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愿意经历苦难,可苦难却是我们生活的常客。苦难究竟有何意义?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苦难?
最近,华东地区的一位Y姊妹结合不少人的经历,分享了自己默想路得记1:1-7节时所得到的关于苦难的感悟:“苦难让人深刻。 ……周星驰的电影很少是单纯的喜剧,多数都是笑中带苦的。苦难会让我们好好思想。”
【得1:1】当士师秉政的时候,国中遭遇饥荒。在犹大伯利恒,有一个人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往摩押地去寄居。
【得1:2】这人名叫以利米勒,他的妻名叫拿俄米。他两个儿子,一个名叫玛伦,一个名叫基连,都是犹大伯利恒的以法他人。他们到了摩押地,就住在那里。
【得1:3】后来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死了,剩下妇人和她两个儿子。
【得1:4】这两个儿子娶了摩押女子为妻,一个名叫俄珥巴,一个名叫路得,在那里住了约有十年。
【得1:5】玛伦和基连二人也死了,剩下拿俄米没有丈夫,也没有儿子。
【得1:6】她就与两个儿妇起身要从摩押地归回,因为她在摩押地听见耶和华眷顾自己的百姓,赐粮食与他们。
【得1:7】于是她和两个儿妇起行离开所住的地方,要回犹大地去。
路得记中开篇就记录了拿俄米一家离开自己的本国犹大地,因为那时国中大遭饥荒,人们缺乏供应。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有神的家有缺乏的情况,有时可能是讲道人的缺乏,讲道的缺乏。
面对教会这样的情况,该如何办?Y姊妹作为讲道人,分享说,首先讲道人要悔改,并努力为能力不够做出改变和祷告。其次,信徒也不能只是抱怨得不到供应,而是要想办法解决问题,为教会、讲道人献上祷告。
苦难加深时,是逃离还是归回?
她说到,神的家缺乏也有可能是我们对应许的错误理解,有时我们以为只要我们满足了神的要求或者命令就可以得到祝福,却在不知不觉中把信仰变成了一种买卖。【彼前1:7】叫你们的信心既被试验,就比那被火试验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可以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得着称赞、荣耀、尊贵。“当饥荒临到的时候,是神给他子民的试炼。”
她说:“试炼让一个人更加认识主。”当人们遭遇苦难的时候,人本能的反应就是逃。虽然犹大地是有苦难,可是拿俄米一家逃离之后仍然没有摆脱苦难。可见,逃离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当饥荒来临的时候,神想要试炼的是他的子民是否还能有这样的告白——耶稣基督是我的主、我的王。
Y姊妹曾遇到教会有些弟兄姐妹说:“自己现在压力大,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需要拼命的赚钱养家。当我家庭条件改善了,我就来教会。”或者“当我的财务自由了,我就来教会。”还有的弟兄曾经对Y姊妹说:“我努力赚钱,到时候给我们教会捐一个礼拜堂。”这些想法让我们以为自己只是暂时离开教会,但实际上我们的心已经慢慢在偏离了。我们在世上忙得越久,我们离世界越近,离上帝越远。
然而,在苦难中神却从来没有放弃过我们,“有一件事一定要记得,不管怎样一定要归回。”在生命中最绝望的时刻,拿俄米听见了神的眷顾—— “耶和华眷顾自己的百姓,赐粮食与他们”。这是拿俄米生命中所发生转机。我们要归回,要先停止自己的想法,回转归向神,这才是解决苦难真正有效的方法。
苦难是否有意义?苦难如何变为益处?
除了如何面对,我们又要如何看待苦难?Y姊妹说,苦难本身并不是好事情,但是当苦难被神转化时会成为对我们的生命有益处的。
1.学会转向神。
神从来没有降灾祸的意念,他只有赐平安的意念。而所有的苦难在我们身上产生了一个同样的果效——回转归向他。神希望我们在苦难中时不是凭着自己的能力去面对,而是转向神。而我们转向神是需要操练的,如同旷野中以色列百姓学习仰望摩西所举起的铜蛇一样,我们也当学习常常去仰望耶稣基督得着拯救。因为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叫我们可以靠着得救。
2.学会顺服。
【来5:8】他虽然为儿子,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
学习不是耶稣不懂得顺服,而是他必须经过苦难学习,才能进入完全。就好像我们听了很多的道,也懂得了很多,却缺少经历一样。耶稣经历这苦难才能体会我们的感受和软弱,他也成为了我们顺从的榜样。
3.可以多结果子。
【约15:2】凡属我不结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凡结果子的,他就修理干净,使枝子结果子更多。
葡萄园中的主人会经常修剪支蔓和杂草,这样葡萄藤就可以结出更加丰盛的果实。神所让我们经历的苦难实际上是在修理我们生命中的杂质,让我们多结果实。
4.可以安慰人。
【林后5:4】我们在这帐棚里叹息劳苦,并非愿意脱下这个,乃是愿意穿上那个,好叫这必死的被生命吞灭了。
我们只有自己经历艰难痛苦,才明白其中的辛苦,也才能体会处在困苦中的人。
Y姊妹鼓励大家在苦难中常常思索——我为什么觉得苦?让我苦的有哪些?我受的苦对我有什么意义?对我有什么帮助?这样我们的思考会帮助我们在苦难转向神。我们所经历的苦难也才不会变成灾难和毒药,并且我们要知道苦难并不是信仰的全部,它只是神炼尽我们的工具而已,最终神要为我们成就的是极重无比的荣耀。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