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牧者分享6点助基督徒建立正确的世界观

作者: 施迦南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2年08月01日 22:55 |

为什么基督徒能够那么喜乐生活,不怕任何环境呢?这也许是很多非基督徒的疑惑。这个跟基督徒的世界观有关系,那基督徒如何看世界,如何让这样的喜乐感染更多人,这是需要传播的正确价值观。

近日,基督徒彭强在接受天涯博客的采访中谈到“基督徒如何看世界”的话题。对于基督徒来说,看待这个世界的视角会发生改变,不再只是盯着短暂的今生而活,在内心深处打开了一个永生的世界。认识了上帝,找回真正的自己,通过耶稣得到永生,这不是每个人所期盼的吗?

基督徒用唯实眼光看世界

彭强弟兄首先谈到,基督教给我们解释生命是什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后,会到哪里去。通常,人不是用唯物主义就是用唯心主义来看世界,但基督徒看待这个世界,既不是唯物的,也不是唯心的,而是唯实的。基督教的信仰是唯实的,也就是这个世界有客观的、物质的一面,是可以考察和研究的,也有灵魂和精神的一面,是需要体验和经历的。

大多无神论者并没有思考过有没有神

对于很多人从小接受无神论的教育,彭强弟兄坦言到,“老实说,在这个世界上,铁杆的无神论者没有几个。大多的无神论者,是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真正从学理上思考了这一问题的人,是非常少见的。”

许多人其实是道德上的无神论者。归根到底,有神无神的问题,是道德的问题,也就是人的生命是否要对“终极”有一个交代的问题。很多人是对人生不愿负责,或者没有意识到人生要交账。自称无神论者,其实就是不愿意对任何的终极负责。

人和终极的四类关系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宗教,除了佛教和基督教有很多不同之外,其他宗教在信仰上也有很多区别。我们究竟要如何划分世界上纷纭复杂的信仰?

教会牧者彭强面对这个问题,谈到需要依据人和终极的关系,可以分为几类∶

第一类是无神论者,根本不承认神的存在,只承认自我,把“我”看得最重,本质上是没有位格交往的。

第二种是宿命论者。很多无神论者,很容易一滑就滑到这里。宿命论者认为,这个世界是无可救药的,或者被决定的,所以我们活在世界上就像一个木偶一样,再怎麽折腾还是那个样子。宿命论者是绝望的,是悲观主义者。

第三种,宿命论者再往下滑,很可能滑向运气论者。运气论者会想办法,把自己的“宿命”改变。所以算命是一种,风水是一种,包括不少人修祖坟,祥林嫂捐门槛,都是想通过某种方式,把自己的命运改变。

“命运”这个词,在西方是一个充满动感的词,是表示上帝对你的人生有一个剧本,顺著这样的剧本,你要演出来。演得很精彩还是很糟糕,这要看你努力了多少。但是“命运”这个词在我们这里,却变成一种固定的宿命。

在位格性的关系中,我们说到了无神论者、宿命论者、运气论者,而第四种是基督徒。基督徒相信有一位神,可以被人认识、了解。人不是绝望的、被动的,而是可以跟神建立起爱的关系,被神引导,从而活出有意义的一生。

英美戏剧里常有个词destiny,很多人翻译成“宿命”。“宿命”是很绝望的,不得不的。而destiny不是的,它是说,这就是上帝给我的份,我相信他把我带到这个处境里面,有生命的美意在里面,所以我要迎著他的指引走过去。

人与上帝可以建立起充满爱的关系,而且建立在彼此认识的基础上。就像谈恋爱一样,认识他、爱他、从而建立起一个关系。这个爱的关系,是充满活泼感的,是被他引导的关系──既不是全然被动的,也不是全然自主的;既不是绝望的,也不是盲目乐观的。

人的内心都有对宗教的渴望

“上帝创造人时,就把宗教的意识放在人里面。当人追寻不到真神的时候,就会找各种各样的替代品。当人把神赶得远远的,自然就很可能出现个人崇拜。”彭强弟兄提醒到。

现在的中国社会一直说求真求善,然而在求真方面,充满了人各种各样的弄虚作假;而在求善方面,则找不到道德的根基。所有的东西都缺失了一个层面,就是求圣,所以必然带来价值的缺失。

求真求善必须跟求圣联系在一起。为什么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欧洲年轻人,沉迷于印度的禅宗,搞什么内在能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经过启蒙运动后,欧洲人把对上帝的信仰放在了一边,导致最后在求真求善的路上,发现越来越没有根基。于是,不得不把根基建立在别的东西上,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等等。这对整个文化而言,是穷途末路的。

人不可能成为上帝

对于一些不相信有上帝存在的人说,他们认为自己就是上帝。彭强弟兄强调说,人是不可能成为上帝的。如果人搞不清这一点,人和神没有分清楚,不仅会带来个人的膨胀,而且会带来文化上秩序的错误。所以旧约上说∶“根基若毁坏,义人还能做什么呢?”也就是说,根基既已毁坏,连上帝跟人之间的界限都没有了,每一个人都自以为是上帝,那这个世界要建立共同的价值,是完全不可能的。

基督徒的最大特征之一:传福音

作为基督徒,最大的特征就是传福音,彭强弟兄在采访中说到,用圣经的话来说,就是上帝给了人使命∶要把福音传遍全世界。如果更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人在生命当中,真实地感受到了上帝的爱,所以急切地要把这样的恩惠、恩典,跟周围的人分享。

彭强弟兄提起自己有一个朋友,写了柏格理的传记。柏格理是一个英国的宣教士,他在贵州的石门槛这个地方,从1887年到1915年,工作了28年,最后死在那里。当时他患了疟疾,但他仍把全部的药都拿去帮助苗人,以致自己因病而死。

在他的帮助下,石门槛的文明程度非常高,建立了最早的麻疯病医院。甚至,在那么早的年代,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只要在信封上写上“中国石门槛”,信就可以送到,由此可以想像它的文明程度。

“今天,我们很多人做什么,是为要唤起什么,所以我们坚持不了多久,都是想赶紧做两年,再出点成果,媒体一报导,咱们就可以撤了,可以做别的了。然而柏格理并不是这样,所以他能一做二十几年。”彭强弟兄分析到。

很多人服务了社会一辈子后,心里面却是充满了苦毒。然而柏格理在晚年的时候,非常平静,他说∶上帝给我的工作,我做完了,我要去见他了。这是信仰的力量。在爱里面、在信仰里面,这样坚持到底、跑完全程,真是一件很美的事情。

最后,彭强弟兄坦言,“未来基督教在中国的人口会不会成为优势,我不知道。但是有一点我相信,中国会越来越多地从基督教吸取精神资源。”

其实过去200年,由于外国宣教士的牺牲,中国大量的东西是基督教带来的。在未来,基督教肯定会从社会边缘移至中心。

宗教研究所的刘澎教授说过,现在是基督教拥抱中国社会、影响社会的最佳时期,因为社会正处在道德精神极度匮乏的阶段。所以盼望基督教能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真正融入中国文化中,解决人民的信仰危机。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