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感谢信仰在中华大地的兴起,让我们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我的弟兄姊妹的,属于这片土地的希望
——姜原来新作《文化与基督》访谈实录之四
【主持人】张秦: 教育界的张姊妹,听说你做过很多跨界的工作,也是姜老师的学生,是吗?
张姐妹: 可以这么说,姜老师给我很多的影响。
张秦: 您读了哪些部分,谈谈你的感受好吗?
张姐妹:非常的感恩。我觉得这是一部行走中华大地深处的宝贵的记录和呐喊,这是一部清新刚健的作品,一扫学院派文章的沉浮和积习,这不是学院派的学者们坐在书斋可以写出来的。这种感觉就像“初唐四杰”给当时充满宫廷氛围的初唐文坛带来的清新刚健之风一样。
我谈几点,第一个是采访。
这本书里面有很多的姜老师的采访,这些记录是大地深处第一手资料的记录,是帮助我们了解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全貌的真实的记录。
我曾经在国外的媒体驻中国的记者站工作了很多年,在这期间,因着采访不同的新闻事件,也曾踏遍中国的各地。在这些采访当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每个新闻事件,而是一个个人和他们的故事。所以,在阅读姜老师一篇篇记录的时候,我看到了他记录的一个个个体和生命,每个地区不同的情况,而这些生命的组成就是我们真实的国家和社会。看到他记录的人的故事,我好几次落泪。比如说,那个不会笑的姐妹,那个得救的祥林嫂,这些真实的生命故事真得是叫人难以忘怀。
第二点想谈的是历史。
我们看到的所有的历史都是有偏见的。我们阅读历史的时候,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书籍,不同的意识形态来阅读,这样才可能拼凑出一幅更清晰的历史画卷。
我现在也在教学生们学习人文学。我在带学生学习历史的时候,也常常会让学生来分辨哪些材料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哪些不是。我们读历史,要读历史书籍,也要读记录这些历史的第一手材料,甚至我们能够从这些第一手材料当中看到我们现今存留下来的这些历史记载的问题。姜老师的这些记录恰恰就是当代中国的第一手的历史材料,非常宝贵,也非常真实。无论是姜老师这本书的记录,还是姜老师常年以来做的服事,带领弟兄姊妹们行走上海,行走江南,介绍上海一座座的建筑,包括学校背后的故事,这些都成为了我课堂上给学生们讲授的很多内容的来源。比如说徐光启,他真的不只是一个科学家,他实在是太丰富了。当我看到他用拉丁文给葡萄牙国王写信,我不由地赞叹他的拉丁文那么好。姜老师书里说,吃地瓜的时候,我们要想到这是GOD创造的,但是由徐光启引进的。我想我们要为此向上帝献上感恩,向徐光启这些宣教士献上感恩,包括当我们在吃烟台苹果的时候,云南咖啡豆的时候,我们都应该知道向谁感恩。
再回到徐光启,我们看到《几何原本》,看上海的徐家汇以徐光启的“徐”来命名的时候,看到徐汇中学、土山湾博物馆(中国油画的摇篮),徐家汇的气象局教堂,藏书楼,包括宋氏三姐妹的妈妈(她也是徐光启的后人),这些许许多多,都成为了SD对徐光启的祝福,也成为了对整个中国的祝福。
所以,我希望我们在了解历史的时候,不是只有官方的狭隘的内容,要看到更为丰富的,如果只看官方的书籍是得不到这些信息的。
第三点我想说的是呐喊。
因为《呐喊》是鲁迅的呐喊,姜老师在作品中,在和鲁迅对话,我在书中也听到了姜老师的呐喊。
首先是对这片土地中“文化救赎”的呐喊,对合一的呐喊。姜老师一直致力于合一,我觉得他有一个非常精准的观察,就是在文化艺术如音乐领域,三大教派从来没有分裂过,这真的是一个非常精准的观察和总结。
虽然我们看到它们在神学方面的不同,可是当我们回顾宗教改革的时候,宗教改革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口号,拉丁文叫做Verbum Domini Manet in Aeternum,英文叫做...中文就是“回到源头”。这个"源头"是一个复数词,不仅包含圣经,也包含教父传统。奥古斯丁说,在本质的事上要合一,在次要的事上要自由,在所有的事上要有爱。和姜老师认识这些年,我看到他一直身体力行,以最谦卑敞开的姿态在致力于这些合一。
这对我们是一个特别的提醒。我们不应只盯着宗教改革后500年的神学、文学、艺术和音乐,而要把眼光放到整个历史和文化当中来寻访古道。合一的前提是谦卑,是对我们身处在具体教派中的人,要保持谦卑的呼吁和呐喊,与大公教会的不同的教派不同的文化和传统去对话,去了解和学习。
还有很多,比如姜老师在《厕所伏地魔》一章中提到,很多有过神学装备的同工,是在厕所被打败的。可是内地会的宣教士们没有一个在传记中提到厕所的问题,这说明厕所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
富能仁,英国帝国理工的高材生,出生在非常富裕的家庭,钢琴又弹得那么好,他只身前往云南腾冲,又去傈僳族的山区,生活条件、如厕条件不用说了(其实云南在90年代,即使在城市里也还在用旱厕,更不用说山区,更不用说富能仁和内地会的时代了)这也让我们看到这些宣教士,他们不仅领受了神学的装备,而且在这些问题上也没有被打败,非常令人钦佩。
这本重量级的书不仅给我在教学当中带来丰富的,有价值的资料,也给我打开了非常广阔和多维度的思路。这本书当中,我看到“博雅”,用姜老师自己的话来说是野学,但是这些野学真地非常真实、丰富,宝贵,这些真实的内容也是在教育当中,我们应该带学生来认知和思考的。
最后,我觉得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的JDT都应该读的书,甚至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读的书。我相信每一个阅读这本书的人,都会有非常丰富的得着。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
张秦:观众评价说您超级棒,说您这么年轻分享得却这么好。还有人回应说,明代陈振龙引入红薯,徐光启推广种植红薯。感谢你,跨界又精彩的分享。
全一弟兄:我跟姜老师认识,年头不短,我们有比较相似的经历,都是学工程技术出身,都爱好文学。姜老师受外婆的影响比较多,我也是祖辈带大的,所以对姜老师书中反映的时代,感觉比较亲切,我也在姜老师身上看到了只有民国人才有的气质。
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过去一些老人和现在的人们不一样,有些是中国固有的传统,只不过被历史淹没了,或者是被有意地掩盖了。
我对这本书的第一感觉,就是我舍不得一下子看完。我就想仔细咀嚼,我给自己规定每天不能超过多少页。现在我看完了。我觉得这本书,它像是一个地图,姜老师把所有的人类精神文化成果都做了标记,就像很好的导览图,他像导游一样,引着大家在世界、文化的丛林里来个遨游,来做欣赏。
这本书也可以作为我们属灵状况的一面镜子,因为他分析了很多关于灵魂各个侧面的东西,包括JD文化和文化现实中的23种关系——很丰富的关系,人们可以用它照出社会现状、文化的现状,包括你自己属灵的状况和JD的差距,我觉得这是很好的,镜鉴。
它也是一个工具箱,它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滋养和打磨,成为我们打磨属灵生命的工具。
他本身经过多年的思考也好,沐浴光照也好,然后呈现出来,这是很珍贵的东西。
这本书是一本不迎合市场的书,它不讨好买主,它的珍贵之处也正在此。和姜老师这个人的珍贵之处一样,它也是被神所塑造的。
我觉得姜老师有民国时代知识分子的气质,我可以想象他的生命里经过了多少艰难,但是他留下的许多美好,他呈现出来许多美好。跟人交往的时候,你直接的感觉就是他身上有JDT的品格,这是现在很多弟兄姊妹,包括我所欠缺的。他是这个时代塑造不出来的人物,但是,只能是这个时代,这种生命过程才能造就出他这样的生命。
我觉得本书比较珍贵、比较特殊的就是它有一些口语化的记录,姜老师并没有把它们删去,没有让它们经过书面语言的改造。
我们看到当今在整个社会中有属灵的倒退。这是一种政治正确,特别在西方体现很明显。在中国,JH在这方面的体现,有时过于专注于教义,过于专注于细枝末节的辩论,往往忽视了生命方面的根本。用一个神学家的话说就是“头大于心”,思考大于心灵。一开始,有人会认为姜老师是”心大于头“,就是觉得他的生命,可能相当丰富,但他的思辩性可能差一点,但是这本书打破了这种印象,他对所有的哲学,思辩性的、现实的思考, 对比现在一些专业的哲学家并不差。
张秦: 谢谢您。有人在您发言的时候给了一些回应,说”原则的事要对主忠心,细枝末节随心,凡事凭爱心“。琴姊妹说“头大于心,心大于头“太有深意了!谢谢全一弟兄。
下一位分享者是阿fang姊妹。欢迎你来对姜老师的新作谈谈看法。
阿fang: 谢谢邀请。
我看到这本书第一个感觉就是震撼和激动。
我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前言还没看完,我已经被震撼到了,就好像好多人读圣经出不了埃及,我读这本书也似乎出不了前言。姜老师生活那个年代的经历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因为我不出生在那个年代,也没有经历过那些事情。所以这本书从前言部分给我一个很大的启发,就是我们需要传承。但我们需要传承什么呢?
从这本书来看,我觉得我们需要对于文化有一个传承。文化,它不是一种文明,就像姜老师他们经历过的那个年代,他们经历过的那些事情,文化对人不是一个造就的文化,对人性不是一个培植的文化,而是一个拆毁的文化,是一个扭曲的文化,甚至是一个被谎言和假象充满的文化,这一点给我很深的震撼。
如果有一些文化是吃人的,那怎样才能救人,怎样才能把人从这样一个摧毁的文化,一个在虚假中妥协和被谎言欺骗的文化中,把人唤醒,把人带出来?
我个人的感受就是,我们现在这个社会,虽然离那十年浩劫很远了,但是那场浩劫给中国人带来的精神摧毁,到现在依然存在。它依然在运行,依然在用一种悄无声息,很难被人察觉的方式在影响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影响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影响中国人看待世界和看待自己的眼光和角度。那些事件虽然过去了,但是它们所造成的破坏和影响力到现在依然还在传递,从老到少,一代一代地在传递。这个破坏没有停止,这种影响其实同时在信仰群体中存在。
这本书给给我一个很大的开启就是,我现在也开始邀请身边的一些在这边社区做历史研究的朋友,做古典家庭教育的朋友,会跟他们聊一聊。我特别想在这边组一个读书会,邀请大家一起来看这本书的内容,一起分享,然后也一起思考。看看我们是不是能够觉察到一些我们之前没有觉察到的东西,包括我们身处的文化,我们的历史,我们先辈留下来的东西对我们今天造成怎样的影响,我们是不是有可以更多的看见,然后,如果,我们现在有机会得到真理,有机会按照真理生活的话,如果我们现在是这样一群人的话,那我们该如何在一个新的模式,一个新的文化中去生活?
我始终认为,文化是人的生活方式的聚集,思考方式的聚集和价值观聚集,它是长出来的一个东西。文化不是人创造出来的,有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如果说现在我们的社会文化是这样的话,那只能说明我们现在社会充斥的就是这样一群人。所以,我觉得,也许更实际的,可以改变这个世界不良风气的办法,就是先改变自己,先把自己从无知觉中,破坏性的力量中扭转过来,然后试着叫醒,让别人也能想一想自身真实的处境,我们真实所面对的历史。
姜老师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个拐杖,是一条引线。他用长辈的,他所经历的,我不曾经历的东西,给我打开一扇窗,让我从他的经历和和他对文化的感受中——其实那个文化在他身上不是一种感受,是活生生地作用在他生命体上的一个结果——他承载著着这个结果、破碎、痛苦、伤痛,把它们展示出来给人看,告诉人们他遭遇了什么,经过了什么,他得出来的结论和思考是什么,然后他把这些传递给下一代,比如传递到我,我看到了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又触发我对文化,对生命新的思考和看见,我相信这样的思考和看见又会改变我的生活形态,改变我的行动。
这就是对我很有意义的事情。我现在想做的,就是借着这本书,我如何在实际的工作,生活,包括咖啡馆跟社区连接的部分中,能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可以让更多的人都来了解,我们本身在缔造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张秦: 谢谢您啊,阿fang姊妹。有人回应说中国人都中了M的蛊,这个大家自行解读啊。沈剑姊妹说”宣传和教育工具的禁锢或启蒙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什么样的人带出什么样的文化,人是文化的主体的表现。“所以期待你的咖啡馆跟社区的互动越来越好,希望它能呈现出我们不一样的样貌。
阿fang: 是的,谢谢。
温州的勿念弟兄:
这本书应该是姜老师最呕心沥血的一部著作, 其囊括的丰富是非常广的,不管是JDJ还是西方还是中国,他都在这本书上进行了非常深刻的融合和对话。我其实根本就不配讲这本书,因为我应该是姜老师最差的一个学生吧。
张秦:呵。
勿念: 我想姜老师在这边。如果讲的不对的地方,到时候请姜老师来斧正。
首先,姜老师提出”博野“这个用词,它不是对博雅的一个对抗,它是对博雅的一个修补,因为单单博雅,它是不足以囊括整个生命的。很多人沉迷在书斋里的那种方式,但真正的生活与我们在书上读的生活样式相比,史书上也无法描述。
姜老师在书中提到了哈姆雷特点评霍拉旭,很多事情是哲学家们想都想不到的。姜老师身为一个中国人,他也是一位JDT,这是他写这本书的立场,这本书不管从书上还是它的生命样式上,都体现出了一种非常悲悯的精神,因为他被“人”吃过。所以尽管姜老师生命中受到过很多伤害,但是他带出来的是一种温柔的声音,因为,就像姜老师在书说一直特别强调的一个故事《浪子回家》,他是被SD的爱深深的触摸过的。
贝多芬的音乐,在姜老师那里是NO.1的。因为他的得救,在《文化与基督》的名字上,就体现出了一种救赎的精神,就像柏拉图用洞穴比喻,光照进来了,他要照亮整个人的生命,还有整个文化。
这本书还体现出来一种连在感。比如说周杰伦在开演唱会,我们一搜周杰伦,信息立刻就跳出来,这就是连在性。人跟人生命的连在性,这是数据无法囊括的。所以姜老师,他特别喜欢用这种方式——我要进入到他们中间,我要跟他们进行生命的互动,这也是《马可福音》里面说的,你们常常有穷人与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
姜老师首先强调的就是在教内之间进行对话,批判唯我独尊。我们更多的是要跟对方学习,因为每个教派的侧重点不一样,同时在共同对话的时候,不失去彼此。不是说我们为了合一而合一,我们依然需要保持我们自己的传统,但是我们要更深的了解对方。
姜老师在书上提的路易斯《返璞归真》,奥尔森关于统一又多元的基督信仰的论著,因为有些东西只是表述上与传统的不一样。姜老师说这些现象就是树木跟树叶,树木跟森林的关系。
还有一个JH怎么看待社会,社会怎么看待JH的问题。通过基督的信仰来透视中国的文化,比如说琴棋书画礼乐,姜老师在这本书上都点到了,其实在中国文化中,还有一种超越和恢复。JDJ信仰,就像戴眼镜一样,我拿掉眼镜,我就看不清东西;戴上眼镜,就能够更清楚、更清晰地看见,这就是启示的文化。
张秦:能看出来您的神学功底非常扎实。刚才弟兄姊妹跟你有互动,有人说,觉知此事要躬行。
有人给张羽老师也做了一个回应,说野生种子和培育良种的种子之间的关系,这样的例子值得重视。
深妙姊妹说,盗贼来,无非是为偷窃,杀害,毁坏,主来了是为了让我们得永生的生命,并且很丰富!得属JD的生命需要认识十字架的智慧,文化无法改变生命,只有FY能改变。
有人又说,普天之下没有赐下别的名,让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引用《使徒行传》里面的话,只能在JD里合一。有人说,关于黑暗,只有JESUS是生命的真光,本于主,依靠主,最后荣耀归于主。只有JESUS才是羊的门。确实是。谢谢您,勿念弟兄。
最后要分享的是石家庄的杨弟兄,他发来了文字稿,我们选作全文的结尾。
杨弟兄:《工于慷慨的大地歌吟》节选
我踩着雪,到烟酒店把《文化与基督:吃人到救人》这本书取回来。这一天是2月21日,正好是李爱锐去世纪念日。过去这些年,我确实在有意识纪念,正与书中“纪念受难者“的提法符合。
打开包装,取出书,翻了翻,内心禁不住赞叹:“太好了“。
最早读到姜原来的作品,是在《麦种》2007年10月号的“文艺节目专刊“上。后来,读到他关于”树在现场扎根“的文字事工异象,印象进一步加深。
2020年的社会风云突变,在疫情信息不断的搅扰中,我唯一的选择是照顾年迈患病的母亲。此外,就是回想、阅读。这一年的12月,我买到了《一切从墨面基督和不吃人开始》和《贝河浩荡莎林华》两部书,正是姜原来的四部话剧。
2018年父亲去世后,生命中显出一股“沧桑感“。一个生命来过,又离开,究竟在干什么?我不住回想父亲一生,持续听那种惆怅、有回忆意味的小提琴曲。看看自己,想着父辈。不知何以至此?
2020年12月21日,祖母去世二十周年,构思想写一篇纪念文章。站在JDT的立场,却怎么也无法为她的人生提拔到更超越的高度。祖母参加过抗战,家国情怀,这有什么新鲜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读到姜原来的四部话剧,内心大受冲击,特别是读《雁荡平安夜》,几乎是泪流满面。这部剧,从一个历史大背景,揭示了一代人的命运,剧中的孔丙辰,让我浮想联翩地想到祖母。我暗自寻思,若是祖母在文革遇到一群JDT,或许在具体微观环境里,身心感受会完全不同。
一代落难者的安慰在哪里?我也不由为祖母之灵祈祷起来。这是新教信徒通常不会做的。
在持续回想、阅读、怀念、感受中,我完成了对祖母去世二十周年的怀念文章。在文章中,有一段这样写道:
“奶奶穿过一个个产生受难者的时代,30年代、40年代、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御敌内战,天灾人祸,癫狂发疯,迫害批斗。这双眼因看过太多,看穿了一个不能说的时代。也许,上天格外垂怜一个美丽的生命;也或许,上天从远处看到,她的后裔要承受恩典,担当使命,她不能死!她带到天上的案卷,充满时代与生命的奥秘。这奥秘不单是她自己的,不单关乎她的家庭、家族,这奥秘更关乎她曾经挺身而出,为之奋战的国家!”
文章写成后发给三个姑姑看,引起较大反响。大姑回复说:“很欣慰,引起追思与回忆”;二姑看完说自己:“泪流满面,唏嘘不已”;老姑说:“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留下值得纪念的情思”。
不知这算不算一种“盐溶于水”的家族福传方式。从亲身经历我知道,给我这些七十多岁经历坎坷的姑姑们直接进行教义性FY宣讲,行不通。勉强讲,甚至会闹出不愉快。
姜原来成为一名耶稣基督的侍奉者,在文化领域产生强烈负担,辛勤耕耘三十年,结出硕果,这背后有他外婆、母亲两代人的影响。
独特的原生家庭,他所处的上海徐家汇乃至整个上海丰富的JDJ文史资源,以及跨越文革与改开时代的成长背景,他的大都市与黑龙江插队生活等的两极摆荡,等等这些因素切磨出的姜原来独具“慷慨”异秉,使他的话剧、座谈、文章书籍,具有一股深长、广阔的外在气象。在话剧中,他选择近代史重大历史节点与现实,聚焦中华大地深处小人物的现场遭遇,并依托信仰、西方古典音乐、文学,编织多线索的对话与行走,把各种人心隐藏的情感、心理展现出来,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我祖母在平安夜前三天去世。生死事大,这个与圣诞节如此挨近的去世纪念日,不会那么偶然吧。去年,我读了《雁荡平安夜》剧中孔丙辰的一段台词作为对祖母的怀念。九十年代中期,我有机会在天津与祖母呆过一段时间。回想起来,她有明显的被迫害妄想症,脑子不糊涂,却不太谈过往尘烟。在黑暗时代,面对群魔乱舞,站在苍茫大地上,她什么心态?我为此感到悲哀难受。
作为一名剧作家,姜原来行走在大地深处,他感受,他洞察,他阅事。大地见证了许多悲剧现场,他体会到现场“吃人“的残酷。现实逼得人不能不感慨激愤。然而,历史与当下更可悲的现实是遗忘与对事实真相的扭曲。很多人被吃,他们和他们的亲人却发不出声。一段段记忆深埋在不知何处的荒山野岭。对一名JDT来说,可以告慰先人的是,一位JDT剧作家回答了受难者先辈在历史现场的困惑、恐惧,通过跨越时空的文墨,为他们立起一座不会朽坏的墓碑。这墓碑是纪念,也是答案,是关于生命的终极慰问。
用十几天读完了《文化与基督:吃人到救人》,刻意让自己不要快读,慢慢体会。从序言到五十多页的后记,再到附文,全部读过。书里的内容我并不完全陌生。过去几年,他的讲座录音、“十二“对他的访谈听看过很多次。公众号上也介绍过23种关系的大纲。在《公共文化领域里的光与盐——基督徒自身文化修养和文化使命》和《在公共戏剧舞台上做光做盐——基督教本土大型艺术戏剧的创作和演出》两篇讲座中,他提出与传统”文宣“式福音文字事工不同的理念,除了直接宣讲,还可以采用”盐溶于水“、”光照在黑暗里“、”复调对话”等方式。前所未闻,让我耳目一新。由此,使我特别想听听他是如何讲“文化与基督”这门课的。几年来对此念念不忘,今天读到姜老师课堂原汁原味的文字,也算有所回响。
如果说姜原来的外婆、母亲对他的爱,在西方古典音乐文学信仰上对他的熏陶教诲属于内在的生命塑造和装备;那么他的行走大地、大区域环境科考规划则为他在技术上梳理一幅“文化与基督”关系图提供了理路与灵感。这两方面,都具有“宏大”的基本特点,无论哪一个方面,就姜原来所处的不同年代,都很少有人接触。然而,所有这些因素,跨学科、跨阶层、跨地域,竟然聚焦在一个人身上,不能不说是SD的奇妙作为。尤其是他在JDJ信仰中,能够“自然”地跨教派接触到天主教、正教体系的信徒神父,接触活生生的个体,没有任何书斋里的造作,没有任何评定职称、立项、发表、得奖等功利场的搅扰,天命独授,完成这一原创性重大成果,中国的shenxueyuan甚幸,中国JH甚幸。
“礼失求诸野“。姜原来在文化与基督的”野思“中,有更博、厚、高、明的用心。近两百年以来,无数仁人志士面对乱世危局,多有在”军“、“政“、”制“、”器“方面的谋划,鲜有对中国文化需要在”道统“上进行创新或创造性转化的深悉洞见。姜原来《文化与基督:吃人到救人》恰是这类从信仰角度而出的迫切、厚重论著。
没有“天启“信仰,不以真实生命进入这种信仰,出不了这样的著作。基于任何”朝学“的权力附庸,”精致利己主义者“们敲门砖式的学术,及书斋式的教义教条思辨与争论,都产生不了这样的论著。这样的论著与神学课程,其根源、生发、成长,只能是”野学“。
从第一层面看,姜原来“野学“之野首先是”乡野“。这个乡野是家园故土,是外婆是母亲,是江南渔民,是雁荡山山民,是华北平原的农民,是养育墨面者们的湖泊、大山、森林草原、耕地,是祥林嫂、闰土、阿Q、孔乙己,是一个人生命孕育与成长的家庭、自然环境,是一个人初始情感、品格、学识养成的摇篮。这个”乡野“是大地母亲,是厚德载物。是摆脱禁锢,直面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而非抽象的“人类”、“人民”,是回到“事情本身”。这是“野学”产生的孕育层、基础层,融合了最本真的自然、人与家庭家族。
其次,姜原来的“野学“是”在野“之学。一方面,是与庙堂之”礼“相对的民间学术,是中国优秀传统中在野之士”仁以为己任,任重而道远“的担当精神,是看到时代人心、道心、风气混乱与衰微而有的痛心疾首,是”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华夏学魂。当然,更是他在摆脱“吃人”文化后,从主那里领受的的独特托付与使命。在JH长期把”文化“与”基督“对立起来的氛围下,这层次的”野“也是他在主流教会活动之外的“在野”事工。从姜原来22年的神学院授课效果看,加上今年授课内容得以出版,可以说固有的信仰、事工、福传范式都在实现突破。最近几年,借助会议软件的在线民间基督教讲学,涉及法律、国际形势、政治、经济、艺术、文学、古典音乐、大公教会史等诸多领域,此起彼伏,已成蜂拥之势,见证着这种突破越来越扩散。这个层面是“野学”产生的动力及精神机制,其中有中国文化自身传统的因素起作用。未来中国文化的正道正途只能从这样的“野学“产生。
第三个层面,姜原来的“野学”是以“墨面基督”为中心的“旷野”叙事神学。《以赛亚书》52章、53章描述的这位仆人正是“面容憔悴”、“形容枯槁”,“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以“墨面“这样的中国文学词汇和基督结合,完全合乎经文的描述。新约中的JESUS出生在木匠之家,长大后常常行走在旷野。山上、湖边、河谷等旷野之地正是他的”救人“之地。三十岁被当成五十岁,可见其现实生活的艰难经历。”墨面基督“听起来,既给人以新鲜感,有一股基于本土历史文化心理的震撼力,也符合JESUS真正的形象。
从JDJ神学思想史看,哲理性的教义思辨总结受到了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这些教义信条是了解JDJ信仰的宝贵财富,其本身也是在世界文化谱系中区别于其他宗教、哲学思想的文字符号。教义信条是传承信仰的必要核心因素,但不是全部因素,也不能与“生命“本身划等号。就生命的感染力而言,叙述性的故事更能打动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圣经》经文从五经到历史书,再到先知书,以及新约的福音书、使徒行传,多数篇章是在”叙事“。采纳基于历史与现实的“讲故事”方式,呈现“墨面基督”在中华大地深处的行走,是这门“野学”的方法论。
姜原来“野学”的第四个“野”是“博野”。这是针对教育倡导的通识教育、博雅教育而提出的JDJ教育立场。这种立场认识到在一个“吃人”的世界,学生除了智识上的广博,更重要的还要参与到“救人”的使命中来。“学术”各有自己的信仰前设,越是厉害的“大家”影响越大。那种与“基督之道”背道而驰的学术,往往成为间接直接的吃人者。从二十世纪人类所遭遇的重大灾难,可以知道“大风起于青萍之末”,起初一个不起眼的观念、一种论著、一个人物随着时间往后推移,完全可能形成大气候,产生改变时代精神观念的巨大力量,形成吞噬生命的漩涡与黑洞。这种“博野”教育的提醒,正是FY大使命通常号召信徒做的。从吃人到救人,这一点是这门野学的目的论。
姜原来书中有一句话说得铿锵有力:“任何陌生于‘墨面基督’和‘不吃人墨面史诗’的华语神学研究、华语基督教文化建设从一开始就注定没有大出息!一切只能——必须从‘墨面基督’和‘不吃人’开始。”(129页)
从一个教派的教义出发,导致的结果就是手里拿着一把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笔者曾经也是这样一把锤子,当然主要是敲打别人,也被别人敲过。在过去的经历中,慢慢意识到具体处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才开始调整。一个人活着本身并不能自我阐释,“曾经以及现今如何活着“才是一个人感受、认识生命的决定因素。三年前,在对比自己与祖母生活的巨大差异中,感慨JD恩典在我身上的奇妙作为,想着是否可以动员更多人拿起笔书写家族代际的变化,特别是那些曾经的”黑五类“家庭,以见证主JESUS对被迫害家庭的抚慰。
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很实际,不会单看你怎么说,更会看你怎样行。在给我父亲传FY的过程中,最后也是调整方式,切实关心他的现实生活、身体状况后才实现突破的。我在纸上写了一段祷告词,告诉父亲,愿意念就照着上面的念。我是过了很长时间,才意识到自己身上那种凭着“福音字句“盛气凌人的态度,实际根本没俯下来。因信称义说说是一回事,生命切实改变又是另外一回事!
当今的世界是怎样的世界?JH又是怎样的教会?时代的文化心理如何?有怎样的动向?在第十八种“悬置基督信仰文化”和第八种“被不同程度庸俗化、浪漫化的基督信仰文化”两种类型中,姜原来都进行了相对比较长的论述,实际描述了“世界的危机”和“JH的危机”。经过两千年神学思想和教义发展,JH的教义型异端容易识别,但是那种“言辞正确,行为错谬”的泛滥流行,习惯成自然,到了让人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地步。常常默想“墨面基督”和默观岛子画作《忧伤的基督》这类文艺作品,有助于提醒JDT当下认识自己的身份。
《文化与基督:吃人到救人》这部著作博大精深,契合多方面的需要,正如书中已经论述到许多的概念都值得深入思考和进一步研究探讨。
姜原来对“文化与基督”的思考及阶段性思想成果,给我的另外一个启迪是面对复杂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今天的JH和传道人必须用“综合“”长期“的方式传递SD之道。不是一个简单类比所能奏效的。所谓“综合的”,是指随着城市化、信息化、流动化、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处境,一个人进入信仰的过程,必然经历多人、多场景、多信息的接触与感发。这与农耕时代人们长期固定在一处生活的社会环境大不相同。以笔者为例,我信主的关键,就是各种阅读,包括读《圣经》。
下围棋,一方面要做活占领实地;另外一方面还要构建外势。如果以前者类比直接带人XINZHU,那么后者就是JDT公共文化的发展。下棋假如只着眼于一两个子、一角一地,没有全局观,那还是不会赢棋。你下的子是好是坏,不能孤立看,还要看对手怎么下,接下来你继续怎么回应。在今天如此复杂的文化局面下,很多JH还是只着眼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要维持了一定聚会人数,有一定奉献,就满足了。可以想见,如果外势全被敌人占领,再打进去,你能不能活?
还有一点,今天信徒听道读经默想的时间与阅读其它手机信息时间的比例已经大大低于印刷时代了。在印刷时代,听道读经的信息不被其它信息冲淡,能在心里徘徊几天。今天的情形是,信徒刚听完道就浏览微信群、朋友圈,讲台信息留不住三分钟,脑子就已经被别的视频、图片、文字占据。除非基督徒有计划阅读学习,形成自己的专题关切、研究领域,零碎无目的的浏览,基本是浪费时间,会极大降低信仰品质。从这层意义讲,我并不觉得姜原来的课是“副科”,而是对JDT群体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鲁迅说过:“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周孔以来,中国文化形成“重文崇教”传统,一个群体、地区如果“文教“发达,往往能在社会产生持久强大影响力。期盼”两小群“的JDT越来越多,在这片丰厚广袤奥秘的大地,替墨面基督哀矜墨面的劳苦大众,发出有思想深度和艺术品质的能触动人心的歌吟。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