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话题】与河南两位基层牧者谈:目前内陆二三线城市教会存在的问题和反思

作者: 姚颂恕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7年03月16日 09:37 |

教会不是象牙塔,教会也不是伊甸园,不可避免会存在许多问题。目前,位于二三线城市的城镇教会面临哪些现状和挑战呢,存在哪些问题呢?城镇教会要谋求发展又要做哪些反思呢?

日前,基督时报同工有幸与河南两位城市基层教会的牧者对话。两位牧者一位是60多岁的女牧师L姊妹,一位是年轻一代80后的牧者代表L弟兄。前者在文革前后信主并服事多年,后者是新生力量。作为不同的两代人,双方一同配搭,都认为自己是“平民牧者”,在具体的服事中共同分享许多甘甜苦辣,同时也对目前内地二三线城市中的基层教会的现状有很多反思。

在与这两位“平民牧者”的交谈中,他们提到城镇教会的确存在许多挑战。例如,信徒对教会牧者要求过高,在牧者不能满足自己要求的情况下寻找网络“名牧”,缺乏团契生活,从而导致教会缺少固定聚会的信徒;教会牧者与信徒失去异象与使命,效法世俗的生活,令传销、直销、保险等入侵教会;如今传福音的方式依然是发福音单张、“信耶稣上天堂不信下地狱”的老一套,基督徒却不能做一位入世为主作见证,反而用“不求甚解”的道理论断他人。

而这些问题如何面对和解决,亟需更多的牧者和信徒的思考和实践。

教会不容易发展的原因之一:信徒对牧者要求过高

基督时报:现在基层教会的工作容易做吗?
L弟兄:不好做。倒不是一般人以为的宗教环境的问题。人无完人,教会本身也有很多缺陷,信徒反而比政府有更高、更多的要求。信徒要求传道人面面俱到、合他们的心意。他感觉你的想法不合适的时候,或者你教导、批评他/她两句的时候,他/她立马就可以跟你——严重的可以跟你断绝关系。
我们作为平民牧者在讲道能力等方面水平是有限的,不像信徒在网络上看到的“名牧”一样,我们也达不到他们的那个水平。信徒觉得你的讲道水准不够他们的要求,再加上传道人自己在生活中有一些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时候,信徒会觉得还不如去网上找“名牧”们的讲道。

基督时报:可是网上的讲道也只能听,信徒还是很难找那些“名牧”直接牧养他们。
L弟兄:所以问题就是这个。哪怕你听了1000个名牧的讲道,甚至你把耶稣请到网上给你讲,但是你没有团契的属灵生活也不行。现在教会里除了一起学习圣经,还有就是大家应当注重的团契生活。人与人相处就像夫妻相处一样会彼此磨合,而通过团契可以打磨自己的性格,在观点等方面才能达成共识。不在一起生活,再好的生活也是各过各的。

基督时报:目前,在您所在的这种二三线城市教会里的“消费主义倾向是否严重?比如说,信徒觉得我就是来聚会的,我不喜欢这里就走,可以很随意,好像消费者一样。
F牧师:是的。
L弟兄:现在的信徒没有以前的信徒好带领,因为信徒在知识、视野等方面更加有长进,这是好的,但是同时也导致信徒认为:我们来到教会,你们除了拿着圣经给我们讲就没别的,而且讲来讲去还是那些内容。信徒觉得没有新鲜感,自己好像也得不到什么东西。但是在教会就是要讲圣经,不能讲其他不是真理的东西。
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刚开始的第一年,信徒都会先慕道、听道,然后受洗;第二年信徒们会经历半年到一年的火热期;过了这个阶段,进入第三年,信徒们慢慢会觉得:“哎呀,聚会就是那么回事儿。”进入平淡的状态,开始想着我的工作啊,我的这个事情那个事情啊,等等,去教会聚会就少了。从这个时候开始,什么时候参加聚会多呢?软弱的时候。其他时候有空就来聚会,没空就不来。
我们教会这些年,从2005年开始到现在,受洗的人数总共就150人左右,每年只有十几个。而每次聚会人数维持在30-40人左右,这些人也会不断流动。

基督时报:这些人在哪个年龄段呢?
L弟兄:都是30岁、40岁、50岁年龄段的人,我是里面最年轻的,40-50岁的中年人居多。

教会失去使命,直销、保险、麻将等入侵教会,甚至牧者也牵扯其中带头走偏

基督时报:受洗之后就慢慢不再去教会的主要是年轻人吗?
L弟兄:包括中年人也会这样。他们觉得我在城市里,总得找个事儿做赚点钱。

基督时报:但是现在是即使工作赚钱,也照样可以来教会,现在越来越多人知道职场也可以荣耀神。
L弟兄:但是信徒会有各样的理由:我上班累了,我想歇歇。而且特别城市里生活的人,周一到周五都上班,到了周末,都想趁着不工作到哪里玩一玩,或者跟家人亲友团聚一下,就不去教会。人一次不去,两次不去,之后就越来越不想去;要是一直保持聚会的状态,养成习惯,再到聚会的时间自然而然会想去。
现在教会还有一个问题。很多人注重做保险之类——之前传销比较严重,现在换成做保险了——会有人在教会跑保险,前几天就有个人要在教会做保险业务,我们直接拒绝了他。
但是我接触的一些教会,其牧者、传道人有带头做保险的。
F牧师:这样的事情不应该在教会里做,信徒,传道人都不应该去做这个,我也遇见过,我就对邀请我保险的人生气,我说:“不让做!这个是骗人的!”
有一个信徒,很久不来聚会了,有一次突然给我打电话,告诉我最近有点事。我心里开始还蛮高兴,心想有事还知道给我打电话,我说:“你要有什么事儿,有需要祷告的,可以告诉我。”这姐妹说:“你有没有时间!明天下午两点!我给你说个地方!你跟我去听课!”我一听“听课”我就知道怎么回事,我就跟她说,我没时间(笑)。我劝她,说,你这样的事情我见得多了,你这样不行……
L弟兄:在教会里做这些事的人抓住基督徒心软的特点,不像社会上的人一样,你可以非常干脆的拒绝移动营业厅的套餐推荐,但是在教会里面对弟兄姐妹就不那么容易拒绝了。年前我回四川老家,和老家认识的弟兄见面,想一起聊一聊。结果我去一看,一群人在那里打麻将。

基督时报:直接在教会里打麻将?
L弟兄:
不是,他带着信徒在信徒家里打麻将。等到出来,我问他:“你赢了没有?”他说:“不咋赢。”我听了心想:“你说你这干的啥事儿,你就是想赢你也赢不了。”

基督时报:在很多类似的二三线城市,如果牧者没有追求、没有委身的话,是不是也很容易跟信徒一样,在聚会的时候“白活白活(聊闲天)”?甚至也和信徒一样搞搞传销什么的?
L弟兄:很多如今的传道人跟老一辈传道人不一样的地方是失去了“使命感”。教会只是需要保持聚会:主日礼拜呀、祷告会呀、唱唱歌啊……有人来聚会就可以,没有其他的异象。所以现在很多教会只是聚会,没有社会服务等活动,这样的话,信徒去聚会就会觉得也就这么回事,传道人也觉得无所谓了,更加失去使命感,也看不见社会的需要。即便看见了,也会觉得我个人能力有限,我做不来服事。
有一些有配搭团队和牧养的基层牧者会好些,虽然有些基层教会失去了异象和目标,但是团队整体还是没问题,还是有异象的,依然在做事情。但是零散的、“各自为政”的小型团体底下的基层教会就容易出问题。尤其是自己做的独立的教会,彼此谁也不听谁的,这样的是最麻烦的,时间长了自然而然会出现牧者带着信徒搞传销、打麻将等现象。并且这样的教会还很多,这样的教会失去了使命。
有的教会牧者还缺乏实际行动的能力,有的人说:“做事工要靠着圣灵的能力。”但是圣灵也是藉着人做工,而不是纯靠“圣灵的感动”。哪怕你现在还没想好要怎么做,但是要计划今年我也做什么,明年我要做什么,有一个大概的目标和方向,然后你自然会为了这个目标和方向祷告、带领教会去做。
至于最后的结果是好还是坏,我相信大家在做之前,都是带着希望结果好的心去做的。可能中间会走一些弯路,但是最后目标达到了,就是好的。
我认为,要鼓励教会——起码每年要组织信徒至少参加一次短宣之类的活动。就这一次,信徒就会有不一样的地方。若是教会有能力推动更多的活动,那就去做,要去做这些传福音的事情。并且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教会,所做的事工不要局限于教会内部,有利于社会的事情也要去做,说个最简单的:村里的孤寡老人,每个月去他们家里帮他们把卫生搞一搞,这样不信的人也会对教会有更新的认识。

作光作盐与传福音不是说说而已,要入世,要有智慧和耐心;传福音不容易

基督时报:您说的是教会要多参与社会服务吗?
L弟兄:
是的,信徒在成圣的道路上要作光作盐。
F牧师:基督徒要做盐做光是肯定的。我在有的教会发现,来教会的信徒越信,越没朋友;越信,越和世界分离,就纯粹在教会待着。就算有过去的朋友,也觉得自己现在信主了,是圣洁的人了,和过去的朋友断了关系。
我发现很多基督徒这样,但是这是不对的。基督徒出世还要入世,要不然怎么“作光作盐”哪?不是说你的生活变得再次和世界一样,而是你要到人们中间去,去影响世人。
为什么现在城市教会传福音很难?发福音单张,还有果效吗?如今广告铺天盖地,真的假的都有,大家都不看了。“我都不认识你,我怎么可能听你的?”现在人们戒备心很强,陌生人根本不听你的。传福音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教会现在传福音没果效,那就要反思。每年一个圣诞节,吸引很多人来,但是之后这些人又去了哪里呢?
这样跟熟悉的人之间的一对一的慢热传福音反而是更好的方式。所以你要去给信任你的人传福音,回到你的熟人圈里,花时间给他们传。但是也不要目的性太强了:“我来就是要拉你入教的!”基督徒传福音不是嘴上说,而是要真的让你的朋友看见,你活得跟他们不一样。对方欣赏你,才会愿意问你:“你为什么这样生活。”要用自己的生活吸引对方来问你,要有忍耐的心。
传福音不是简单的事,要有智慧。言语不要过激,否则招人反感。比如:“你信耶稣上天堂,不信下地狱!”这个话也许是真的,但是听的人无法接受。你越是这样说,对方越不容易接受,会觉得:“你神经病!这是啥呀!”
而且要赢得对方的信任,如此,对方才愿意听你说。对方听进去了,神在其中做工,他(她)信的就容易了。

基督时报:现在河南许多地方的传统基督徒的观念是不是仍旧受到“世俗两分”思想的很大影响?
F牧师:是的。有的基督徒在教会忙的时候,不跟不信的人在一块儿;在不忙的时候,也不愿意跟不信的人在一块儿。认为不信的人是“俗”的,但是这是不对的;甚至基督徒自己都有很多不好的地方,反而总是论断别人,用自己都还没怎么明白的道理去教训别人,却缺乏对人的起码的尊敬,变得没有“人性”“人味”。
L弟兄:信仰是要信仰,但是不能脱离生活,可以说信仰是一种生活方式。有些人信仰了之后反而失去了正常的生活。基督徒要让未信的人看见,你有跟他们一样的生活,会遇到生活中的问题和试探,你的生活和他的生活是可以融为一体的,你们是可以建立关系的;但是你也要让他们看见,你的处理方式不一样,你有依靠,并且有更好的心态。
还有,我发现基督徒经常说在不去看对方实际处境的情况下批判对方,,也不去考虑对方当时为什么这样做,比如人们批判那个帮助自己的妈妈找寺庙的基督徒姐妹。事实上,如果自己站在对方的处境下考虑,或许就不会批判对方了。如果认同对方的观点,可以“点个赞”;如果不认同,可以选择先不发表观点,因为很多时候你不了解全部的情况。

(本文为基督时报独家稿件,由笔者根据采访内容整理而成。文中观点仅代表受访者立场,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