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从耶稣那里汲取积极的力量,直面抑郁症

作者: 李道南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8年10月26日 09:47 |

临床显示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抑郁症,工作更换,转学换校,工作升迁,任何一个生活中新因素的出现都可能带给我们心理压力。

所有的人在面对环境变化的时候都会产生情绪的不适,虽然大部分人可以很快调整状态,克服情绪不适,从而投入到新工作中,但是仍然有很多人无法克服,从而对自己产生负面的自我评价,在临床上把抑郁情绪持续两周以上的情况诊断为抑郁症,这些持续的情况包括失眠,饮食减退,浑身乏力,懒得动弹,对任何事物的反应都消极冷淡,对自己负面的评价乃至自杀。

现在医学已经探明抑郁症的器质病因,人体在长期承担压力的情况下,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皮质醇过多,从而使身体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皮质醇分泌过多还会伤害大脑的神经细胞,尤其会伤害掌管记忆的海马神经元,从而造成记忆力下降;此外压力还会导致会产生恐惧等紧张情绪的杏仁核更加活跃,从而出现烦躁、悲伤、焦虑、自暴自弃等负面情绪。

根据临床研究的器质病变,推出能作用于以上神经元的药物,从而通过服用药物来改变患者的情绪障碍。

除了药物治疗还有心理治疗,现在认知行为疗法在临床上被普遍采用。面对环境变化抑郁症者更容易产生负面想法,恋爱不顺利从而认为所有人都不喜欢自己,做错了一件事,就认为自己是所有事都做不好的笨蛋,与一个同事起冲突,就认为所有人都瞧不起自己,抑郁症者总是关注不利于自己的因素,从而得出自己一无是处的结论,长期处于情绪低潮,进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带来痛苦。根据抑郁症者以上的特点,认知行为疗法采用重建认知,建立正念的方式来给患者重新认识自己的处境,让他们认识到现在的自己也不是过去所想的那么差。与被动的药物治疗相比,认知行为疗法则显得更加主动,患者通过一定训练可以自行在生活中运用。当然对于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患者,则要根据临床医生的诊断,对症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之外,临床上还有电磁干扰大脑神经元的辅助治疗,学名叫做经颅磁刺激疗法,在头颅上建立强磁场,使颅脑内部产生微弱电流,从而改变特定神经元的兴奋状态来调节神经的反馈功能。

对于抑郁症患者建议尽早资询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干预治疗,在抑郁症这个心理异常症状上,包括基督教在内的其它非医疗机构都不能代替专业机构所发挥的作用,教会只能在环境上发挥辅助功能。

长期抑郁情绪而得不到疏导,这是导致抑郁症的原因所在。在生活中我们所处的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环境随时会不受我们自己控制而变化,因此我们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要学会改变自己。及时调整心理,寻找途径和方法发泄和排解负面情绪,是预防抑郁症的重要方式。

在因环境变化而带来的情绪应激反应中,其实信仰能为我们提供很多战胜抑郁的能量。我们可以通过福音书来看看耶稣是怎么应对环境变化的。从耶稣身上学习克服压力的方法。

耶稣在自己的家乡传道,在会堂里教训人,大家是怎么看的呢?大家纷纷议论,说:“这人从哪里有这等智慧和异能呢? 这不是木匠的儿子吗?他母亲不是叫马利亚吗?他弟兄们不是叫雅各、约西(有古卷:约瑟)、西门、犹大吗? 他妹妹们不是都在我们这里吗?这人从哪里有这一切的事呢?”  (马太福音 13:54-56 和合本)这就相当于我们在工作中升职了,那些原来有几个同事议论我们,否定我们,说“这个人有什么能力呢,我还不了解他吗?”

面对这样的情景,耶稣怎么做呢?耶稣不是脆弱之人,面对非议就义愤填膺,或者自暴自弃,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了。福音书记载道,耶稣说“大凡先知,除了本地本家之外,没有不被人尊敬的。” 耶稣因为他们不信,就在那里不多行异能了。 (马太福音 13:57-58 和合本),首先耶稣面对邻居的否定和非议并没有妄自菲薄,而是明确自己的先知身份,并了解那些议论他的邻居,他明白那些邻居并不理解他。因此耶稣选择离开那里。

耶稣的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是,面对工作中某几个同事的非议和不信任压力,我们要对自己的能力有足够的自信,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用工作成绩来说明自己胜任现在的职位。面对那些非议自己的同事我们要像耶稣一样选择离开,这里的离开并不是辞职,而是忽视他们的议论,不把他们的议论当成对自己的真正评价,自己也不按照他们的评价去生活和评价自己,把他们当成遥远的人,继续自己的努力。

当耶稣的老师施洗约翰差人来问耶稣是不是他们所期待的那个带来革命的先知弥赛亚的时候,耶稣和那些人说把自己所行的神迹告诉约翰,耶稣没有当面直接承认自己是弥赛亚,但是耶稣说自己的行为虽然不符合约翰的对弥赛亚的期待,但是自己是谁他自己还是清楚的。约翰期待的是能马上带来新天天地的弥赛亚,但是耶稣不是那个革命者哪里不一样呢,耶稣解释说“约翰来了,也不吃也不喝,人就说他是被鬼附着的; 人子来了,也吃也喝,人又说他是贪食好酒的人,是税吏和罪人的朋友。但智慧之子总以智慧为是(有古卷:但智慧在行为上就显为是)。” (马太福音 11:18-19 和合本)

如果我们领导或者同事在我们的工作中,对我们的工作方法或者工作本身提出疑问,表达出不信任怎么办?耶稣的老师约翰也对耶稣表达了不信任,所以差人来问耶稣是不是他们期待的那个人,正如我们的老板来问你的工作会不会完成业绩。耶稣面对质疑没有多做无谓的解释,而是简单地说把自己的所作所为告诉约翰。通过自己过去的工作来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这是对工作的自信,也是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但是我们也要明白老板来问我们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工作和老板的期待不一样,这个时候我们不是一句让老板看看我们都做了啥了事,而是要解释自己的工作与老板期待之间的差异,正如耶稣后来的解释。

面对领导对我们工作的质疑,我们自身的反思也很重要,在确定我们的工作没有偏离方向,会达到既定业绩的时候,我们要正面回应和耐心解释。你的不回应和立马调整工作都会造成自己在公司的劣势。

所以通过正面回应来释放内在情绪压力,把上司对自己工作的质疑当成一次工作梳理。

耶稣面对的最大压力是十字架压力,当时在客西马尼园耶稣汗流浃背,恳切祷告把这杯移去,但是在得知这是他必须去做的责任后,耶稣则不再推辞。

如果我们在工作中接到一件超出我们能力或者我们不想做的工作怎么办?是忍气吞声把他接下,然后在抑郁中去工作,还是和上司说明自己的感受?耶稣选择的是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他不想接这个“杯”。在工作中如果我们觉得有工作不适合自己,我们大可以向上司说明,通过和上司的直面沟通,来决定是否接这个工作。也许上司发现了你没有发现的能力,在上司的鼓励之下反而能出色完成这项工作;也许沟通后发现这项工作确实不适合你,上司改变主义,从而避免了一次新工作出错的信任危机。但是一旦我们接下工作,就要努力完成。切不可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叫做什么就做什么,把负面情绪持续累积。

当然耶稣的做法一直是直面问题,不回避不妥协,不拖延。不仅在工作上,在家庭生活中耶稣的做法也同样适用。

直面问题,从积极的角度去考虑,不累积负面情绪,不被周围人的看法所左右,只有独立才能自信,这是信仰所给我们取之不竭的资源。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