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基督徒父母,你看见孩子们内心的孤单了吗?

作者: 志献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8年10月08日 10:34 |

青少年,一个充满阳光的时期,在不经意间都会留下一丝甜蜜与美好。

少女的眼中应该充满童话般的粉红色,少年的呼吸中应该感受到空气的甜美。时光在这一时刻是何等的美好,多少人想要花费重金买回时光,但都是徒劳无功。

我小的时候生活在农村,没有用过电脑,也没有使用过手机,甚至看电视也很少,但是和小伙伴们玩的却很开心。冬天一起拉爬犁,夏天一起到河里游泳,秋天一起到山里采摘山果,春天在青草中奔跑。时过境迁,和小时候一起长大的玩伴聊起这些总还能感受到曾经的味道。

一个美丽的季节,应该拥有童话般的故事,但是现实中总是拥有这样或那样的无奈。

我辅导的这些青少年中,却发现他们拥有手机、电脑、iPad等等数码产品越来越多,旅游去的地方也越来越远,但是在他们的生活中快乐却越来越少。这些青少年生活在小伙伴的中间,但是并没有从小伙伴中间得到陪伴的快乐。

越来越多的孩子性格孤僻,出现性格的障碍、社交障碍、抑郁症等疾病。就像前段时间从峨眉山跳下去的女孩,如果在她能够获得足够的陪伴和理解,或许她的人生依旧是美好的,但是现实中却没有如果。

孤独在当今的社会中如同病毒一样,侵扰着每一个人,越来越多的人深受其害。就像和青年人沟通的时候,他们说:“晚上不愿意放下手机,是因为不愿听见空荡的房间中自己的心跳。”和青少年沟通得时候,他们说:“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多余的人,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在朋友间得不到真正的友谊。”

因为孤独,所以很多青少年就轻易地进入到恋爱的状态中。其实我接触过好几位青少年时期的小女孩,他们换了一个男朋友又一个男朋友,为什么呢?因为她们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老师的关爱,所以就将所有的寄托投入到异性的身上。她们单纯的认为将自己完全的交给男孩就能获得全部的爱,但是她们真的将自己全部给了男孩之后,却没有留住对方。因为孤独,就这样一个有一个男朋友换着,但是依然没有得到安慰。

因为孤独,很多青少年就开始随便的交朋友。其实很多父母总在批评自己的孩子结实不良的孩子,但是是否想过是因为自己缺少陪伴才导致的这样的局面的呢?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一旦从对方身上得到一点温暖,就会全力以赴的呵护这段友谊,即使有些做法会伤害到自己,但是他也会义无反顾。因为他们不想失去这一点点温度,虽然有时候明知道是错的。

因为孤独,所以青少年就会迷失自己。有的青少年会沉浸在网络中,有的孩子会开始染上吸烟喝酒不良的习惯。我接触很多青少年他们沉浸在网络中的原因,就是因为现实中没有成就感,想在另一个世界中创造自己的价值;而另一些孩子是因为想要做出一些事,引起父母的注意,但是却并没有引起父母对自己的在乎,于是开始甘于堕落。

为什么青少年会孤独呢?就是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

其实当我走入一些青少年的家庭,我发现了很多。

有些家庭中父母不懂得如何引导青少年成长,以至于按着父母的主管态度管理孩子,导致在不断的成长的青少年感到自己不被理解而产生孤独。

有些家庭中的父母真的好忙,忙到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甚至连给孩子做饭的时间也没有,导致孩子觉得自己是多余的人,从而感到孤独。

有些家庭中父母之间经常吵架,以及有一些离异的家庭,直接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产生自卑和强烈的孤独感。

因为父母缺乏关心,所以导致就是某些青少年在孤单中成长。

同时社会上不良的风气不断地侵蚀、影响着青少年;网络的资讯、传媒不断误导着青少年;周围的人、事、物不断诱惑着青少年。在这样的情况中,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和代价去帮助这样的孩子。

最近很多人问我说,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最有效的帮助孩子呢?其实我认为最有效帮助孩子方式就是陪伴。就像曾经耶稣陪伴门徒一样,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让门徒看见耶稣是怎么做的。

船在海面上起了风浪的时候,耶稣去陪伴门徒的时候,门徒的恐惧就不见了;门徒赶鬼的时候鬼不出去,耶稣在门徒眼前将鬼赶出去;当拉撒路死在坟墓中的时候,耶稣陪伴马大、和玛利亚与他们一同流泪;当彼得三次不认耶稣之后,耶稣用一个眼神陪伴彼得·····

什么样的教导最有力的呢?我想就是陪伴。

不用高谈阔论说教青少年,不用突出的恩赐讲解圣经。其实能默默的陪伴在青少年的身边,他就会得到安慰。如果当每一次青少年有困难的时候,他们很有把握的相信自己的老师在身后陪伴着自己,那我想这样的辅导员就算尽职了。

青少年工作任重而得道远,面对的挑战也非常的巨大。但是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我们需要有更多的人向上帝祷告,兴起有负担和使命的人起来一起做这份工作。

摩西走了留下了约书亚,保罗走了留下了提摩太,如果我么走了会留下谁呢?

做青少年工作,一方面是与青少年本身有益,另一方面是一种使命的传承。所以真的希望有更多的人投入这份工作,看到这个时代中孤独的青少年,看到他们暗中流出的眼泪,然后在上帝的面前献上自己,投入到这份永恒的侍工中。

希望,无论你在哪里,或者以什么方式,我们都能为了上帝的荣耀、为了青少年的需要,奉献上自己力量。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