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世界名画欣赏: 应怎样预备迎接祂的到来?

作者: 蒙允转载 荒原星语 | 来源:基督时报蒙允转载 | 2023年12月04日 08:16 |


William Blake

威廉·布莱克是英格兰伦敦的诗人、画家和版画家。他被认为是浪漫时代诗歌和视觉艺术史上的开创性人他的绘画和诗歌被描述为浪漫主义运动的一部分和“前浪漫主义”。

NO.01.画家生平

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 1757年 - 1827年)出生于伦敦一个男子服饰经营商的家庭,由于个性独特,不喜欢正统学校的教条气氛拒绝入学,因而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他从小就喜欢绘画和诗歌。10岁起就进入绘画学校学习了三年并表现出非凡的艺术才能。其父有意让他师从一位著名的画家继续深造,但威廉考虑到家庭负担及弟妹的前途而主动放弃了这次机会,去雕版印刷作坊当了一名学徒。14岁他当了雕版匠人巴塞尔的徒弟,跟他学了七年。他还被派往威斯敏斯特教堂制作墓碑雕刻。

虽然出生微贱,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但这并不能遏止威廉·布莱克非凡才智的发展。他博览群书,甚至潜心于洛克和博克的哲学著作,很早便对这个世界有了深刻的认识。1779年,22岁的布莱克学徒期满出师,成了一个自由的手艺人,靠当一名雕刻匠挣钱糊口。后来,他选择了去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学习,实现自己的画家之梦。

20世纪的评论家诺斯洛普·弗莱说,威廉·布莱克所谓的预言性作品形成了“与其价值成正比的英语诗歌中最少阅读的主体”。他创作了一系列多样化且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这些作品包含了“至高者的身体”或“人类存在本身”的想像。尽管他因坚持独特观点而被同时代的人视为疯子,但他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以及作品中哲学和神秘的内容,受到后来评论家的高度评价。

NO.02.画作解析


William Blake – The Parable of the Wise and Foolish Virgins 1826
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从童年时代起,布莱克就充满了丰富的想像力,并且时常经历幻想。他说他曾看见过缀满天使的大树,曾见到过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中的古圣先贤,并给他们画过画像。他把自己所看到的一切用绘画和诗歌表现出来。他的画大多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变形人体或表现他幻觉中所见到的人物。

NO.03.画作背景


Phoebe Anna Traquair – AThe Parable of the Ten Virgins 1936
Mansfield Traquair Church, Edinburgh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 Alike  Wikimedia Commons

本画背景出自“十童女的寓言”。在犹太人的乡村,婚姻喜庆是一件大事。全村的人都会来陪伴这对新人进入新屋;他们走的是一条最长的路,为的是得到更多人的祝贺。在一周庆祝期间,他们所拣选的朋友才允许到房子里去。愚拙的童女因为没有准备好,不但不能参加婚姻的盛典,也失去这一周的欢乐(参太25:1-13)。

NO.04.画作意义


James Tissot – The Foolish Virgins
Public Domain, Brooklyn Museum

人子再来,应当怎样预备呢?耶稣对祂的跟随者讲了十个童女的比喻。在那个时代犹太人的婚礼常分为两部分:首先是新郎前往女方家迎娶并设宴款待宾客,婚宴有时甚至会长达七日;然后新郎才与新娘同返男方家再举行婚礼。按照常规,新郎在前往女方家迎娶新娘那天,会先到自己的亲友家去,与亲朋好友吃喝快乐。因此,他往往到夜里才抵达新娘的家。新娘的年轻朋友们,就有拿灯迎接新郎进屋的任务。

在这个比喻里,人物的相同之处是她们都是童女,都是在拿着灯,都在迎接新郎。由于新郎迟迟未到,她们都打盹睡着了。新郎来了,那些童女遂都起来,都装备她们的灯。然而,不同之处是五个“糊涂”的童女虽然带了灯,却没有带上足够的油,五个“明智”的童女有灯也额外预备了足够的油。当有人喊“新郎来了,你们出来迎接吧!”那“明智”的童女的迎接了新郎,而“糊涂”的童女却没法迎接。

我们就如同那些等候新郎的童女,等候着祂的再来。但我们内心深处,真的相信新郎的随时会来吗?如果是,我们当求祂预备好我们有足够的油。因为耶稣吩咐“你们该警醒,因为你们不知道那日子,也不知道那时辰。”(太25:13)今天的我们正处在疫情、战争、经济低迷的末期,我们灵性生命将会出现软弱和迷茫的状态,所以,我们需要更加保持内在的清醒,恳求祂帮助我预备好,准备好,以全副武装迎接祂的再来。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