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特写】蒋佩蓉夫妇携新书《给孩子一个间隔年》中国巡讲 与基督徒分享圣经中的“安息”真谛

作者: 王新毅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5年06月10日 09:18 |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这一句由被誉为“史上最具有情怀的辞职信”引出来的感慨已经激起无数国人的共鸣,成为热门话题。

蒋佩蓉林为千夫妇近两年的生活看上去实践了这十个字:一个是国际商务礼仪培训专家、麻省理工学院前任中国区总面试官;一个是微软高管层,他曾创始的微软创投加速器培育了45家初创公司被誉为是2013年度“中国最佳孵化器”并将面临新的升职;但就在各自事业巅峰时刻,两人决定辞掉工作,卖掉北京的房子,把所有东西放在天津库房,带着刚刚读完小学的小儿子凯安开始了一年的环球之旅,给予孩子一个间隔年(GapYear),并且让两个人重新回归。

所谓“间隔年”,对中国读者来说或许有些陌生,它的英文是Gap Year,指的是西方国家的年轻人在毕业之后进行一年的旅行,让自己有时间重新审视自我,也收获社会经验,回到学校后也能全身心投入学习生活,在未来获取一份不错的事业。蒋佩蓉的大儿子曾经在高中毕业后享受了一次间隔年,让他们也十分羡慕,而不久前他们一个朋友给自己的家庭安排了一个间隔年,“穷游”一年,启发了他们让他们发觉原来家庭也可以有个“间隔年”,于是他们上路到美洲、欧洲、中国各地旅行。

如今,夫妇二人与小儿子共同携带着新书《给孩子一个间隔年》再次回到中国,进行了为期2周的巡讲活动。这本书是蒋佩蓉之前的著作《丰盈心态养孩子》的实践篇,它分享了这场溢满丰盈心态的“间隔年之旅”上那些所见所感,以及带来一家的改变,看似“落后”了一年的教育规划,实则是帮助了孩子看得更广、走得更远,而给孩子一个间隔年,也是给整个家庭一段美好的安息时光。


6月6日上午,前一天刚刚飞到北京的蒋佩蓉林为千夫妇先来到他们曾在北京服事的教会,把第一场的分享“家庭,如何成安息的应许之地”献给了熟悉的弟兄姐妹们,讲述了他们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让在场的弟兄姐妹们看到,原来他们这一场类似于“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说走就走的旅行”不是由于轻率和任性,而是为了更新和安息。

2个小时的彬彬讲座中,内容可谓丰富异常。蒋佩蓉与丈夫林为千二人彼此配搭,结合自身实际轮回上台分享熟悉的话题,一一讲述到现在我们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被忙碌、雾霾等等诸多现代病包围,变的疲惫不堪,工作上的压力和紧迫也让我们患上了职业倦怠症,我们看上去需要一场旅行,但最根本的不是一场旅行,我们需要的是安息。

尤其他们提醒许多基督徒和服事的同工,不仅仅是都市和工作,我们的服事也可能让我们疲惫不安,蒋佩蓉提到她在美国教会做过调查发现,在教会里面服侍的牧者或婚恋等辅导人员很容易有有同情疲劳症,而最大的受害者是牧者的家庭,师母的抑郁症比率更高,我们需要源泉需要安息。

这对夫妇敞开自己的经历分享说,之所以做出辞职旅行一年的艰难决定,是因为那个时候他们很真切得感受到自己不仅工作倦怠了,而且服事太累了,感到耗尽和枯干了一样,“我们当时完全干枯了,没有办法再去帮助人”,于是他们出发上路去寻找“失去的最初的爱”,去“邂逅美好”(Encounter Beauty)、“享受安息”(EnjoyRest)和“体验上帝”(Experience Good)。

而在这样的路上,他们最大的收获就是上帝带领他们重新看到和默想圣经中的“安息”。安息最根本不在于旅游,不在于玩乐,而是在耶稣基督里面真正得到我们灵魂的安息,明白我们最根本的主宰不是金钱、地位、权力、别人的接纳与评价等,而是真正以耶稣为基督,重新看待自己的人生、工作和所做所行,这样的时候你会有真正的动力去做那些该做的。

并且,并不是说一定要远行一年才能休息,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最合适自己的休息方式,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调整我们的节奏,让我们的心安息,让上帝进来。

目前,佩蓉一家的环球之旅仍然在路上,她希望不仅仅带领孩子,还有她和丈夫都能够身体力行地去唤醒生命中的那些深层的需求,来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基督时报同工有幸聆听了蒋佩蓉林为千夫妇的讲座,以下是当天讲座的内容要点:

蒋佩蓉:你精疲力竭了吗?你患上了同情疲劳症吗?

我们在都市里是不是都患上了忙碌病呢?李宗盛有一首歌唱到:“忙忙忙忙忙忙/忙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还是为了不让别人失望/盲盲盲 盲盲盲/盲得已经没有主张/盲得已经失去方向/忙忙忙 盲盲盲/忙得分不清欢喜和忧伤/忙得没有时间痛哭一场”。大家在座的对此有没有同感?这就好似我们现在生活的写照。

柴静前不久有个很有名的纪录片《穹顶之下》,谈到环境的雾霾。其实,我们不仅有环境的雾霾,还有道德的雾霾,人际关系破裂的雾霾、自我认知的雾霾….有很多的现代病,这些都让我们的生活好似在一层曾厚厚的雾霾之下,让我们精疲力竭。


下面这个“精疲力竭的自我测试“,大家自我检查一下自己有多少呢?

无助感
难以做决定
脾气暴躁,对同事、客户、老板易怒
睡眠、疲惫:中国有调查发现,31.2%的中国人存在严重的睡眠问题,43.2%的人晚睡是因为玩手机或玩游戏,56.2%的人失眠与工作压力有关,睡眠不足是值得担忧的问题,睡眠不足的人衰老是是正常人的2.5-3倍,患上抑郁症的比例是正常人的4-5倍
难以放松
情感隔离
情绪失控
健康受损
头痛、胃痛
易批评、抱怨
注意力不集中
情绪抑郁
很难起床
上瘾行为
厌倦工作
……

不仅仅只是这些,还有在教会里面服事的牧者或者心理辅导人员,很容易患上同情疲劳症。
精疲力竭与同情疲劳症有很多相似之处:
情绪被耗尽
个人成就感低
对服事失去兴趣
精神衰竭
与他人的互动减少了
人格解体
体力透支

关于北美的牧师的调查显示:
70%的人没有亲密的朋友;
75%的人声称压力过重,导致苦恼、焦虑、迷茫、愤怒、忧郁、恐惧与疏远:
80%的牧师说自己和配偶没有充足的时间相处;
80%的人认为事工给他们的家庭带来负面影响;
90%的人觉得自己对事工装备不足或很差劲;
90%的人每周工作超过50个小时
94%的人觉得处于要拥有一个完美家庭的压力之下。
不仅仅如此,不少牧师家庭长期生活在经济压力之下。

这些最大的受害者是牧者的家庭,调查发现,师母的抑郁症比率往往比牧师更高。我们有没有思考过我们的牧师服事我们,但谁来服事他们?我也建议,同工们大家在服事别人的同时要思考:有人服事你吗?你有来源吗?

特雷莎修女创办的慈善团体的规定是:你服事了4-5年 后你一定要出去充电,不然你BurnOut(烧尽、枯干),因为你给出的太多了,你需要重新为自己注入许多。

_page_break_tag_

林为千:你有职业倦怠症吗?

不仅仅环境和服事,我们的工作也常常让我们疲惫。以下这个职业倦怠测试,大家自测下有多少呢,如果有四分之三的话,就要调试了。


职责倦怠测试:
对工作有消极或愤世嫉俗的态度
想要回避工作,到了办公室也不知如何下手
对同事和客户不耐烦或感到烦躁
缺乏精力产出一致的效率
对业绩没有满足感
对工作倍感失望
使用事务、药物或酒提升心情
睡眠和饮食受到影响
有无法解释的头痛

那么,职业倦怠的起因是什么呢?
缺乏控制,工作负担过重,比如老板是个工作狂,我也必须跟着加班
工作契合度较差,比如没有销售的激情的话被迫做销售是很痛苦的,要客观认识自己的局限
工作期望不清晰,不匹配的工作范围
信息与科技过载,比如IT的信息更新过快
工作环境的失调,比如办公室政治等
不匹配的价值观,比如我们基督徒无法接受做假账
缺乏支持,特别是缺乏配偶的支持,
工作和休息失衡

蒋佩蓉:我们要自问,谁才是我们的主人?

我们好像必须要做下去,我们好像必须要满足周围人的期望、老板的要求、别人的眼光…..但其实我们是有选择的。我们要问自己:谁才是我们的主人?

我们每个人活在自己的穹顶之下,你的穹顶是什么?我们要反思:为什么你觉得你不能停下来、不能放慢脚步?

我们是不是活在惧怕里面,比如学生害怕考不上好大学,毕业之后害怕找不到好工作,买不到房子结不了婚…..老了又害怕生老病死,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惧怕。如果我们是基督徒,我们是活在惧怕的奴役里面,还是活在上帝给的安息里面?

谁是我们的主人?我们在追求什么?是财富、权力、爱情、地位、别人的羡慕?当你追求这些让这些成为你的主人,压力就来了,你就失去自己了。

马克布坎南牧师在他的著作《享受安息》中说:“确实,忙碌造成的最糟糕的幻觉就是认为我就是上帝。一切都离不开我。倘若不是我在这里奔忙、推动、关注、焦虑,事情怎么可能进展得如此顺利呢?“这是不少同工们的职业病,我们都是这样的心理。我们每周日都是在服事,我们出去吃饭也不再是为了Have Fun(享受乐趣),都是为了辅导谈话,帮助别人。可是,我们最大的发现是我们离开中国之后,那些有需要的人也得到了帮助,我们不是救世主。企业、服事没有我们,还是运转得很好,但是我们的家人不是这样,家人需要我们。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而不仅仅是百米快跑。我们如何好好的赢得人生的马拉松呢?输赢的关键不是我们的速度,而是我们的节奏。看马拉松比赛中途一定要有水站,如果没有补足水的话,你会完蛋的,你需要水,需要休息。

林为千:圣经是如何教导我们安息日的?

中医说我们每天的身体是有新陈代谢、有节奏的,我们身体是有个节奏的,遵守创造的节奏是很有帮助的。同样,不仅仅身体,我们的生活和人生也需要节奏。

安息是什么?大家会想到什么呢?可能会想到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或者是睡一大觉。但是我们我们要把圣经教导的安息的概念理清楚。关于安息,真理是教导我们什么呢?最有权威的圣经教导我们什么呢?

圣经中有很多关于安息的经文。安息日在旧约出现96次,新约出现58次。

2:3神赐福给第七日,定为圣日,因为在这日 神歇了他一切创造的工,就安息了。

上帝工作了六天,第七天安息了,并且定为圣日,可以看到安息日是特定的一天,并且分别为圣。

出埃及记20:8-11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做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 神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做,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

六日很辛勤的工作是很好的,中华民族的勤劳是很好的美德,劳动是好的,劳动是上帝让我们做的,但一定要有节奏,需要有安息。不仅仅个人,整个社会都需要有停止工作这样的节奏。我们曾去国耶路撒冷2次,安息日当天街上连一只猫都没有,但是反而以色列的成就是很高的。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国家是以色列,远远超过美国。

出埃及记31:15-17六日要做工,但第七日是安息圣日,是向耶和华守为圣的;凡在安息日做工的,必要把他治死。’故此,以色列人要世世代代守安息日为永远的约。这是我和以色列人永远的证据,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第七日便安息舒畅。

这里在不断地重复节奏的重要性。我们不能偷懒,但是需要有休息,这里把不守安息日定为很大的罪孽,是死罪。就好像现在星期天你擦擦窗户,警察会把你带走一样,听上去很不可思议,但为什么上帝这样规定呢?

这里说到是“约”,这是上帝与以色列百姓立约的记号,就好像结婚的戒指是一个盟约的记号,是上帝和以色列很特别的关系中的记号,也是区别他们的记号,因为其他没有什么好区别的,别的民族也拜他们的神,也有他们的农业发展….唯一的区别是以色列守安息,他们如今还是这样做。

申命记5:12-16当照耶和华你 神所吩咐的,守安息日为圣日。六日要劳碌做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 神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牛、驴、牲畜,并在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做,使你的仆婢可以和你一样安息。你也要记念你在埃及地作过奴仆,耶和华你 神用大能的手和伸出来的膀臂,将你从那里领出来。因此,耶和华你的 神吩咐你守安息日。当照耶和华你 神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并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 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以色列在埃及是曾经做奴仆,是埃及人的工具而已,没有任何发言权,就是一个所有物而已。但是被神领了出来,我们守安息是对自己成为自由人的宣告,我们不再是这个世界的奴仆,而是出来做上帝的百姓,我有选择,我可以选择休息。
我们一定要了解,我们到底是自由人,还是奴仆?有基督徒很喜欢的是“靠着主耶稣,我们凡事都可行”,但我们常常把这个变成了“凡事都要行”,你能不能变成“都可停”,我们可行、可停,要成为自由人。工作和时间很容易让我们成为奴仆,但是我们可以选择。

我们在耶路撒冷的朋友家里面度过安息日晚餐,让我很触动的是在安息日晚餐之前,丈夫会像祭司一样念经文、祷告,并且给自己的孩子按手祝福,而且还会双手捧起妻子的脸说:“你是才德的妇人,你是上帝给我的祝福。”每周五他们都会守安息、都会如此做,一年52次很规律地祝福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这样会是多么大的力量呢?这些犹太人告诉我说“不是犹太人遵守了安息日,而是安息日保守了犹太人”。这么多年,他们的国家、土地、文化没有了,但是2000多年后他们重新回到自己的土地上,是因为他们遵守了他们的安息日。

马可2:27-28 又对他们说:“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所以,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

新约中耶稣也讲过很多次关于安息。耶稣在地上的时候也守安息,也教导他的门徒守安息,但他们不是按照律法很形式化的守,而是遵守了其根本的精神。安息日并不是什么律法,不是怎么吃饭怎么点蜡烛等等一套的规矩,这些是次要的,真正重要的是人和神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所以安息日耶稣会讲道、会医治、会服事。安息日,是每周清零、重新开始、迎接更新。

11:28-29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

耶稣讲的安息超越了形式化的安息,而是心灵的安息。在这样的安息里,我们的惧怕、奴仆关系等都得到释放。我们进入到耶稣里面,会享受永远的安息。这个安息藏在我们和耶稣的关系里面,我们要学习藏在主里面,享受安息。

总结一下:安息是什么?

真正的安息是与神亲密。

我们可以旅游、可以按摩,但未必可以享受安息,而是与神亲密。也许我们可以去旅游,但也许你就在那里还在焦虑、还想着工作等。安息是脱离自我,脱离掉我们的自私、我们的惧怕、骄傲。

希伯来书4:9-11这样看来,必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为 神的子民存留。因为那进入安息的,乃是歇了自己的工,正如 神歇了他的工一样。所以,我们务必竭力进入那安息,免得有人学那不信从的样子跌倒了。

这里说,我们务必要竭力进入到安息。进入安息是不容易的,因为有很多老我和习惯要克服等等,当你焦虑的时候你要和你的焦虑和不安征战,所以你要为你的安息、你灵魂的自由争战。

我们要借着安息不断得更新,磨刀不误砍柴工,它可以让我们的工作、服事更得力。在福音书中,当门徒在风浪中呼喊、在自己恐惧的穹顶下呼喊时,耶稣从容得宣告:“住了吧!静了吧!”这是神对我们说的话。当我们心里面有各样的焦虑、问题、压力时…我们要听耶稣的话,我们要接受这句话,让圣灵给我们力量和感动把焦虑、惧怕、压力都放下,心灵得到解放。

在主里面,我们有7*24小时的安息,我们可以随时站宣告。

改变生活节奏、享受安息的一些具体建议

1.  走千里路,看第一步。我们需要开始健康生活,刻意放慢生活的节奏,我们追求生活的质而不是量。放慢节奏,把你的多余的东西删除。

2.Less is more,简朴我们的生活。我们处在一个选择瘫痪症里,因为选择太多了,我们能不能过一个简朴的生活。

3.拔掉你的插头:耶路撒冷这个城市是安息日的时候电子设备和电视都停止,大家只好面对面的交流,这是非常好的。我们吃饭时可以把所有电子产品停掉专心彼此交流。我们能不能在我们的家庭里面建立一些神圣的深刻,让我们可以心灵交流。我们为了和家人更好地交流、为了彼此交流爱,所以拔掉插头,为自己建立一些更大的原因让你有更大的动力拔掉插头。

4.找到能够让你的“油箱”填满的东西,比如独处、阅读、和朋友相聚等等,防止那些让你的“油箱”漏油的东西。

5.定期运动,最好找一个可以彼此激励的运动伙伴,比如你的配偶或家人。

6.常常回忆我们以前是怎样被穹顶笼罩,现在我是怎样的自由人,常常回忆自己的改变可以逃出自己的穹顶。

7.了解我们的独特之处,不陷入到攀比和比较里。

8.放弃埋怨,操练感恩。可以寻找感恩操练的伙伴,每天列出10个感恩题目,这是最好的心灵美容的方法。

其他善意的提醒

记住:服侍是从安息开始的,我们不是因为需要而开始服侍的,而是因为安息开始的。

你可以很有创意的策划你的安息,不要让经济成为你的束缚。上帝不是只让有钱的人安息,是每个人都可以安息。

“说走就走的旅行”并不是说要放弃工作,基督徒首先要在职场上做光做盐。

不要自己一个人去改变,去寻找你的伙伴,可以更好得获得激励,彼此扶持。

附:蒋佩蓉与林为千简介

蒋佩蓉,儿童成长力专家、国际商务礼仪培训专家、麻省理工学院前任中国区总面试官。佩蓉出生于中国台湾,成长于北美,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曾供职于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并成功创业。2003年8月,佩蓉一家怀着服务中国的热情定居北京。十年后,佩蓉和丈夫为千携小儿子凯安一起离开中国,开启了为期一年的“间隔年之旅”。作为三个优秀孩子的母亲和无数年轻女性的“妈妈导师”,佩蓉以面向未来的国际视野笃定着自己的价值观与人生信条。从中国台湾到加拿大、从北美到北京,从北京到环球旅行,佩蓉听从于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在中西文化交融中探寻着生命的真谛。目前,佩蓉一家的环球之旅仍然在路上,她带领孩子正身体力行地去唤醒生命中的那些深层的需求,来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林为千: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航天航空工程专业,微软创投加速器创始人,投中集团和信智资本合伙人。十年前,他与家人定居中国北京,服务中国社会。林先生致力于推动中国的技术创新和创业精神,通过与企业家、政府、学术机构和商界通力合作,携手打造积极的生态环境。在他的管理下,微软创投加速器培育了45家初创公司,其中超过85%的企业获得了新一轮融资,被誉为2013年度“中国最佳孵化器”。目前,他积极活跃在演讲、培训、辅导创业者和培训年轻领导人的第一线。此外,林为千先生在家还是三个孩子的好伙伴,平日里他善于精心设计出诸多亲子创意游戏,陪孩子们一起参与其中,乐享轻松美好的家庭时光。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