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你的孩子总跟你闹,这是为什么呢?

作者: 王学富 | 来源:基督时报蒙允转载 | 2019年07月03日 09:03 |

这话说了父母会不高兴,但弄明白了却有好处。我从一个问题开始:为什么你的孩子跟你闹?

因为你欠了他的债!别说气话,这不是上一辈子的债,而是他从小到大你欠了他成长的债。你不仅不承认欠孩子的债,还指责孩子欠你的债。当然我们所说的债不是一样的概念。我说的是成长的债。你欠了债,不仅不还,还赖债,拖债不还,还四处躲债,你孩子跟你闹,便是向你讨债。

你可能越听越糊涂了,我们慢慢来说。

这个孩子生下来,你成了他的父母。孩子便要在这个称为家的地方得到培育,从而成长。父母在培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便是我所说的欠债,即父母欠下孩子成长的债。

你欠了孩子的债,孩子本是不知道的,或者他知道一些,因为害怕,就忍着不说,积压在内心里。外面做个好孩子,各方面都很好,乖顺懂事,成绩好,但这不一定是真好,其中有装的部分,因为害怕才装,他自己也不一定知道,于是,父母以为孩子很好,孩子也以为自己很好,大家都不知道欠债这回事,但已经有欠债了。

到了一定年龄,内心压抑的东西多了,就把外面的好撕了,开始闹。他也不知道为什么闹,理由都是比较浅显的。父母也不知道为什么,其实是孩子在向父母讨债。父母也不知道自己欠债的事,便不认这个债,孩子便闹得更厉害了。父母开始忍,内心里也有许多的压抑。情况似乎颠倒过来了。

我跟父母说起欠债的事。父母便生气,说,我生他,养他,怎么还欠他的债?岂不是他欠我的债?我说:你生他养他,做得好,便不欠债,其中总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便在那里欠了债。天下没有不欠债的父母。欠了些债,向孩子认这笔债孩子也便不追讨欠债了。

父母说:那你说说,我到底欠了他什么债,我看他就是我上辈子的冤家,这辈子来讨债。

我随后便给父母列举了一般父母都可能欠的债:

一、父母会欠孩子情感的债。孩子对父母有依恋,而父母忽略孩子很少陪伴孩子,使孩子的依恋需求得不到满足,在情感上造成了空缺,便是父母欠下了情感的债。

二、孩子对父母还有其他的需求,父母未能及时回应,或者回应方式不好,让孩子不得满足,反而造成了阻碍,便是父母欠下了债。

三、父母强求孩子听话、乖顺,孩子不敢向父母表达自己真实的需求,只好做父母眼中的好孩子,把自然的天性压抑了,便是父母欠下了债。

四、父母限制孩子,只让他学习功课,不让他读课外书,导致他的精神世界不丰富,只在那里堆满了单一的知识,却缺失了思想的资源。这时父母也欠了债。

五、同样,父母要求孩子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功课上,限制他与同伴玩耍以及在大自然中的游戏,导致他缺失了人际的经验,也压抑了游戏的天性,以致他在生活中感受不到快乐。这便是父母欠下的债。

六、孩子有探索的兴趣,有好奇心,有尝试做事的热情,父母却把孩子学习之外的所有力所能及的事情都包办代替了,使孩子的能力发展被削弱了。这时,父母便欠下了孩子的债。

七、孩子有自己的难处,有痛苦,父母讲一通道理,告诉孩子许多“应该”,孩子只好把一切憋在心里,向父母关闭了心门。内心很苦,却说不出口。这时,父母又欠了一笔债。

八、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你说他不切实际;孩子犯了错误,你贬损他;孩子有不足,你以完美苛求他……这些时候,你都在欠孩子的债。

九、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需要跟世界有不同程度的接触,你却限制他与世界接触的直接经验。在不同年龄阶段,孩子需要知道不同的事情,以便对人对世界有与其年龄相符的了解,你却过度保护他,以“为了他好”为理由向他屏蔽世界的许多真相,包括你自身真实的部分,让孩子生活在一种被过滤的“纯洁”文化中,变得过于单纯,缺乏起码的辨识力。这时你欠了孩子的债。

十、我们生活在一个有规则的世界里,你却过度宠爱孩子,不教会他有关人生的一些基本规则,这时你欠了孩子成长的债。

十一、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光影交错的世界里,你却用过度的正能量(其实隐藏着你的焦虑)遮蔽你孩子的眼睛,让他以为人性与世界全是光亮,以致他走进生活无法承受自身与世界合理的阴影,这时,你欠了孩子的债。

还有许多父母可能会欠下的债,这里不一一列举。这里只要提醒两点:

一、你欠下的债,会显示为孩子生活中的某些困难或阻碍,看到孩子正在面对并与之挣扎的困难,我们便知道自己欠了孩子的债。

二、当你体谅了我以上对你说的话,我便知道你已经成了体谅你孩子的父母,也是不会再欠新债的父母了,你的孩子就不再跟你闹了。


原文选自:王学富 著 《心理学无处不在》


原文刊载在“直面心理PSY”微信公众号,基督时报蒙允转载,不拥有版权。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