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马丁·路德与第三次启蒙”系列讲座在上海图书馆举行

作者: 舒念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1年05月01日 15:55 |

2021年4月26-30日,“马丁·路德与第三次启蒙”系列讲座在上海图书馆举行。

此次活动是由上海图书馆讲座中心,上海大学中欧人文研究与交流中心共同举办,由上海大学中欧人文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特聘博导教授黄保罗为此次讲座的主讲人。

本次系列讲座,共分五天十场,每天下午2点举行2场,每场45分钟,10分钟讨论。因疫情原因,实地参加人数有限,故同时开设网上直播环节,邀请有兴趣的学术研究者参加或旁听。

关于此次系列讲座旨在探索马丁·路德与第三次启蒙之间的关系。主办方介绍说,首先,路德不仅是宗教改革家,而且是哲学理论、思想文化和社会实践的改革家;但汉语学界特别是哲学和思想史研究中,对路德严重忽略,以至于对西学引介和理解上都存在着明显误区。其次,“第三次 启蒙”是主讲者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意指在1919年开启的五四新文化第一次启蒙运动和1978年改革开放继续的第二次启蒙运动之后,汉语学界现在需要进行第三次启蒙。黄教授所倡导的第三次启蒙,旨在以处理“全球化预警”中的“现代性”、“西方性”和“中国特色性”为核心,探讨国学与西学之间的关系,对中国与世界如何面对未来挑战而思索。而马丁·路德所代表的的思想传统在第三次启蒙中将扮演的角色则至关重要。

十场讲座主题分别为《马丁·路德与第三次启蒙》、《马丁·路德与灵魂关怀》、《马丁·路德与理性》、《马丁·路德与悖论》、《马丁·路德与自由主义》、《马丁·路德与保守主义》、《马丁·路德与天(/神)人合一》、《马丁·路德与法律》、《马丁·路德与哲学》和《马丁·路德与人文主义》。

在首场讲座中,黄教授提纲挈领地分享了马丁路德的贡献以及今天重新研究马丁路德对于汉语学界第三次启蒙的意义:“面对第三次转型,结合路德和第三次启蒙,有必要探讨现代性、西方性、中国特色性、普世真理性之间的关系。”

黄保罗,上海大学中欧人文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和特聘博导教授,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东亚学和西方思想史双博士,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博士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ino-Western Studies(国学与西学国际)和Brill Yearbook of Chinese Theology 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大国学、汉语学术神 学、全球化视野下的国学与西学对话、全球第一的芬兰教育、 马丁.路德著作翻译。

黄保罗博士对汉语学术神学深有研究,著有大量著作,其中包括《与儒家对基督教救赎教义的理解相遇——儒基对话基本问题的系统神学分析》(英文,2006芬兰)、《汉语学术神学——作为学科体系的基督教研究》(汉语,2008北京)、《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关于中国处境神学的中国-北欧会议论文集》(汉语,2004)、《教义问答》、2009年在北京出版《儒家、基督宗教与救赎——附十八篇汉语神学述评与对话》(宗教文化出版社)等。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