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基督徒如何看待万圣节?

作者: 若望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9年10月30日 09:49 |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与世界的交往日益紧密,不但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为世界各国民众所喜爱,不少外国文化也纷纷涌入中国

节日是各个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各种来自西方的节日纷纷进入中,丰富了广大民众的娱乐生活,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在所有西方节日中,对基督徒来说,争议最大的莫过于万圣节。

很多信徒认为,万圣节是西方的“鬼节”,是属于撒旦的节日,基督徒绝对不可参与任何与之相关的活动。每年到了十月底总会有牧者、同工发布文章,号召基督徒抵制万圣节。而有的人则指出,当代万圣节只是一个娱乐节日而已,并不存在参与敬拜魔鬼的信息,而且很多西方基督徒同样也过万圣节,中国信徒为何不可呢?

能不能过万圣节?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这个节日的起源与发展。虽然关于它的起源,众说纷纭。但出自古代凯尔特人的说法,得到了最为广泛的认同。根据史料记载:“凯尔特的新年在十一月一日,新年前夜,凯尔特人让年轻人集队,戴着各种怪异面具,拎着刻好的萝卜灯(南瓜灯是后期习俗,古西欧最早没有南瓜),他们游走于村落间。

这在当时实则为一种秋收的庆典;也有说是“鬼节”,传说当年死去的人,灵魂会在万圣节的前夜造访人世,据说人们应该让造访的鬼魂看到圆满的收成并对鬼魂呈现出丰盛的款待。所有篝火及灯火,一来为了吓走鬼魂,同时也为鬼魂照亮路线,引导其回归。”

可以看到,原始的万圣节确实跟异教崇拜关系紧密,很多习俗都带有交鬼的成分,与基督信仰的价值有悖。如果仅从起源看,基督徒反对过万圣节是合宜的。

不过耶稣基督复活后,历代圣徒前往欧亚各地传福音,在圣帕特里克等属灵伟人的带领下,凯尔特人放弃了异教信仰,归向了基督,不过有些异教习俗在民间根深蒂固,是非常难以消除的。于是当时的教会领袖很智慧采用了折中路线,将异教节日进行转化,赋予其基督信仰的内涵,从而平衡了基督信仰与传统民俗的关系,又能让民众以自己熟悉的方式接受福音。

在初期教会,由于各方势力的迫害,很多基督徒为主殉道,因而教会为了纪念他(她)们的美好见证,开始追思殉道者,缅怀其佳美脚踪,并激励信徒效法先贤。

据说安提阿教会是最早举行此仪式的教会,日子是在圣灵降临节(五旬节)后的第一个主日。到了中世纪时,教宗格列高利三世看到凯尔特人的祭祀亡魂的节日需要转化,于是这个节日移植到圣徒追思节日上,在11月1日举行诸圣节。后经克吕尼修道院推广成为西方教会纪念圣徒的节日。因此万圣节可以视为教会节日,因为其内涵乃是为了纪念殉道的圣徒,以鼓励后代的基督徒效法他们,让生命得到成长(来12:1)。

尽管万圣节成为教会的节期,但凯尔特人仍然保留了一些习俗。当然这些习俗早已褪去了异教色彩,只是纯粹民间的娱乐而已。万圣节文化随着移民被带到美国,成为其民间节日的一部分。

大部分西方基督徒认为万圣节没有属灵意义,只当作是普通的“节日”看待,并觉得进行活动与信仰不存在绝对冲突,只是一种娱乐而已。

而有些较为保守的信徒却认为万圣节是魔鬼的节日,信徒不可参与,其观点与中国信徒较为相似,但他们与中国教会不同,并未成为主流思想。

可以说万圣节确实出自异教节日,但在中世纪经过教会改造成为教会纪念圣徒的节日。不过有些国家、民族却保留了其一些习俗,成为娱乐活动的一部分。

可以看到,认为万圣节是西方鬼节是一种文化误读,是以传统中元节的意识去理解西方节日。因为很显然,人死为鬼的意识是中国文化的特点,而在基督信仰中,人与鬼性质根本不同,不会相互转化。

由于万圣节在当代只是娱乐活动,并没有拜鬼的仪式,因此基督徒对此不要太紧张,也没有必要强烈抵制,大家放一颗平常心对待就好。

当然由于有些国人对万圣节存在误读,将中国、日本、西方等地的鬼文化融入其中,开展各样恐怖吓人的活动,这类活动对个人身心灵没有好处,基督徒最好不要参与。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