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耶稣怎样面对天灾人祸?——我们对灾难的态度距离耶稣的心有多远?

作者: 严以勒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7年08月20日 23:59 |

今年8月8日晚上四川著名的九寨沟风景区发生7.0级地震,第二天早上新疆发生6.6级地震。在短短时间内连续发生两次强震实在不多见,尤其是风景秀丽的九寨沟面目全非,所幸人员伤亡不大。四川和新疆的地震也再次“震动”了很多基督徒的朋友圈,一如六月份的四川茂县山体高位塌方和湖南特大洪涝灾害那样,这几次特大自然灾害每一次都引起基督徒普遍的的强烈关注。因着网络资讯的发达,今日之基督徒不再处于过去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状态了,也愿意去面对一些社会现象并有所思考。

可是看了一些铺天盖地的链接文章,有些基督徒快手笔们关注的焦点和引导的方向已经不知不觉是偏离了基督怜悯的心肠,一方面是借此炫耀自己的宗教优越感:我是多么的幸运咯;另一方面是评头论足:那些遭难的人犯了怎样的罪啊。凡此种种有“消费”灾难的嫌疑,有些言论甚至散放出戾气,不仅暴露出末世论观念上的诸多偏差,说得难听点,甚至显露出愚昧和残忍。有的基督徒几乎把每一次灾祸都视为上帝的震怒和末日来临的预兆,在神学上本来就很复杂的末世论在这里被简约为灾难论。因此每当面对天灾人祸,他们要么表现出十足的优越感——可以傲视他人审判他人,要么为之欢呼雀跃——主来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面对这些聒噪的声浪,我们很有必要追问一下,我们的主耶稣面对天灾人祸是怎么回应的?因此笔者很想穿越这些迷雾,回到圣经,特别是回到福音书,思想一下耶稣是怎么面对“天灾人祸”的?表现出怎样的心肠?笔者翻阅了福音书里四段经文,查考默想这几处经文,我们来看看耶稣对“天灾人祸”的回应模式及其对我们的启发吧。

一、是急于审判受害者还是先审判自己?

有些基督教快手笔们站在道德审判的制高点,举起定罪的大棒以先知的姿态宣称灾祸是上帝的审判,是末世预言的应验。比如曾有人发文称四川茂县遭遇特大山体滑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是因为那里的人犯了拜偶像的罪,是上帝在震动“偶像之城”。但我们要反问,不幸落入天灾人祸里的受害者一定就是遭受了“天谴”吗?其他人就有资格对他们进行道德审判吗?这种回应模式的问题是什么?请看路加福音记载的一段经文。

【路13:1-5】就在那时候,有几个在那里的人,把加利利人的事告诉耶稣,就是彼拉多把他们的血和他们的祭物搀在一起的事。
他回答:“你们以为这些加利利人比其他的加利利人更有罪,才这样受害吗?不是的,我告诉你们,你们若不悔改,都要这样灭亡。你们以为从前西罗亚楼倒塌的时候,压死的那十八个人,比一切在耶路撒冷的居民更有罪吗?不是的,我告诉你们,你们若不悔改,也都要这样灭亡。”

在福音书里我们极少见到有关耶稣评论当时时事的记载,在路加医生这段独家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耶稣并未完全置身于时事之外。搀人血献祭和西罗亚楼倒塌是当时轰动犹太人的两大新闻事件,前者完全是“人祸”,凶残的总督彼拉多为了震慑犹太人,向不服硬的加利利人举起了屠刀,并残忍地把这些死难加利利人的血搀入祭物里强逼犹太人献祭。后一个事件,天灾成分应该大于“人祸”成分,也许是西罗亚城楼年久失修而发生垮塌,结果压死了十八个人。

提问的人可能是想听一听耶稣的评论,也许借此满足一下他们的心理需要。在他们心目中这些死于“天灾人祸”的人一定是犯了什么特别的罪恶,所以才遭受此难,死于非命。耶稣两次说到“更有罪”就对这种心态的曝光。这无疑是一种活者对死者的道德审判,他们倒了霉,是因为他们“更有罪”。可能他们觉得耶稣也是会这样认定的。

但是耶稣的回应大大出乎提问者的预料,耶稣不是拿死人来做文章,而是扭转整个话题的焦点,从死者转移到活者身上,把提问者从对死难者的责难审判模式带出来,往哪里带呢?也不是带往彼拉多那里,对彼拉多谴责一番,而是带回到提问者自己这里。

请听耶稣的矫正:你们以为那些受难者比其他的幸存者“更有罪”吗?绝对不是的,耶稣断然否认宿命式的“天谴论”!然后耶稣更往前推进一步,你们这些活着的幸存者要自己先审判自己,因为你们的罪并不比那些死难者更少,“你们若不悔改,也都要这样灭亡。”耶稣的结论掷地有声,出乎预料。活着的人没有资格对死难者进行道德审判,需要审判的是你自己,如果你不悔改后果相当严重。耶稣的教训粉碎了一切自义者沾沾自喜的虚假面具。

因此面对落入到天灾人祸里的受难者,基督徒所做的不是举起审判定罪的大棒,也不是“晒”自己的宗教优越感,而是先要自我审判。在我们指责四川人犯罪拜偶像之前,我们里面有没有什么罪什么偶像还没有清理干净呢?当我们急于审判外人时,别忘了“审判要从神的家起首”(彼前4:17)。

二、是以阴暗的心理论断受苦者还是以阳光的心态提供活泼的盼望?

耶稣时代的犹太社会普遍弥漫着冷漠,这种冷漠结出的果子就是对受难者的排斥、论断和审判。约翰福音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约9:1-2】耶稣走路的时候,看见一个生下来就瞎眼的人。他的门徒问他:“拉比,这人生下来就瞎眼,是谁犯了罪?是他呢,还是他的父母呢?”

在一般正统的犹太人的“神学”观念里,一个人遭遇苦难(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或是疾病)都被视为是当事人或其父母犯罪所带来的报应。其实我们中国人对这种报应观念并不陌生。因此当门徒们看到一个生来是瞎眼的乞丐时,便下意识地认定不是他就是他父母犯了什么罪所致。用今天的话说受到那种犹太教观念影响的门徒的心里是颇为阴暗的。然而耶稣没有照着他们的逻辑思路往下走,而是断然切断他们的思路,打破他们非黑即白的思维定势,并把他们的目光从对罪的论断引向对上帝恩典荣耀的展望。

门徒的神学观念在宏大层面上看似没错,但错在一刀切,错在应用不当。是的,世上所有的病痛、苦难、死亡,从本质上讲都是因为罪而进入世界的,但这并不等于每个人生病、受苦都是因为他犯了某些特别的罪。对于这个生来瞎眼的乞丐,他并不是遭受了什么“恶报”,而是要在他身上显出上帝恩典的作为。耶稣并没有解释瞎子瞎眼的原因,但已经否定了是罪所致的观念,并慷慨地施行了医治,这也是对犹太教定罪神学说不。

在此我们看到一组鲜明对比,同样是面对一个人,门徒们对受苦者落井下石,不仅不提供帮助还要品头论足一番,而耶稣则跳出“神学正确”(实为宗教教条)的窠臼,并指向一个满载着活泼盼望的光明结果。门徒们实在是太狭隘了,偏好定罪和论断,因此才会妄加猜测,毫无怜悯。但耶稣看得更好更远,上帝要在这个人身上显出他的荣耀。主耶稣施行大能医治了这个瞎子,使他恢复正常人的生活。他的受苦和罪无关,但成为经历上帝奇妙大能的机会。

在此我们也看到,耶稣对受苦的个体没有落井下石,充满了怜恤带去希望和医治。门徒现场学到一个功课,他们的心里有毒,他们要从习惯给人定罪的宗教观念里获得释放。今天的基督徒也常常犯这样的错误,以为所有人的遭难都是罪的结果,与其说他们的定罪神学所致,倒不如说心里有毒所以才如此阴暗地看待苦难,因此很容易就伸出论断的手指。但耶稣要我们放下论断,也就是放下心里的阴暗,以阳光的积极的盼望的态度去面对那些遭难的人。

三、是幸灾乐祸还是善意提醒?

就算是对即将来临的灾难,耶稣也没有幸灾乐祸,而是充满了深切的悲鸣和善意的提醒。三卷符类福音都记载了耶稣对耶路撒冷遭受围攻和毁灭的预言,此预言具有强烈的末世论色彩,迫在眉睫,最后应验在主后70年罗马大军对耶路撒冷的攻击毁灭。在耶稣发出预言后不久就被钉死在了十字架上。上帝的震怒必然降临这座所谓的圣城,然而耶稣依然给出了善意的提醒,暗含了一条生路。

【路21:20-22】你们看见耶路撒冷被兵围困,就可知道它成荒场的日子近了。那时,在犹太的应当逃到山上,在城里的应当出来,在乡下的不要进城。因为这是报应的日子,使经上所写的都得应验。

因着犹太人激进的民族主义情结,反叛之火终于烧到耶路撒冷,最终引起罗马大军的征讨。当时很多犹太人被奋锐党人绑架在战车上。然而耶稣早在数十年前就发出了预言,提示了耶路撒冷被毁的若干征兆(可惜很多人把这些经文误用在今天的处境)。因此当罗马人开始围城时,耶路撒冷里的基督徒首先想到了耶稣的预言,挣脱犹太战车,提前逃离圣城而躲过一劫。耶路撒冷被毁是上帝的命定,但是耶稣仍然给人们提醒,告诉他们有一条活路。

四川由于其特殊的地形结构,从古至今各种灾祸频繁发生,可是今天的一些基督徒却多少有些幸灾乐祸,以为是主来的预兆。这是出于耶稣怜悯的心态吗?我们有没有尽自己所能提供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呢,还是做一个冷漠的看客?

四、是对灾难拍手称快还是充满悲悯?

路加福音还有一段记载,当耶稣看到圣城的灾难不可避免要到来时,耶稣竟然哭了。

【路19:41-44】耶稣快到耶路撒冷,看见城,就为它哀哭,说:“巴不得你在这日子知道关系你平安的事,无奈这事现在是隐藏的,叫你的眼看不出来。因为日子将到,你的仇敌必筑起土垒,周围环绕你,四面困住你,并要扫灭你和你里头的儿女,连一块石头也不留在石头上,因你不知道眷顾你的时候。”

这是福音书最为悲情的一幕。耶稣这位圣洁的神子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星外人,圣城耶路撒冷抵挡上帝杀害先知谋害真弥赛亚,已经是恶贯满盈。此情此景我们似乎可以拍手称快,然而面对即将要来的灾难,耶稣依然充满深切的关怀和发自肺腑的怜悯。耶稣是不轻易流泪的,正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耶稣的眼泪不正是他爱的呼唤和悲悯情怀的显露?

我们实在需要检讨一下,我们对天灾人祸的回应究竟离耶稣的心肠有多远?是的,我们生活的世界看似是媒体塑造的“盛世欢歌”,其实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时有发生,几乎每一天的新闻都有相关的报道。在两次强震发生后的10日深夜陕西高速路又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造成36人死亡、13人受伤,令人揪心。我们很多时候已经麻木了,也许只有像特大地震这样的事件才能稍微“震动”一下我们的心。可是我们的回应又太过于属灵,太过于冰冷,太过于自我为义,太过于论断审判,而失去了基督的心肠。这不是我们需要先悔改的地方吗?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