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一基层教会传道人谈:不需“故作神圣” 让“神圣”落足于“实在实在”

作者: 读者来稿 作者:陈发升 | 来源:基督时报蒙允转载 | 2015年11月19日 09:53 |

在最初接触圣经培训班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写一份自己的蒙恩经历,大致就是说一下自己整个的归信过程。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发现这种蒙恩经历是具有一定的“超自然”现象的。比如像奥古斯丁那样听到一句什么话了啊,或者发生了什么非常特别的事情啊,抑或通过某种方式豁然开朗了啊。总之必须明确地指出上帝在其中以某种神秘手段所做的工作。还要突出这种从不信到信的转变的突然性、神圣性。好似这人以前非常冥顽不灵,但是上帝直接介入改造了这人,使其“重生”。

我于是反思自己的信仰历程,却并未发现有这样的特殊事件发生。到是一步一步,有迹可循地接受了基督信仰。但为了完成老师的交代,还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加入了某些“神圣”的东西。比如这件事是上帝安排,那件事是上帝跟我说话等等。其他同学也基本这样写,最厉害的,写的都有点玄幻了。

随着对圣经的认识越发增加,越来越觉得这种“故作神圣”完全没有必要。反而使事情的真相扭曲。尤其是当看到摩西的时候,就更加这样认为了。

摩西可以说是一个传奇,他的事迹经常出现在很多传道人的讲章当中。他人生的三个阶段,在教会当中可谓是人尽皆知。

首先是他的埃及王子身份,他以这个身份生活了四十年。在这期间,他有着远大的抱负,惊人的学识和显赫的身份。明白了自己的希伯来身份后,又立志要做自己民族的救赎者或者庇护者。但他的行为却并没有获得同胞的理解,以致最终逃离埃及,在米甸祭司叶忒罗手下牧羊,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二个阶段。

这是摩西在旷野牧羊的四十年,在此期间是他整个人生的最低谷。空有一身的本事却无处施展。可以想象的出,这段时间里他除了伤心外也必会做出一些思考。还有一点就是,叶忒罗给了他很大的影响,摩西的宗教观很多都是在这一段时间所形成的。又将以往的张狂沉淀,最终形成了他极其谦和的性格。可以说,没有这四十年的时间,摩西根本无法担起出埃及的重任。即使很多传道人在讲道的时候,也会说这是上帝对摩西的一种造就,使其成为能担此大任的人。

再就是他最辉煌的出埃及的四十年了。经过八十年的磨练,摩西以其谦和带领当时的以色列人。在恶劣的西奈旷野漂流了三十八年,经过了整整一代人的时间,终于将这群乌合之众转变成了虎狼之师。最终在约书亚的带领下,成功进驻迦南,开辟了以色列与迦南七族的抗争史,及至现在,以色列的影响仍然巨大!

从摩西一生的经历来看,上帝对他的造就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整整八十年的时间使其成长。在这期间,人们可以对摩西的成长做出各种的心理分析,将他蜕变的整个过程一步一步地呈现出来。很多基督徒也从这样的分析中获益匪浅。比如有一篇讲章就以“皇宫四十年、米甸四十年、得胜四十年”为内容。但这些讲章的重点往往是落在忍耐、等候上面,或者关注上帝是怎样超然地改变摩西,而不是关注摩西的内心变化。

其实,上帝没有能力直接让摩西成为一个合格的带领者吗?我相信是有的。但是还为什么用八十年的时间去磨练他呢?为什么上帝不突然地,超自然地直接改变他呢?

说到底,还是上帝在面对人的时候,通常采用怎样的方式的问题。

上帝看重人,虽然可能人并不值得他看重。但是上帝却赋予了每个人独立的思考能力,甚至让人可以去认识神。在伊甸园中,上帝就给了初造之人以很大的自由,可以任意选择。而在神学上,堕落后的人对于自己的自由意志已经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罪恶思想的影响,所以在自主选择上也经常是偏离上帝,那么人的归信就变得很是困难,因此,才有圣灵感动一说。也就是上帝介入了人的选择。

那这种介入是以怎样的方式呢?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起了诗篇二十三篇的一句话,说:“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我所关注的,是那“引导”二字。纵然我偏行己路,而我的神却一步步将我导回正途。引导所凸显出来的,并非是直接泯灭我的过去、性格、思想,从而再造一个“我”,而是通过一种隐性的方式,使我渐渐明白真理。可以说,这是一种建立在过去的方式。圣经说上帝监察世人,其实也是在说,每一个人都在上帝的关注范围内。这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落在上帝的眼中。那么上帝的引导就可以在人的行动间展开。无论是怎样的人,上帝总能以最适合他的方式进行引导。

那上帝的这种引导对于当事人来说是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的呢?其实,从埃及王子到米甸牧羊人就已经将这种引导的方式给呈现出来了。上帝许可了摩西所遭遇的一切,而摩西也正是通过这样的一种遭遇使性格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那么也自然,摩西得到了改造。但这种方式却不是像现在一些人所认为的那样多么地非理性,而是一场可见的人生遭遇。对于摩西本人而言,是并不能见到上帝究竟怎样在他身上做工的。

那么同样,一个基督徒的归信,也是如此。一个人接受一种宗教总是可以对其经历做出分析,从而找出原因。比如苦难,幸福,成功等等。而这些原因也经常对以后的宗教观造成影响。比如一个人因为疾病而归信,那么以后的宗教生活里面,就会强调上帝是医治的神,或者强调上帝什么祷告都会听。以至于将上帝其他的属性给忽略掉了。最终将真理的启示变成了和民间宗教类似的存在。

所以,一个人的归信或者某些转变,应该从他的经历来分析,而不是从上帝的手段来看。因为那是一个隐藏的,他呈现在人面前的就是一种种的遭遇,经历。如果奥古斯丁没有他以前败坏的生活和对真理的空虚,即使听到多少遍小孩的声音也不会悔改;没有米甸四十年的沉淀,摩西即使上了何烈山也不会脱下他的鞋子;保罗没有对律法的痴狂和对其身份的尴尬,听到耶稣的呼声也不会有那么大的触动。同样,某人的性格、世界观、信仰如果没有那以往种种的经历使其触动,也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

那以某种神圣性来描述人的归信有什么不好的呢?很多人认为这样可以凸显出上帝的作为,殊不知这样做只能让人不去反思信仰,也不去思考自己为什么归信。反正上帝直接改变了他,其他原因就不去考虑了。但是他以往的经历,也同时对其信仰产生了影响,使信仰发生扭曲,或者将信仰和生活抽离了出来。而现在基督徒的表现,也正是一种信仰和生活两不相干的状态。

同时,不去“故作神圣”也会在教会服侍中起到很好的作用。就是会切实地关注信众真实的生活。他们的很多表现其实都是他们各自对生活的反应。而牧者多直接诉之于上帝,那就将信众生活中的需要置之不顾,只是一味强调要有信心,要刚强,要忍耐。也就失去了牧养真实的意义。

因此,我是真心希望现在的教会能将眼目“向下”挪一下,说话也能够不再那么“属灵”,而是落实于信徒生活中的实际遭遇,明白他们现在的表现是为什么会出现,也明白他们现在对于信仰的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欠缺,更要明白自己的信仰认知是如何形成的。

那这样俗么?说实话,不俗。因为神圣是因为那是从上帝而来,却并不是这件事情本身有多么的离奇,多么地不可想象。很多时候我们在描述自己信仰的时候其实是在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已,既然如此,那就抛开那么多的“神圣”,而是落足于“实实在在”。

(本文原载自宣教中国官网微信公众号,原文标题为《“神圣”的转变》,原文链接可按此。基督时报蒙允转载,不拥有版权。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基督时报网站保持中立。)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