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
微信

礼物、关系与信仰:我们的虔诚,对上帝有什么意义?

作者: 李道南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4年12月20日 14:37 |

今年过去的中秋,像往常一样,我总是收到一堆月饼。这些月饼有的来自朋友,有的来自亲戚。但是这些月饼的命运却从未改变,每年都是被送人或者被抛弃。我的确不吃这些月饼,油大糖多,吃了对身体的害处多过好处。也许正是这种配料的原因,导致月饼这一中秋象征的礼物销量逐年下滑。

小时候,我们对月饼情有独钟。每年没到中秋节的时候,就开始盼望中秋。中秋前几天,我的表哥表姐们就会提着简易包装的月饼来我家。我最大乐趣就是在吃月饼的时候,把里面青红丝挑出来,然后慢慢欣赏慢慢吃。那时候,穷苦的生活中,月饼就像它里面的青红丝一样,成为点缀生活的唯一色彩。因此,那时候,中秋和月饼在我的心里都是实实在在的,既有实在的味道,也有实在的情感。

今天,生活条件好了。每天的生活饮食早已超越了童年的节日标准。童年只有过节才吃上的肥肉,也被淘汰了,过年才穿的新衣服,现在也变成每个季节都换新;过节才能吃到的美食,现在随时都可以吃到。童年的节日,所期待的内容,在今天这个健康为主流的时代,也变成象征意义。

礼物的功能也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演变。传统社会中,礼物充当着救济和关系维系的功能。婚丧嫁娶的随礼,都扮演者救济的功劳。新婚夫妇生的第一个孩子,在满月酒上的随礼,显然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因为新生活的开始还没有太多积蓄,现在又突然新添一张嘴,这些娘家人的随礼就会成为他们暂时改善生活的帮助。而在节日里,因为生活的穷苦,吃不上理想的节日美食,那么亲戚来的时候,带的节日礼物也就满足了这种对美食的期待。

在穷苦人群中如此,在贵族和富裕家庭的往来中,可能这些礼物就上不了眼了。他们可能会送一些价值连城的东西,象征和救济的意义已经消失,而变成一种贿赂。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节日礼物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就像现在过中秋节,超市里那些包装华美的月饼,消费的人也大有人在。这么华美的包装并没有多少实际使用价值,其中所包含的月饼和普通包装的月饼也没什么不同,那么如此华美的包装意义何在呢?显然,中秋送礼的功能已经从过去的救济转向关系维持关系的社会象征意义。包装精美的月饼的社交功能远大于实际功能。

中秋佳节这样的时间点,送礼的主要功能就在于维系关系的正常化。这就像国际之间的访问一样,为什么这么重要,就是因为这是关系正常化的象征。如果没有任何来往,没有任何象征性的礼物赠送,那么时间久了也就淡化了。因此为了维系关系的正常化,礼物也就成为维护关系的纽带。

终其原因,现代社会的生活条件已经丰富且有剩余,不再需要礼物的实际功能。我们既不缺吃也不少穿,那么对于礼物的期待也就剩下关系的往来。

同样在我们和上帝的关系中,我给上帝的礼物也同样是象征高于实际内容。因为上帝是绝对富足和丰富的,他不需要任何东西。他需要我们的赞美吗?显然我们不赞美他,他也是绝对美本身。他需要我们现在祭坛上的祭品吗?显然,他不需要,因为他从不饥饿。上帝不像我们传统的神灵,必须享用人间的香火供奉才能维持。正是因为此,上帝让亚伯拉罕的儿子从祭坛的火堆上走下,因为上帝不需要亚伯拉罕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忠心。

上帝绝对富足,绝对完美,他不需要人的一切。但是人需要上帝的爱。正是因为这样,才显示上帝对我们的恩典是多么伟大。他甚至让他的独生子,为我们钉上十字架,降在死亡的幽谷中。

既然上帝的绝对丰盛不需要人的一切,那么我们的祷告和奉献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信仰的实质是什么呢?显然信仰的实质不是从上帝那里获得好处,就像我们用礼物来贿赂上帝,然后获得比所送礼物更高的利益。上帝不是贪腐的上帝,他早已经超越了这个世界。

信仰的实质,是我们与上帝的关系,与上帝建立了联系。这个关系的重新建立是耶稣,上帝的独生子用死亡换来的。因此,我们的信仰就是建立和上帝的这个关系。那么我们的信仰实践,祷告、献祭等等,也就是这种与上帝关系的维持。

因此,我们的祷告,就不在于祷告的长短,而在于心灵的诚实,因为上帝不需要我们祷告,他也知道我们的所需。那么我们祷告就是告诉我们自己,我们是有需求的,是脆弱的,是需要上帝的。我们的赞美,上帝同样不需要。但是我们在赞美上帝中,会体会到自己的不完美。而自己的有限恰恰是在上帝的完美中显现出来。

就像我们提着包装华美的月饼,去根本不需要月饼的朋友家拜访一样,月饼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它象征着友谊、关系的维持,象征着在这一个假日,我心里还有这个朋友,象征着友谊的存续。当然,你如果是去贿赂朋友,那么可能不是几块月饼了,而是黄金做的月饼,这已经不是月饼,也不是友谊,而是利益关系了。

“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只有真诚才是最好的礼物!


图片来源:Pexels from Pixabay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