基督教公共文化
分享完这两个小故事,姜原来说:“公共领域不仅应该有教会直接宣讲福音的信息,如果条件允许的时候,用教会的话语体系来传讲福音、解经、释经、讲道。公共领域也应该有、并且也需要基督教角度的公共文化。”
他介绍他自己的作品即第一部话剧《贝多芬在中国》是他四部话剧中最具公共艺术性的也是长期在海内外公共文化中演出最受欢迎的一部。这部话剧是一部公共话剧,在他看来,因为这部作品讲述的是公共话题,而不是教会话题,是以“盐融化在水中,光照在黑暗中的方式来创作的”。话剧记录了贝多芬音乐在中国传播的故事,并且讲述了出生在基督徒家庭却又离开上帝的浪子贝多芬,他以及他的音乐是如何慢慢重新回到上帝的怀抱当中的。姜原来强调,我们既需要像话剧《雁荡平安夜》一样直接讲述基督教福音故事的公共文化作品,也需要用盐溶于水的方式为主作见证。
为了体验生活,姜原来曾去精神病科住了几天,他的感慨是在青年人普遍空心病、青少面普遍自杀严重、富人到穷人的精神崩溃等群体的精神危机中,现有的公共领域的文化资源已经无法满足人内心的无名饥渴。虽然教会直接福传的难度在增大,但可以通过文化做一些福音预工。
他播放了在各地分享时时经常会播放的电影《教会》(The Mission)的开头,讲述的是十六七世纪欧洲白人将福音传入南美高原的印第安人中的故事。由于印第安人有白人将他们卖为奴隶获取利润的经历,第一位传教士福传失败,并被挂在十字架上扔进了河里。第二位传教士知道印第安人喜欢音乐,便带着双簧管进入印第安人中间,最终成功将福音传给他们。
姜原来由此引申说,“双簧管”的品质和种类可以有很多,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或者几种双簧管为主展开工作,比如不少人要思考“我的双簧管是什么?”有人认为是读书小组,有人认为是篮球队……
福音更新社会的三个阶段
他认为,福音更新社会需要经历三个过程。
“第一个过程是,福音夺取了一部分人的人心,群体中的一部分成为基督徒,福音在一部分人中扎根。”
“然后,福音在这个群体形成的教会中,形成教会内部的文化,就是教会自己的教会文化,就是我(在《文化和基督》书中)讲的基督信仰与世界文化23种基本关系中的第一种,最好的文化是教会文化,教会的音乐、教会的美术作品、教会的文字作品、教会的建筑,教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方面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基督教文化财富。”
“然后,再是盛载福音的基督教文化再去影响社会,在社会形成公共的基督教文化来影响社会、改变社会。”
他表示,每一步都要踏实的走,如果只有第一步,没踏入第二步的话,反而会影响基督徒和教会的生命。
而文化对于基督徒而言,就是基督徒创作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基督徒的生活方式,他强调说,这种文化应该体现在基督徒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只是体现在基督徒听道、讲道、读经、祷告和聚会当中,也要体现在基督徒听什么歌曲、跳什么舞、在公共领域展示自己的什么形象上。
大地深处本土的基督教文化像黄山松和红树林一样坚韧成长
除了作为2000年基督教会史的2000年基督教文化史以外,中国本土的基督教文化中也有很多可以使用的资源,姜原来列举说:都市青年知识分子的基督徒创造的基督教文化,学者、教授创作的华语神学著作、灵修著作和历史研究著作,天主教学者的丰富贡献等等都是,除此之外,他特别提到了我们不熟悉、但又是“最最丰富”的“墨面”基督教矿藏——大地深处本土的基督教文化。
他以生动的比喻来解释了这种文化的生长状况: 他喜欢用两种树——黄山松和红树林——来比喻中国本土基督教文化事工。
黄山松是在将种子落在坚硬的花岗岩岩石缝中,并用它生命仅有的一点能量分泌出一种特有的生物酸,来腐蚀掉身边的花岗岩,而把第一根根须扎到花岗岩里面,慢慢经年累月而出现的,并最终带来了整个黄山的丰富生态系统,使狰狞的黄山变成了美丽的黄山。而红树林是在汪洋大海中扎根并成长起来的。红树林的生命力很强,它们不怕波涛汹涌,也不怕被砍伐,即便被砍伐也可以很快地生长并蔓延开来。
姜原来说:“黄山松的经历就是中国教会已经做的、正在做的、也应该继续做的事情。”
“我们既是在一个花岗岩的环境里,也是在一个汪洋大海的环境里。”而这个汪洋大海不是“水”的汪洋大海,而是“世俗文化”的汪洋大海。
最后,他呼吁说,中国学院派的基督徒学者要走出象牙塔和书斋;在谈到中国本土神学建设时,不能只是想到与儒释道对话,还应有“墨面”基督徒在大地深处积累的丰富文化;他也期待中国内地的教会不要继续把新酒装在旧皮袋里,而是要把旧皮袋改成新皮袋,好好建造基督教文化,也支持中国基督教公共文化的建设。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